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05日08:33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支部建在连上”作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举,充分发挥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并将其转化为制胜优势。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的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个连队党支部使用过的“红菜盘”,就是这样一个珍贵的历史见证。
1927年9月,秋收起义爆发,在攻打长沙的计划难以实现的情况下,毛泽东果断决策南下罗霄山脉。9月29日,部队到达江西永新三湾村,并在这里进行改编,三湾改编的一项关键内容就是“支部建在连上”。为进一步加强连队党的建设,毛泽东多次要求各连党代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士兵中发展一批工农骨干分子入党。他本人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找战士们谈心,对他们进行共产主义信念和革命前途教育,并从中发现、考察、培养了一批先进积极分子,各连党代表也在战士中发现、培养了不少工农出身的积极分子。当部队到达湖南酃县(今炎陵县)水口镇,环境也相对安定后,发展党员的条件逐渐成熟了。
10月15日,在团政治部主任兼1营党代表宛希先的住址、一座典型的晚清建筑叶家祠里,毛泽东亲自为6名新党员举行入党仪式,各营连党代表也纷纷出席。房间里放着几条长板凳,靠北墙有一张四方桌,桌上放一盏煤油灯,桌边上压着两张下垂的长方形红纸,一张上写着入党誓词,另一张上则写着三个弯弯曲曲的外国字母。仪式开始,各连入党介绍人首先介绍新党员情况,在他们入党前,毛泽东问他们为什么要加入共产党,赖毅坚定地回答:“要翻身,要打倒土豪劣绅,要更坚决地革命!”毛泽东把这三个大家从没有见过的外国字母作了解释,这念作“西西皮”(C.C.P),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意思。接着,又详细地解释了入党誓词。6名新党员跟着毛泽东一起举起紧握的右拳,郑重宣誓:“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赖毅后来回忆:“从入党那天起,我像变了一个人。我告诫自己,要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党叫干啥就干啥,党指向哪里就打到哪里。”后来,这6名党员中,3人牺牲,1人病逝,另外两位是开国上将陈士榘和开国中将赖毅。毛泽东还特意安排营连党代表现场观摩,要求他们抓紧发展新党员,举行入党宣誓仪式,尽快在连队建立起党支部。
当晚,毛泽东亲自在1营2连继续发展6名党员,该连率先成立了党支部,这也是全军第一个连队党支部,连队也被誉为“军魂发源的地方”。发展新党员的工作随即在部队迅速展开,全军的其他各个连队也都相继建立了党支部,“支部建在连上”进一步得到贯彻和实现。根据时任特务连副连长、后来成为开国上将的张宗逊回忆,22日,在江西遂川县大汾圩,毛泽东当晚亲自主持了特务连的新党员入党仪式,并向大家讲解了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和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意义。
1935年,红军攻打会理县城,久攻不下、伤亡很大。毛泽东得知驻扎在周边的连队既是他当年亲自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又是他亲自发展了6名党员和成立第一个党支部的连队,便非常高兴地来到连队视察工作,亲切看望全连官兵,并和官兵促膝而谈。大家积极发言,气氛热烈,不知不觉就已经到了午饭的时间。
但让炊事班长倍感为难的是,由于战事不断,饮食条件有限,整个连队就连一道像样的菜也做不出来,食材也只剩下一个老南瓜。毛泽东宽慰大家说:“南瓜就很好,管饱就行。今天我要在你们连打个牙祭。”午饭时,炊事班长便端来一盘煮南瓜分给大家食用,还特意用了一个在井冈山时缴获的红色搪瓷盘。毛泽东看到连队官兵思想稳定、战斗热情很高,指着红色的菜盘高兴地说:“我们是红军,干的是红色革命,走的是红色道路,正好这个菜盘子也是红色的,你们一定要在连队党支部的带领下,将革命进行到底。”
为纪念毛泽东和连队官兵共进晚餐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刻,毛泽东走后,连队官兵便把毛泽东这天午饭用过的“红菜盘”,用红布包好,由连队党代表精心保存,作为他们的“传家宝”,由每一届支部的党代表和支部书记传承下来。从那以后,“红一连”就有了约定俗成的做法:每次执行重大任务都要带着“红菜盘”出征;每当重大节日都要吃传统饭;每次战斗,连队都要把“红菜盘”拿出来,给官兵讲传统,激励斗志,使全连官兵始终坚定信仰,在党支部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勇往直前,也形成了以听党指挥、艰苦奋斗、官兵一致为核心的“红菜盘精神”。
1935年5月至今,连队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参加大小战斗数百次,“红菜盘”也和连队一起转战全国南征北战,每当行军作战处于艰苦和残酷的环境时,他们就会把“红菜盘”拿出来,给官兵讲传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官兵斗志。这个连队就是今日的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红一连”。“红一连”更换近50任党支部书记,每次交接的第一项内容就是“红菜盘”;历经10余次整编移防,每次都由党支部书记携带保管。
如今,这个珍贵的“红菜盘”就静静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尽管它身上的瓷漆已经因为多年战斗和长途跋涉中的磕磕碰碰而伤痕累累,但也成为“红一连”赫赫功勋的道道印记。“红菜盘”是伟大领袖深入基层、与基层官兵同甘共苦的见证,同时也彰显着连队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党支部坚强堡垒作用的发挥。
(摘编自8月14日《学习时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