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奋斗者·正青春”专题报道
分享

黄莹:“小巷家医”守好社区健康门

2022年11月15日09:01    来源:中国青年报

“黄莹医生在吗?”

在公交车、地铁上辗转1个多小时后,70岁的代彩梅敲开武汉市硚口区汉水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大门。

近几年来,这样长的路程,代彩梅每3个月至少重复一次。她患有高血压,黄莹医生曾为她建立健康档案,并有针对性地为她治疗。每次检查报告单出来后,黄莹都会逐一讲解每项指标的最新数据以及对应的身体状况,再给出具体建议。

这让代彩梅感到“踏实”。现在,即使并不住在黄莹负责的辖区,她仍坚持来这儿做体检。

2010年,从江汉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不久的黄莹来到硚口区,成为一名社区医生。没多久她就发现,整天坐在社区医院里看诊,看似“省心”,其实对于辖区内居民的整体健康情况了解并不够,工作难以推进。

恰逢武汉市启动了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黄莹拎着出诊包,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当时,居民们普遍更愿意信任三甲医院,面对黄莹的来访,大多是不解和怀疑:“社区医院?来干什么的?”“是正规医生吗?”有的居民甚至不愿开门,她只能隔着铁门讲解签约政策。得到的回答经常是“不用”“不需要”。

这一度让黄莹有些沮丧,但她仍选择继续走下去。她给自己立下规定:3个月内把辖区负责的百余户居民全部走访一遍。一下午只能走访十几户,她就挤出时间,两次、三次……直到全部走访完为止。

一天晚上9点左右,黄莹突然接到自己走访过的居民姚女士的电话。这是一位老年高血压患者,求助称突然头昏、胸闷。黄莹不敢耽误,立即赶到姚女士家中检查、治疗。直到凌晨,姚女士情况稳定后,黄莹才回家休息。

过了不久,有居民开始主动来找她建档签约:“看到你这么晚还上门给老人家看病,我们也想请你当咱的家庭医生。”

这件“小事”,给黄莹带来启发:“把每项工作做细致,居民是有感受的。时间久了,你是为了应付工作、做做样子,还是用心提供优质服务,大家心里都有杆秤。”

黄莹的办公桌上,摆放着近一年里辖区内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档案。一栏栏表格中,姓名、病情、用药、联系方式、备注等信息清晰可见。由于经常翻阅、补充,表格的边角已经微翘,显得有些陈旧。

定期随访时,患者身体最新指标如何,她都会在表格里添上一笔,“像记账一样”。为不漏掉每位患者的情况,每次随访,她都要拍照存档。患者的照片塞满了她的手机相册。

黄莹认为,在基层做全科医生,工作不能停留在“治病”上。“专科医生是治大病,把人从生死边缘拉回来;我们社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对居民做好健康管理,做好‘医防融合’。”

2018年7月,在黄莹的带领下,“黄莹家庭医生志愿服务队”成立。在养老院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预约上门服务;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服务队常年为居民送去生活化的健康帮助。

起初,社区可供使用的场地不多,有时候巡诊地点就设置在路边,碰上大热天也只能晒着。对黄莹来说,这些都“不算事儿”。她琢磨最多的是怎样把手上的工作做好、让居民受益。

比如,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常年吃药,对肝肾损伤不小。“一些老年人身体不舒服,有时是肝肾功能异常引发的并发症,需要早发现早控制、用合适的药。”黄莹要求志愿服务队,为老人免费体检时,遇到肝肾功能异常的病人要格外留意,及时作相应处理。

常年一起工作,汉水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王燕注意到,黄莹“特别有耐心,会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辖区七八十岁的老年人较多,有的听力下降,一句叮嘱需要医生重复好几遍。黄莹打着手势、把医嘱写在纸上,从没不耐烦过。有的老人需要住院治疗,黄莹会追着询问康复情况,手机备忘录里也会记上老人出院后的复查时间,并做好提醒。

上门巡诊,不是做完量血压、听心率等基本检测就结束。黄莹会格外留意观察异常情况。一次,一名老人小腿肿胀,她发现后建议去医院仔细检查。老人后被确诊为慢性心衰,好在及时发现、处置,病情得到了控制。

10多年来,在一次又一次巡诊、随访中,黄莹收获了越来越多的支持。在她和团队其他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团队的居民慢性病规范管理率已由不足30%提升到75%。黄莹带领团队与2000余名居民签订了家庭医生服务。眼下,不少像代彩梅一样已搬走的居民,还会来找黄莹看病。

这份来自身边居民沉甸甸的信任,成为黄莹最珍视的职业荣誉感。她想好了,要“把这个工作10年、20年地持续做下去,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周雨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

(责编:王子锋、王珂园)
相关专题
· 专题报道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