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四川党的建设
分享

以高质量党建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研讨会侧记

2022年12月23日15:38    

初冬,暖阳照耀大地,三苏文脉在东坡故里眉山赓续传承。永丰村的高标准农田里,川芎、泽泻正努力生长,处处涌动着生机与活力。由四川省委组织部、红旗文稿杂志社共同主办,眉山市委承办,《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协办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研讨会在这里启幕。

11月11日至12日,在全党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来自中央组织部、中央党校等中央和国家机关的领导和专家,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等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员,以及市(州)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和基层一线代表齐聚东坡故里,共同开启了一次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探讨、一场线上与线下的思想交锋。

激荡思想,碰撞智慧;收获满满,信心倍增。与会嘉宾纷纷表示:“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充分发挥经验优势、专业优势,把研讨会成果转化为奋进新征程的实际行动,为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场意蕴深刻的“理论盛宴”

11月12日,初冬的清晨凉意渐浓,但研讨会现场暖意融融、气氛热烈。上午9时,研讨会开幕式在激昂的音乐声中开幕。随着“新时代十年伟大工程·四川篇章”专题片的播放,与会嘉宾从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一组组直观翔实的数据中,真切感受到了新时代十年四川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亮眼成绩。

“百年奋斗特别是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深刻启示我们,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两个确立’‘两个维护’是新时代伟大实践的最重要政治成果,在统揽‘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开幕式上,四川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于立军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谈认识、谈体会。

于立军认为,在全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时刻,举办这次研讨会,恰逢其时、主题鲜明、意义重大。要围绕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党的二十大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作出的重要部署,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好管党治党的时代课题。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副所长、一级巡视员、全国党建研究会副秘书长赵湘江,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中央党校原校委委员韩庆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辛向阳,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岩,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副校(院)长裴泽庆等七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与会嘉宾交流分享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心得体会。

“专家学者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和工作实践,围绕‘党的自我革命的知与行’‘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 夯实党长期执政的政治优势和组织基础’‘深刻理解把握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意义’‘党的领导与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新目标’‘新征程上党的自我革命的时代特征’等不同主题作了深刻阐述,为我们提供了一场丰富的理论盛宴,让我们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思维、拓宽了思路。”聆听完主旨演讲,参会代表深受启发。

一场聚智聚力的“头脑风暴”

如何以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如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如何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聚焦“治理现代化与组织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与干部队伍建设”“创新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不同主题,专家们现场交流观点。

“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构成,决定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方向、进程与效果,其建设成效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和政治保证。要牢牢把握政治方向这一根本要求、紧紧抓住队伍建设这一关键环节、始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这一制胜法宝;要压实各级党组织责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改进考核评价机制、保障治理投入、推进治理创新。”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唐晓勇聚焦“以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出自己的见解。

对此,巴中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熊文琦深有体会。他谈道,党的组织体系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和力量保障,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必须依靠严密的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才能构建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治理新格局。

三场主题研讨,三场智者的对话,台上气氛热烈,台下掌声阵阵。

“要聚焦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历练培养干部,依据高质量发展实绩识别选任干部,遵循高质量发展要求严管厚爱干部,建设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围绕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景平,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员陈井安,眉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高立新,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林伯海等专家学者展开热烈研讨。

人才是创新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在“创新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分论坛上,科技部人才中心副主任,绵阳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挂职)王晓松,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原执行院长陈宪,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务委员、教授刘颖,宜宾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静等嘉宾,紧紧围绕主题,展示智慧魅力,为与会人员呈现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精神盛宴。

问之愈深,答之愈明。专家学者的思想在交流碰撞中不断擦出智慧的火花,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贡献真知灼见、提供实践新思路,赢得现场与会者阵阵掌声。大家纷纷表示,这次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以广阔的视野、深刻的学识、丰富的经验,围绕三个主题充分研讨,提出了很多独创性见解,对进一步在理论和实践上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次凝聚砥砺奋进力量的现场考察

静卧岷江河畔的千年古城眉山,不仅孕育了古老的农耕文明,也是享誉华夏的人文故里。

研讨会前,与会专家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走进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先后参观了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试验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基础设施、污水处理池、村卫生站。

作为眉山市有名的种粮村,永丰村耕地面积6320亩,片区内高标准农田面积3100亩,连片种植规模达1500亩,是四川省标准化程度最高的农田示范样板之一,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水稻“耕、种、播、收”全程机械化生产。

大家边走边看,边听边问边讨论,详细了解永丰村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等方面的亮点特色做法,深切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巴蜀魅力。

“从永丰村党委书记身上我看到了现代农民的样子——村党委书记既是基层干部,同时他身上又具有企业家的素质,知道怎么去经营,怎么去管理。”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原执行院长陈宪表示,“我国存在几千年的小农经济俨然演变为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组织体系,并在党组织领导下持续保持增收。”

四川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王凡说:“放眼望去,高标准农田一望无际,四川农业金字招牌愈发闪亮。这正是四川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谆谆教诲的最好诠释。我们接下来要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学习宣传研究阐释过程中发挥好应有作用。”

红墙环抱、古树参天、翠竹掩映……走进三苏祠,大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深入了解祠堂的历史沿革、三苏家训家风、东坡书法碑林、东坡文化研究传承等,进一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

位于眉山市老城区的三苏祠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元代改宅为祠,经过历年添修,占地106亩,保存有多处古建筑及苏家遗迹,收藏有数千件有关三苏的文物文献,是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三苏纪念祠堂。三苏文化内涵丰富,既是巴蜀人文的艺术结晶,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文化遗产,其当代影响力至今未泯,激发我们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

别开生面的现场考察,让与会专家深深感悟到东坡故里的风华气韵和巴蜀大地的振兴脉动,大家纷纷表示,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以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记者 刘艳梅 范吴瑕 陈艾婧)

(责编:王子锋、王珂园)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扫码参加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答题活动

扫码参加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答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