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蓉生 李家富
2022年11月22日09:00 来源:光明日报
党的二十大是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代新征程,党要赢得人民拥护、守住人民的心,必须始终胸怀初心、肩负使命,守正创新、踔厉奋发,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而共同奋斗。
1.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之所以能够始终赢得人民支持拥护的一条根本原因、贯通百年奋斗成功之道的一把重要密钥就是秉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通过为民造福践行初心使命。
为民造福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生动实践。马克思主义是造福人民、实现人民自身解放的科学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这些经典论断精准刻录、鲜明宣示了马克思主义为民造福的独特基因与价值目标,生动彰显、整体塑造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与形象,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作为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推进为民造福,一件接着一件办、一茬接着一茬干,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接续拼搏、不懈奋斗,在建党百年时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为民造福、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充满自信地奔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继续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而奋斗。
始终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为民造福史。“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为民造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到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中实现为民造福。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就是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做到凡是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计办好,凡是损害广大群众利益的事就坚决不办,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从而在一次次严峻考验、一个个重大关头始终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赢得了民心这个最大政治、守住人民的心。
2.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
从现在起,我们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致力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新时代十年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直接、最明显、最生动的成就在于中国人民彻底告别了绝对贫困,实现了不愁吃、不愁穿,住房、教育、医疗有保障,真正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历史宏愿。人民美好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在不同发展阶段蕴含着不同内容、呈现出不同样态,需要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以检验美好生活实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必须继往开来、接续奋斗,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公平正义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彼此促进、谋求自身发展与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相得益彰的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新图景,让人民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切实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在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推进,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问题,防止两极分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从主体维度看,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指向覆盖全体人民,更要重点关注农村人口和城市低保人口等的生存发展,实现全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从内容维度看,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必须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美好生活向往涉及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居住环境、精神文明等多方面高品质生活的供给,因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自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从过程维度看,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需要依托共同富裕。从小康生活到共同富裕生活的梯次演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过程,在此期间人民生活品质将不断丰富、持续提高、日益完善,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从世界意义维度看,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复杂形势下,我国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能够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信心,给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适合本土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借鉴和启示。
3.用共同奋斗创造人民美好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共同奋斗是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开创美好生活的制胜法宝。好日子等不来、要不来、靠不来,唯有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埋头苦干、共同奋斗,才能创造人民美好生活、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凝聚起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强大社会共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凝聚起用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强大社会共识,才能在统一思想中明确建设目标、厘清实践路径,最大程度地实现人民个体发展与社会整体进步的同频共振、同向前行。首先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使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旗帜下团结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汇集广大人民的智慧与力量,凝聚起团结奋斗、共创美好的磅礴伟力。其次要坚持制度保障。团结凝聚全体人民在拼搏奋斗中创造美好生活,有赖于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保障。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进而提升国家发展经济、分配财富的现代化治理能力,确保人人都愿创造财富,人人都能享有财富,提升人民幸福体验,激励人民共同奋斗。再次要坚持崇尚劳动。新时代党领导团结人民创造美好生活,需要培育“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凝聚起人民对劳动奋斗创造幸福生活的价值共识,鼓舞广大人民携手锚定提高生活品质的美好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辛勤劳作、奋力拼搏,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切实办好民生实事。民生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社会公正和谐,影响着党的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用共同奋斗创造人民的美好生活,就要“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办好民生实事,这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必须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要健全就业指导与培训服务体系,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技能,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以高质量人才推动高质量就业。开展多渠道灵活就业和创业,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为劳动者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参加社保等提供便利。社会保障体系是人们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应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重点,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建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城乡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建设,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满足家庭多层次多样化托育服务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要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推动卫生健康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黄蓉生、李家富,分别系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西南大学分中心研究员,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
相关专题 |
· 专题报道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扫码参加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答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