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26日13:56 来源:中国青年报
29岁的李顺年坐在人民大会堂,用笔在团的十九大相关文件上认真做着各种标注。他来自陕西延川县梁家河村,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那里劳动生活了7年。
梁家河村史馆里记录着当年北京知青在梁家河插队时的务农生活,以及脱贫攻坚后这里走出的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之路。村里的每一个人都被总书记给梁家河复信中的话语鼓舞着——“努力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把村子建得越来越美丽。”这句话也是李顺年的奋斗坐标。
这几年,他和村里的年轻人攒足劲头挖掘当地的资源禀赋,一起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乡村各产业融合也在稳步推进。2022年,梁家河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570元,“比2020年又增长了8%”,李顺年说,这个小村庄的变化,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
“日子越过越好,村里的部分青年可能就会出现‘等、靠’的思想。”他清醒地认识到,当下正处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一定不能有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享乐的坐享心态”。
作为梁家河村团支部书记,李顺年想了很多办法。在他看来,搞好农村共青团工作,关键“要不拘一格建立组织”,才能更好地团结、凝聚农村青年。一个关键的思路是要准确把脉青年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特点,按照“社会怎样使青年聚集,就以怎样的方式建团”的原则,建立团支部、团小组等各类基层团组织,力争让团组织覆盖全体青年。
他的办法是,在青年的需求和全村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找到结合点。经过调研,他们依托村里已经成立的电子商务、旅游产业、返乡创业、苹果产业等协会,成功探索出了“协会建团”新模式,即“团组织建在协会上,协会办在实体上,实体连在农户上”,让农村团员青年又一次站到了发展新农村经济的前沿,主动为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
而要想团结农村青年,关键是要搭建青年致富成才的平台。李顺年说,团组织只有不断满足青年多样化的需求,才能更好凝聚青年。比如把农村致富带头人纳入团组织,让他们传授经验,给团员青年指引致富成才之路。如今,梁家河成立了乡村文化旅游公司,为本村青年提供就业岗位。
梁家河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梁强作为青年的代表,返乡开办农家乐,并利用本地特色苹果产业,带领更多青年创业致富。李顺年还鼓励近两年返乡的青年大学生,发展起电子商务,将梁家河村优质农产品推销到全国各地。
梁家河所在的延川县,位于黄土高原腹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土地条件,昼夜温差大,光热资源丰富,被认为是极佳的苹果优生区。近年来,梁家河因地制宜发展起苹果种植产业,坚持精细化管理。李顺年也一直在力推智慧化果园建设,“现在梁家河果园种植面积达到1200亩,挂果面积800亩,苹果年产量1300吨左右”。
与此同时,他们还推动生态化栽培,绿色有机发展,按照“以果定沼,以沼定畜,以畜促果”的方式发展循环农业。
李顺年告诉记者,当年习近平总书记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时只有20多岁,就带着村民修建了4个大坝,挖了水井,修建了沼气池等。“我现在已经快30岁了”,李顺年总有一种紧迫感,他忙着和大家一起对循环农业做现代化升级,“习主席当年也是很努力去学习各种技术,再到村里来推广,我更要不断学习”。
一直在乡村工作的经历让李顺年明白,做事关键在一个“实”字。无论是开展团组织工作,还是带动大家搞产业致富,要靠实干,也要切合乡村的实际,才能真正让广大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相关专题 |
· 专题报道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