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3日09:10 来源:四川日报
12月1日9时,宜宾五粮液环保产业有限公司的会议室里传出激烈的讨论声。
长方形会议桌两侧,一侧坐着宜宾市生态环境局环评科科长刘淮远和副科长方祖国;另一侧,环保产业公司、环评编制单位等代表,一字排开。大屏幕上,“宜宾市生态环境局服务五粮液高质量倍增项目工作会”的字样清晰显眼。两边你问我答,轮流“坐庄”,一场关于“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的话题热烈展开。
环评指导前置,主动上门为企业当好参谋
“我们要进一步理清专家对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提出的要求。”会议一开始,刘淮远言简意赅地抛出话题。
一周前,宜宾市生态环境局组织专家就五粮液高质量倍增项目中将要建设的污水处理厂项目进行环评指导,其中较为关键的是污水处理厂选址变更问题:拟建的污水处理厂毗邻岷江流域支流宋公河,且紧邻岷江“鱼类自然保护区”,其选址变更直接涉及排污口位置调整。“排污口位置必须慎重选择和设计。”刘淮远解释完专家要求后,给出几个建议方案。
该项目自今年7月启动以来,宜宾市生态环境局环评科干部每个月至少到企业开一至两次座谈会。“我们围绕五粮液高质量倍增项目等重点项目主动上门,为企业出谋划策当好参谋,推进环评审批。”方祖国说,目的就是要在项目落地谋划阶段,提前与项目业主沟通、了解建设项目工艺过程、排污环节,并结合现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指导业主办理环评审批手续。环评审批是项目开工的必备条件,该项目预计今年12月底前就将动工,“推动环评工作加快进度,既要满足管理要求,又要考虑经济技术可行性,时间紧且任务重。”
会上,业主单位代表提出:选择不同方案存在人力物力财力差别。“那要尽快论证,做好‘加减法’。”刘淮远建议,企业要从自身出发,对比测算不同方案所需花费,选择同时具备经济性、可行性和风险可控性的方案,“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将持续提供及时的指导和服务。”
目前,宜宾市生态环境局对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并围绕重点建设项目建立环评清单。宜宾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发挥环评“守住绿水青山第一道防线”作用,促进项目开工建设,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执法帮扶同步,既守护长江也助企发展
下午4时过,气温只有4摄氏度。记者沿长江边行走,江水清冽,雾气升腾。约20分钟后,来到宜宾北控水务有限公司。这里是长江沿线的第一个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约6.5万吨生活污水。
一走进厂区,轰轰隆隆的水流声扑面而来。沿阶梯向上,记者看到宜宾市生态环境局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环境应急与重案执法大队大队长张路等人已忙活起来。“守护好长江一江清水,关键是‘三看’,看指标、看表观、看结果。”张路说,监督企业达标排放是他的日常工作内容之一。其中,首先要仔细查看设备运行和参数指标情况,“这是确保污水处理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
看表观贯穿在一系列现场监督中。跟随张路一路“看、闻、问、听、查”,记者看到经过生化、沉淀、过滤、消毒等多道工序,带有泥腥味的浑浊污水明显变清,气味也消失了。在出水在线监测排口,他和同事将一个小铁桶放到出水口取样到量杯中观察,“通过现场观察、检测,能直观地看到污水处理的结果。”
“但这还不够。”他话锋一转,紧接着领着同事来到出水在线监测室,一个形似饮水机的采样器吸引了记者的注意:采样器分别连着化学需氧量在线监测仪等设备,分析出的实时数据将直接传输到监控中心。张路说,通过监测实时数据结果更能清楚判断,一定要确保排出的水达标。
除执法外,给予企业支持和指导也是张路和同事们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企业可以考虑被纳入正面清单。”检查完毕后,张路对公司副总经理魏小平给出建议。魏小平问道:“正面清单有什么作用?”张路解释,推行正面清单制度能优化生态环境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企业被纳入后,执法部门将以非现场方式为主开展执法检查,最大程度降低对企业正常运行的打扰频次,企业还可享受到差异化执法、专家指导等一系列激励政策。“执法既要实施监管、又要减少企业负担,既要守护好长江一江清水、又要支持企业发展。”
走出厂区时已近傍晚,天空下起小雨,张路和同事们并没有结束一天的工作。“我们还打算蹲点,在夜间进行不定期抽查、暗查,增加检查频次,加大执法力度。”张路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宜宾市生态环境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打击力度的同时,推进“流动课堂”深入企业、社区等开展法律宣传和法制培训。
“打铁还须自身硬,要加快提升执法人员队伍素质,更好地做好监管工作和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张路介绍,今年以来,宜宾市已完成建设项目环评审批283个,项目总投资约542.85亿元,开展执法检查738次,指导帮扶企业264家。
【一线声音】
宜宾北控水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魏小平: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每个企业、每个人都有责任。随着城市人口增加,生活污水也不断增加,我们必须全面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做到有多少污水就处理多少污水,保护好长江母亲河。
【记者手记】
采访中,记者印象深刻的是,作为环境监管部门,宜宾市生态环境局的干部们不当“坐商”当“行商”,主动走进企业、服务企业,解决项目建设、企业发展中面临的环保问题。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宜宾市生态环境局的干部们一方面将继续高标准、严要求做好环境监管等工作,更好地保护长江母亲河,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另一方面,将持续帮扶企业发展,推动项目落地建设投产,服务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宁宁)
相关专题 |
· 专题报道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扫码参加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答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