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部
2023年09月04日08:2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3年金秋时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国际影响力、合作吸引力不断释放,发展前景越来越好,“一带一路”成为各方共商共建共享的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评论文章,与广大读者一起总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巨大成就和经验启示。
——编 者
十年砥砺前行,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
新疆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集装箱吊装,机车穿梭,一列列中欧班列在这里整装、启程,西行2天可抵达哈萨克斯坦,8天抵达俄罗斯,16天抵达荷兰。在古老的亚欧大陆上,“钢铁驼队”续写新时代的丝路故事,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缩影。
时间回溯到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西行哈萨克斯坦、南下印度尼西亚,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十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共建“一带一路”落地生根、持久发展,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大写意”到“工笔画”,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大道。十年来,梦想的种子成长为促进全球合作的繁茂大树,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让世界向着实现共同繁荣的美好愿景不断前进。
推动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始终保持旺盛活力。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重现活力,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吞吐量居地中海港口前列,乌兹别克斯坦白内障患者重获光明,塞内加尔干旱地区村民饮水更安心……一个个美好的故事,见证着基础设施的“硬联通”、规则标准的“软联通”、温暖人心的“心联通”。截至今年6月,中国已经同152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上半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9.8%,高出外贸整体增速7.7个百分点。国际观察家坦言:“历史上从来没有谁尝试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在经济领域将那么多国家和大洲连接起来。”可以说,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
和合共生、天下大同,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美好追求;携手打造和平发展的大格局,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使命担当。十年砥砺前行,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日益成为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和平之路。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人类社会面临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有增无减。是合作还是孤立,团结还是分裂,拉手还是松手,人类社会面临重大抉择。中国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就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握航向的积极应变之举,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致力于维护多边主义、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大家携手前进的光明大道,为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动各国人民一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倡导践行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就是在反复思考世界各国应如何在千差万别的利益和诉求中实现共商共享、和而不同、合作共赢。”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会干涉他国内政,不会输出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更不会强加于人;不会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而是开创合作共赢的新模式;不会形成破坏稳定的小集团,而将建设和谐共存的大家庭。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合作共赢,这个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会更加坚实,这条和平之路将越走越宽广,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凿空之旅”;15世纪初,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今天,中国将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与世界各国一起走出一条普遍安全、共同发展的康庄大道。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04日 05 版)
相关专题 |
· 重要评论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