赵小燕
2023年09月05日08:3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科技成果的价值在于运用,体现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研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实践中形成的真知变成论文,当党和人民需要的真博士、真专家。”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经济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呈现欣欣向荣的崭新局面。今年5月发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2》显示,报告期内,高校院所转化合同总金额约为1582亿元,同比增长约25%。也应看到,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相比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在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必须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助力广大科研人才把论文从“纸上”落到“地上”。
用好评价指挥棒。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必须把好评价这一关。随着科技评价改革不断深化,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研究热情和创新活力得到极大激发。着眼未来,要加快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不同环节和阶段,建立不同的评价标准;完善延时评价标准,对科技成果在转化、生产以及进入市场后进行评价,使评价更加准确、客观、全面。此外,还应注重对科技成果的外部评估和监督,探索建立规范专业的第三方评审机构,让市场、用户参与科技成果评估。
打通产学研创新链。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成果分享,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能有效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使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依托创新链提升产业链,突破现有产业链的瓶颈,提高科技创新的经济效益和产业链的附加值。明确各类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中的功能定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畅通流动,有助于提高创新效率。
营造创新强磁场。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必须大力营造敬才重才的社会环境、识才用才的工作环境、优才留才的生活环境,进一步调动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增强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要转变服务理念,坚持在管理上做“减法”,在服务上做“加法”,推进人才管理部门转变职能。创新服务方式,围绕“人才链”构建“服务链”,探索个性化服务模式,为人才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通过典型选树、奖励表彰、舆论宣传等措施,在社会上不断营造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氛围。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让生活更美好。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攻坚克难、接续奋斗,不断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定能让科技创新释放更加强大的发展动能。
(作者为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05日 05 版)
相关专题 |
· 重要评论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