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27日18:5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残疾人共计8296万,每年新增近百万人,平均每天增加2000人,每40秒就有一人,残疾人群体的生存发展状况影响到全国近五分之一家庭的生活状态。随着我国三孩政策的施行,高龄、高危孕产妇逐年增多,新生儿发生出生缺陷的风险也随之增大。因此,残疾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残疾预防工作由四个方面组成: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防控、疾病致残防控、伤害致残防控和康复服务促进。实践证明,相比于事后的救治,预防出生缺陷进而减少残疾发生,社会和家庭所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
出生缺陷三级防治涵盖孕前、孕期、产后等阶段,有利于从源头把控生育质量,在孕期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是重点推广的二级预防措施。自2010年7月起为农村孕妇和城市低保孕妇实施免费产前筛查诊断服务,部分地市也根据实际,将免费产前筛查诊断纳入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项目实施10多年来,覆盖面不断扩大,受益人群不断增加,免费筛查带动了自费筛查,致残出生缺陷发生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也存在免费项目服务对象未全面覆盖、筛查诊断硬件设施配套不够规范、人员培训不够到位、服务流程有待优化等问题。加上受环境污染、职业危害和高龄产妇比例增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出生缺陷的病种繁多、病因复杂,各地区防治工作发展仍不平衡,出生缺陷防治工作仍任重道远。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增加经费投入,扩大服务覆盖人群。建议采取纳入医保、财政专项拨付、各级财政按比例分级承担等方式,逐步放大对人群的限制,保障符合条件且有需要的孕妇均能接受免费筛查。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行无创产前基因筛查与诊断项目,提高产前筛查的准确率和安全性。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产前筛查诊断意识。建议卫健、医保、残联等部门加强联动,抓实抓细,争取将每一个孕妇纳入到产前筛查行列,扩大免费产前筛查诊断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提高孕妇对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对产前筛查的参与率。通过免费项目的实施,宣传产前筛查诊断的意义、局限、流程、内容等,带动自费人群自觉参与产前筛查诊断,变“被动式”筛查诊断为“主动式”筛查诊断,从而提高整体产前筛查诊断率,形成良好社会氛围。
三、完善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能力。一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妇幼专业机构的能力建设。从基础设施配套、人力资源配置、组织管理、服务内容等方面加强产前筛查机构的规范化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如规范设立独立的遗传咨询门诊,充分开展健康宣教工作;添置实验设备,提升检测能力,缩短检测周期;合理增加医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就诊环境,提高孕妇满意度。二是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增加培训频次,下派相关技术人员对基层医务工作者传、帮、带,使其熟练掌握产前筛查诊断的相关检查技术及操作规程,克服管理漏洞,降低筛查的误诊、漏诊率,保障服务质量。三是完善免费筛查诊断的服务流程。通过宣传下沉(至各基层卫生机构、血样采集机构)、宣传靠前(利用产前保健宣传、孕妇学校宣传)、开设绿色通道、简化身份确认流程、安排专职医师、安排专用彩超等方式,优化免费筛查诊断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四、加强市场监管,切实保障孕妇合法权益。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指导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展产前筛查与诊断,切实保障孕妇知情权和选择权,严格保护孕妇隐私。同时,严厉查处医疗机构不具备资质、超范围违规开展产前筛查诊断违法行为。
扫码参与2023年两会调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