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昌禹 王 珏 杨 昊 易舒冉
2022年11月03日08:0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风光。 |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玉屏社区,社区居民在志愿者指导下使用自动售药机选购药品。 |
山西省永济市韩阳镇的柿子丰收,村民正在整理晾晒柿饼。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如何才能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5位全国政协委员发表了意见建议。
——编 者
中国式现代化成果要全体人民共享
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丁元竹: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握好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一重要内涵,下好人口这盘棋。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基础上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中国不能走一些发达国家破坏环境、消耗资源的发展老路,必须创新发展模式,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注重弘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节俭的美德,使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蕴。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必须处理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问题。基于历史实践,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和谐发展的道路。这要求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现代化。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要创造条件使各个民族参与到现代化进程中,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各民族走向共同富裕,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最终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现代化。
今后一个时期,还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挥老年人的积极作用,为现代化贡献余热。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各项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区设施建设和完善家庭结构,最终实现老年人享有幸福的晚年。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要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终要靠发展,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只有把蛋糕做大做好,才能为共同富裕创造条件。与此同时,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我们还要从人的发展层面认识共同富裕,跳出仅仅局限于物的视角。只有促进人的发展,才能为共同富裕创造条件。这就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为人民群众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畅通向上流动渠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营造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让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梦想成真的机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需要现代化的人来建设,现代化的成果也将最终转化为人的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
以精神之美贡献中国式现代化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绘就壮美蓝图。有幸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让我激动振奋,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这份闪耀着理论创新光辉的报告中,“中国式现代化”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词。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系统论述,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其中,报告特别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间,中国实现了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人民的精神追求应该与不断丰富的物质生活相适应。伟大时代的创造与成就,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创作的源泉。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践中,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创作出引领时代风气的作品。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精神世界的丰富,离不开美的精神滋养。在这一过程中,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必须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人民的形象”“美在新时代”等弘扬中国精神、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展览和活动。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美在新时代——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特展(第三期)”即将与广大观众见面。
美是一股溢于言表、感化人心,能够持久、深入发挥影响的力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广大文艺工作者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精神之美贡献中国式现代化。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全国政协常委、自然资源部原副部长曹卫星:
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人民群众普遍感到,我国的蓝天白云越来越多、黑臭水体明显减少、耕地保护日益强化。
我们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伟业。
大力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全面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中国。
积极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开发应用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有力支撑。
持续提升自然资源保护利用水平。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开展新污染物治理。落实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提升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
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周汉民:
中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中国式现代化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本质要求之一,扬起了和平风帆,顺应了发展规律,为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注入了正能量。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展望未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中国式现代化是大势所趋,是人心所向。
要始终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要通过不断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生动实践,将中国方案的世界意义、中国故事的世界内涵,成功展示给世界人民。
要探索更多合作模式。不同的国家、多样的文明应该美美与共,在更加公平高效的国际合作机制下,朝着合作共赢的方向稳步前行。例如,由中国倡导建立的上合组织,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开创了不同社会制度和国家团结合作、包容互鉴的全新合作模式,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
要坚定不移深化对外开放。以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为重点,推动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在主动融入全球的过程中,加强贸易和投资、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议题探讨,从而不断向更高水平学习,与世界共同进步。与此同时,我们要敞开更大的胸怀,欢迎外资、外技、外才来到中国,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正乘风破浪,我们期待,中国式现代化的春风将温暖世界,和平发展的理念将更加深入人心。
版式设计:张芳曼
《 人民日报 》( 2022年11月03日 17 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