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3年全国两会各民主党派提案选登>>中国农工民主党
分享

农工党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失能失智老人长期照护体系建设的提案

2023年02月28日20:4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年来,全国各地在建立健全完善的失能失智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方面不断提质增效,如浙江杭州、嘉兴等地积极探索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有效缓解失能失智老人家庭的经济负担,提高了失能人员的生活质量。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是长期照护理念有待明晰和普及。长期照护服务的概念往往被混同在养老服务中,或是偏重于医疗护理专业的讨论范畴,导致原本紧张有限的医疗床位和护理资源无法实现效益最大化。同时,相关发展政策缺乏针对性,直接制约了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发展。

二是失能失智评估有待进一步细化。由于参评主体比较复杂,加上人员分散,市场信息不对称,出现了逆选择以及道德风险等问题。

三是长期照护服务资源有效供给不足。机构和床位资源的结构性不足。多数养老机构服务内容仍然偏重于日常生活照料,有的未配置医疗卫生服务,无法接收有医护服务需求的失能失智老人。人才资源整体仍然短缺,且服务人员文化和专业水平偏低,队伍也不稳定。

四是相关协同制度体系亟待健全。由于长期照护领域分属民政、卫健、人社、残联、老工委等多个部门,管理口径和标准不尽相同,产生了诸如资源零散难以统筹、服务成本高、供需未能有效衔接等问题。

为此,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促制度多元融合。加快统筹家庭病床、居家养老等家庭医养制度融合、资源归并,将家庭病床、签约医生、居家养老等项目纳入长期护理保险支付范畴。探索出台居家养老服务规范性操作文件,酌情将开展“家庭医养”试点写入,强化长期护理保险对其支撑,明确首轮试点范围。探索制定长期护理体系规范化构建标准,针对长期护理保险覆盖下的各项老年群体医养保障服务,科学设置规范化操作规程和标准,目标对象可适度扩展至广义失能失智群体。

二是构建完善长期照护需求评估体系。引入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为基础的评估标准,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长期照护需求评估体系。组建由医生、护士、社工、理疗师等多专业的评估团队,对老年人的失能失智等级进行综合评判。结合老人身心健康和社会参与状况、家庭经济情况和照护资源等因素,确定长期照护需求等级和照护服务计划。同时,做好相关数据的跟踪累积和统计分析,作为分类分级服务的依据和科学确定长期照护计划的基础。

三是加强合作实现服务全方位延伸。通过建设升级、外向联建等方式,引导养老服务机构从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探索制定“家庭医养床位”配置标准,增配硬件设施。明确民办医养机构准入准出与服务绩效考核制度。探索多方筹资、长期护理险+商业险配合支付等协同支付形式,允许家庭病床经费适度向机构流动。推动条件成熟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社区照料中心合作联建。借势县域“医共体”等平台打造,通过与社区卫生中心家庭签约医生进行有效整合降低总体养老成本。深化与大专院校订单式联建共培,稳定基础医学、护理、康复类优质专业人才培养输送。借“多点执业”制度契机,引导医疗人才定点支持医养服务。参照日本长期护理体系建设,在探索出台护理标准基础上,围绕行业制定严格标准。

四是加强智能应用提升长期照护服务品质。建立老年健康评估信息档案,针对重中度失能失智、独居等老年人建立重点医养服务预警。建立集信息录入查询、实时监控应答、服务分置转介等功能于一体的统一信息平台。利用网络信息化传讯技术,将家庭医养床位点与签订服务协议的养老机构或社区居家养老中心有效连接,借国家“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省份契机,探索试点地区向“家庭医养床位”模式升级。为老年群体增配智能遥感监控摄像头、智能传讯等设备设施,完善平台接入和终端延伸,实现医养服务需求“一键传呼”。按需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增配应答中转设备,夯实基层医养信息处置能力。

(责编:王珂园、秦华)
相关专题
· 专题报道
· 科技·卫生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