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阎梦婕
2023年09月01日11:45 来源:人民网
连绵起伏的贺兰山,把闽宁镇护佑在自己的臂弯里。宽阔整洁的街道、口感甘润的美酒、长势喜人的果蔬,向人们展示着蒸蒸日上的美好生活。
“闽宁合作探索出了一条康庄大道,这个宝贵经验可以向全国推广,做一个示范,实现共同富裕。”2016年7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移民村,看望慰问移民群众。这里是他1997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时,亲自提议福建和宁夏共同建设的生态移民点。
7年来,闽宁镇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一年接着一年干,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战胜贫困、摆脱贫困的道路。27年前8000人的贫困移民村,如今已经发展成6万多人的生态移民示范镇——闽宁镇,全镇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1997年的500元变为2022年的16775元。
移民搬迁,心宽敞了
航拍原隆村。闽宁镇供图
一场急雨过后,闽宁镇原隆村村民田成林家门前的柏油路格外干净。
“这要是在老家,下这么大的雨连门都出不了,摩托车骑到半山腰都上不去,只能扔下先回家,等雨停了再回去找。”75岁的田成林撑着伞缓步从屋外走来,乐呵呵地对记者说:“你看现在村子里的路又平又宽,虽然下这么大的雨,但是去哪都很方便!”
“晴时一身土,雨时一身泥”是田成林老家的真实写照。窑洞土坯、靠天吃饭,站在山头上放眼望去,除了山还是山。
2014年5月30日,田成林一家从300公里外的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下青石村搬迁到原隆村。如今的田成林家,小院窗明几净,屋前的几盆绿植苍翠碧绿。“10年前根本不敢想还能有现在这样的好日子。”
说起这些年来的变化,“方便”是田成林最直观的感受。
“以前在老家我们离最近的村卫生室有10公里山路,骑摩托车还得半个小时。基本是小病靠扛,拖成了大病才能想起来去医院,那个时候花钱不说,人也遭罪。”说起以前看病的经历,田成林依旧觉得苦。
“现在可好咧,走路不到5分钟,就能到村卫生室。坐在卫生室里,这边的检查给你一做,那边就有专家给你线上看病,不用跑路还很便宜。”搬到原隆村的第三年,田成林的老伴得了脑瘤,手术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做的,因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14万元的手术费全免。2016年,自己也做了心脏搭桥手术,报销完后也没有花多少钱。
2021年年底,原隆村卫生服务站投入50万元打造智能云诊室,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智能体检、智能康复、智能健康管理等优质医疗健康服务,并重点关注“一老一幼一小”,用专业、人本化、智能化的软硬件设备赋能基层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
原隆村的“便利”不仅仅体现在看病上。
回忆起从前求学时的艰辛,在原隆村长大的原隆村党支部书记妥成福也是感慨万分:家距离学校尽管只有短短几公里,但是山路崎岖坎坷,雨雪天气的出行更是难上加难,自己往往要一个小时才能到学校。
“我很感激父亲当年的决定,在大家都还犹豫不决的时候,他果断带着我们一大家子搬来了闽宁镇。”来到闽宁镇后,近在咫尺的学校和宽敞明亮的教室,让这个从山沟沟里走出来的孩子加倍珍惜念书的机会,并在多年后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以前在我们老家多少年才能出来一个大学生,如果哪个学生考上了大学,别说是全家了,那是全村的喜事。”妥成福大学毕业后,走上返乡创业之路,并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我的孩子再也不用走我当年上学时的老路了,现在学校就在家门口,教学设备跟城里一样先进呢!”更让妥成福感到骄傲的是,今年原隆村出了30多个大学生,最高分考到了600多分。
移民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不仅有的住、就了业,医务室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也让乡亲们有了保障,真正过上了好日子。
小葡萄,酿出幸福日子
立兰酒庄里等待采摘的酿酒葡萄。王燕摄
贺兰山下,翠绿的葡萄长廊,处处弥漫着馥郁的酒香。走进立兰酒庄,一串串紫色葡萄隐藏在碧绿枝丫中,这里的葡萄园采用“浅沟种植”技术,不仅减少了水土流失,也成为贺兰山东麓最大的洪水拦蓄工程。你无法想象,曾经的戈壁荒滩,如今已是风光旖旎的绿洲新城。
想要采访酒庄生产车间主任刘莉并不容易,她穿着一身干练工作服,讲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轻车熟路地为前来参观酒庄的游客作讲解,很难想象,眼前的“专家”只有初中学历。
“刚从老家搬迁到闽宁镇原隆村时,除了每亩土地一年有600斤小麦的流转收益外,主要就是靠我和丈夫打零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一次偶然到立兰酒庄的葡萄园种植基地锄草,让我随后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刘莉说。
2013年,在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帮助下,刘莉一家四口从隆德县温堡乡大麦沟村搬迁至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同刘莉一家一起来的,还有从老家旧房子拆下来的几根木头。“搬来之前啥都不知道,想着万一没地方住我们就要自己盖房子,所以把老房子的木头拆下来了。”与其说是几根被寄予厚望的木头,不如说是刘莉一家人对未知生活的隐忧和惶惑。
然而不承想,搬来的第一天,他们就住上了通水通电的崭新砖瓦房,家家有个独立的小院,出门就能碰见村子的老邻居。“政府给我们家家户户发了米和面,锅灶厨具我们自己都带着,搬来的第一天就吃上了自己家做的热乎饭。”刘莉说,踏上异乡土地的第一天,有奔头的生活就在袅袅炊烟中升腾起来。
今年是刘莉一家搬迁到闽宁镇的第十年。这10年,她和丈夫结束了男外出打工、女在家带娃的生活。现在,两口子一个管生产,一个管种植,两人每个月收入加起来可以上万元,家里陆续加盖了房子和车库,换了电视机、冰箱,甚至还买了小轿车,生活蒸蒸日上,而从家里带来的几根木头也因占地早已变成了柴火。
通过工作,像刘莉一样的移民妇女不仅提升了生活品质,也走出了不一样的人生轨迹。不过刘莉对自身工作意义的认识,远不止于此:“宁夏已经有了一张‘红色名片’(枸杞产业),现在又在打造‘紫色名片’(葡萄酒产业),我们能为这张名片去努力,才是最幸福的。”
“下一步,闽宁镇将继续延伸葡萄酒产业链。科学制定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将文化旅游元素融入葡萄酒产业,建设一批产销两旺、生态宜游的葡萄酒庄园和景观景点。”永宁县委常委、闽宁镇党委书记周德强说。
闽宁协作,山海情更长
安兴民在大棚内查看西红柿的长势。王燕摄
伴随着清晨的几缕微风,闽宁镇园艺村村民安兴民来到自家大棚内查看西红柿的情况:嫩芽已破土而出,长势喜人。
安兴民的老家位于西海固,过去因为缺水和生态环境恶劣,旱作农业十年九不收。如今,安兴民大棚里种植的水果西红柿既不愁长也不愁卖,从种植技术的突破到销售渠道的打通,政府都会解决。“这在我们西吉老家是想都不敢想的,我们这大棚真是种啥长啥。”安兴民乐得合不拢嘴。
依靠设施农业这个主打产业,近年来园艺村村民收入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我们村子里以种植特色果蔬农产品为主,目前经济效益很可观。”永宁县闽宁镇园艺村村委会主任王森林指着眼前排列整齐的大棚说。
“这个大棚看起来很好,搭建一个大棚多少钱?村民会不会压力很大?”当听到基层实岗锻炼的大学生的疑问后,王森林摆了摆手:“这一个棚30万元左右,但是村民和村上都没有掏钱,都是福建省扶贫资金盖起来的,村民每年只用掏6000元就可以把大棚租赁下来。”
闽宁协作27年来,产业协作发展就是闽宁对口协作的基础。今年3月,闽宁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按照闽宁两省区把产业园打造成新发展阶段闽宁协作典范的目标要求,银川市、永宁县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发挥闽宁协作机制优势,大力招引闽商、台商到园区投资兴业。如今,位于闽宁镇南部的这片荒地上,跑出“闽宁加速度”。
在宁夏工作生活20多年的张小林对闽宁产业园充满期待:“一方面我的供应链企业可以入驻,主要做闽宁镇农产品深加工。另一方面想筹备一个直播人才实训基地,赋能直播人才产业链。”
如今,闽宁协作由起步时的单向帮扶拓展为两省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由资金、教育和医疗资源帮扶延伸至技术研发、市场参与、产业融合,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深度协作。
“东南风吹西北暖,那年你到咱家来,拔掉穷根把花栽,拔掉穷根把花栽,美得哟沙漠变花海……”夕阳西下,一曲动听的《山海情》插曲,唱出了闽宁镇人们的幸福生活和对党的感恩之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