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3年全国两会各民主党派提案选登>>中国民主同盟
分享

民盟中央:关于加快生物育种创新发展 推进种业转型升级的提案

2023年02月23日16:3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生物育种是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关键。世界种业已进入智能设计育种的“4.0时代”,而我国种业正在向分子设计育种的“3.0时代”迈进,生物育种创新发展面临许多挑战:

一是种源关键核心技术等存在短板。生物育种核心环节研发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生物育种重要基础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独立原创性研究数量少,生物育种关键基因和分子模块研究匮乏。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品种培育的创新链与产业链衔接不畅,种业企业规模小、创新弱、布局分散。

二是财政资金对民营育种企业支持不足。生物育种需要投入大量基础设施、高精尖仪器设备,也需要长期表型数据测量积累。而民营育种企业获得的财政支持较少,虽具有较高的创新积极性,但难以承担较高的育种风险,其种业创新发展受到制约。

三是科校企合作育种机制不健全。从校企合作看,高校缺乏育种试验场地,而企业从育种科研中难以获得预期收益,不愿长期为高校提供育种试验设施和场地。从科企合作看,商业化育种机制不完善。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没有得到有效转化,而育种企业难以共享公共研究成果,制约了创新活动开展。

四是生物育种平台研究与建设滞后。发达国家生物育种建立了高通量表型组和人工智能决策等技术平台,我国生物育种仅走过10年时间,数据积累不足,高通量基因型和表型大数据平台等重大科技平台建设与发展水平落后。

为此,建议:

1.确立生物育种优先发展战略,构建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基础研究、应用技术、产品创制”上中下游种业科技创新体制,融合基因编辑、转基因、合成生物、人工智能、大数据、传感器等前沿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构建生物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交叉融合的生物育种技术体系,推动生物育种向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发展。

2.培育壮大生物育种企业,促进育繁推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做大做强生物种业企业,引导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优势种业企业集聚,引导优势种业企业兼并重组,组建以股份为纽带的“科—企—专家”三方紧密合作的种业集团。建立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大对科研育种设施、原良种基地、育种攻关项目的支持,推动育种主体由科研院所向种子企业转变。鼓励种业龙头企业组建育繁推一体化、商业化育种体系,完善科企合作、利益分享机制。

3.创新校企联合机制,建立生物育种联盟和创新联合体。引导种业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组建生物育种联盟。高校和科研院所侧重源头创新,集中优势力量开展理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种业企业可有偿利用高校科研成果,开展新性状、新技术、新品种等应用研发,形成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种业创新合力。

4.加快生物育种平台研究和建设,促进生物+智能育种科学性、精准性和高效性。建设生物育种研发平台,“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融合发展,建设生物育种智能大数据基础研究中心等专业研究中心,形成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和专业研究机构交叉融合的科技创新架构。围绕生物育种前沿技术和重点领域,构建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基础信息采集平台和大数据库,为基础性、前沿性和引领性育种核心技术攻关提供支撑。

5.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生物育种财政支持。设立生物育种重大科技专项,针对生物育种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新种质创制、智能育种和数据库建设等领域卡脖子技术确定项目指南。财政支持向民营种业企业倾斜,通过先建后补、金贷财补以及实行品种审定后或推广后补助政策等形式,提高民营种业企业研发实力。创新生物育种多元化投入机制,持续稳定增加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政策性银行提高种业贷款规模,引导风险投资基金加大对种业科技创新投入力度。

(责编:王子锋、秦华)
相关专题
· 专题报道
· 科技·卫生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