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燃
2023年06月15日08:2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实验室、极端服役性能精准制造实验室等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向公众开放,组织青少年进行科普直播、线下参观、交流讨论、科学实验,天津市机器人大赛、吉林省流动科技馆、湖南省“科学之夜”等活动妙趣横生……不久前,以“热爱科学 崇尚科学”为主题的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闭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引人入胜的科技体验,激发了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基础教育既要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也要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这为我们扎实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培养创新人才指明了方向。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民族复兴伟大事业呼唤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一段时间以来,与掌握具体的知识技能相较,一些中小学生缺乏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如何更好求解“钱学森之问”,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人才离不开创新的基础教育。从基础教育破题,培养学生探索性、创新性思维,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呵护好奇心,激发想象力。好奇心是人的天性,也是创新性思维的源泉,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出发点往往是科学家探究自然奥秘的好奇心。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家周忠和喜欢上古生物探秘,源于高中班主任给他订的《化石》杂志;中国科学院院士祝世宁小学时代读到《科学家谈21世纪》,让他对未来产生了美好憧憬。引导孩子们感受“神秘”科学的美妙,鼓励孩子们多问“为什么”,敢于大胆探求,才能引导和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让其懂得,创新并不神秘、无所不在,是一件人人可为的事情。
将科学的种子撒向充满好奇的心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在“开学第一课”上请来航天英雄、院士专家等与师生面对面,通过科学实验课培养孩子们科学思维,开辟“高校+基础教育”联动育人新路径……近年来,各地各有关方面积极推进实践创新,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质。近日,教育部等1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面向未来,仍须突出实效、久久为功,完善中小学科学教育体系,有机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环境和氛围,助其奔向科学的星辰大海。
因材施教,方能各展其才。孩子们天生携带创新基因,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兴趣,既善于模仿,也乐于求索。但是,每个孩子的潜质是不一样的。持续深化教育改革,照顾好每个孩子的需求,最大限度做到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禀赋,最大程度激发个体探索性思维、创造性潜能,充分提升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观察力,才能让青少年都对未来充满希望。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把握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着力培养学生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就能为打造创新型人才队伍筑牢基础,进而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15日 04 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