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3年全国两会各民主党派提案选登>>中国农工民主党
分享

农工党中央:关于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犯罪的提案

2023年02月28日20:2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安全领域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犯罪问题突出,主要体现在:

一、部分农资产品合格率低。以商品有机肥为例,2022年《中国土壤与肥料》相关数据显示,整体有机肥质量技术指标合格率仅为20.34%,总体养分含量合格率为46.61%,总体有机质含量合格率为44.92%,总体酸碱度合格率为70.76%,水分含量合格率整体为96.61%。

二、制售伪劣农资产品行为多发。2021年公安机关共侦破农资犯罪案件6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00余名。2022年5月,辽宁省沈阳市公安机关根据工作中发现线索,侦破一起销售伪劣化肥案,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共计销售伪劣化肥近3000吨,涉案案值1400余万元。

三、制售伪劣农资产品查处难。近年来,各类制售伪劣农资违法行为呈现专业化、网络化、隐蔽化、区域化的特征,清除存在诸多难题。以化肥为例,一方面,部分企业在肥料中加入农药等各种违法增效剂,未经专业检测手段难以发现,且抽样送检到取得结果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容易错过最佳办案时间,导致部分重要证据的灭失。另一方面,产业溯源难。通常情况下,化肥等农资产品流通范围广,环节多,加上互联网的助力,假劣化肥等农资产品往往会经过多个销售环节,追根溯源常常需要跨越市区乃至跨省调查。多方面因素导致制售伪劣化肥等农资产品查办难度提高。

为此,建议:

一、完善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执法体系。一是强化各级政府对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属地管理责任,完善打假工作奖惩约束机制。二是加强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综合协调工作,建立由农业部门和司法机关共同参加的联合执法机制,进一步强化各级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联席会议制度,细化部门职责分工,发挥监管合力,堵塞监管漏洞。三是强化基层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工作责任制,建立社区、乡村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专、兼职队伍以及群众协管员队伍。

二、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打击力度。一是加大线索排查搜集力度,组织公安等队伍深入农资产品产销相对集中的地区、集散地等区域多方搜集违法犯罪线索,对辖区内的农资生产企业、农资产品经销点开展摸底排查及建档工作,重点查清农资产品行业曾经违法犯罪的人员,确保纳入管控。二是加大涉农资领域违法犯罪打击力度,把摧毁生产、储运、销售等整个制售伪劣农资犯罪产业链条作为关键环节,对于流入市场的涉假农资及时进行收缴追回。三是推动公安部门与农业、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办案,加强行政执法部门与刑事司法部门的联合办案和信息互通,尽量使刑事司法部门在多数制售假冒伪劣农资案件的调查取证阶段就能及早介入,共同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

三、强化打击假冒伪劣农资的技术支撑。一是强化质量检测技术支撑,大力发挥专业技术机构和社会组织技术力量,加快涉农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加快构建风险监测网络。二是加快推进农资质量安全电子追溯系统建设,建立统一的追溯手段和技术平台,涵盖农资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关键安全监管环节,实现农资产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提高追溯体系的便捷性和有效性。

四、建立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社会监督体系。一是加快农资质量信用体系建设。搭建农资企业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完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和产品质量信用信息记录,建立质量信用登记制度和信息共享机制,健全奖惩机制,奖励守信、严惩失信,并向社会提供质量信用信息咨询服务。二是强化农民权益保护。对因假冒伪劣农资造成的权益损失赔付应计算包括直接损失、间接损失、精神损失和惩罚性赔付等。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加强舆论宣传,通过咨询答疑、发放宣传单征求意见等形式开展法制宣传,为农民讲解假冒伪劣农资的危害后果和鉴别知识,提高防假、识假、打假意识;让经营业主知道违法犯罪的代价和后果。

(责编:王珂园、秦华)
相关专题
· 专题报道
· 环境·资源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