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分享

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

2022年07月14日08:1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①:山西大同古城一角。
  李鸣放摄(影像中国)
  图②:山西孝义市高仁村,村民在收小麦。
  刘亮亮摄(人民视觉)
  图③:中国宝武太钢集团不锈钢线材厂生产现场。
  王旭宏摄(影像中国)
  图④:山西运城市闻喜县郭家庄镇七里坡村田园风光。
  杨建峰摄(影像中国)

创新引领,促进产业升级

本报记者 郑洋洋

在山西潞宝兴海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拉丝车间里,一根根白色纤维在集束架上快速上丝,经过拉伸、定型、装包等工序后,成袋的白色锦纶短纤维呈现在人们面前……很难想象,这些纤维产品的原材料都是来自于该公司煤炭炼焦过程中的副产品。

“这种产品是用煤炭炼焦过程中的焦炉煤气和粗苯制成己内酰胺聚合后,再进行‘抽丝’制成的。该产业链形成后,去年为公司增加了5亿余元利润。”公司副总经理王明斌介绍,这种纤维拉伸后,一万米只有1.5克重,可以广泛应用于服装材料等领域。

“炭中抽丝”是山西长治市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过程中的一个典型。长治曾是一座以煤炭开发为主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长治一边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边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同时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了半导体光电、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集群。

在山西中科潞安紫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展厅里,一台智能消毒机器人正在工作中,底盘发出的深紫外线可以消毒杀菌,它还具有实时测温、自动避障等功能,几个月前曾在冬奥会赛场上大显身手……公司副总经理崔永强说:“相关部门在土地、税收等方面都给了我们很大支持,为我们创新研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长治市转变发展思路,优化营商环境,2021年长治市万元GDP能耗下降率为3.9%,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73.9%;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90%,其中光伏、LED封装及显示屏生产等产业发展尤为突出。”长治市发改委主任王灵恩说。

网格管理,完善基层服务

本报记者 刘鑫焱 乔 栋

今年3月,山西运城垣曲县长直乡长直村的网格辅助员常小宝在手机里看到一条信息,内容讲的是在村东头耕地旁私自搭建违章建筑的事情。他马上赶到现场,拿出手机拍照,报给上级部门。执法队员根据定位,先操纵无人机到现场核实,随后到达现场,最终阻止了违章建筑的搭建。

今年,山西全省开展了“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我们重点抓村集体收入提质提标、基层网格员队伍建设、乡镇综合执法队伍建设等。”运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薛俊辉说。“每个网格设立一个党支部,网格员与助理网格员一般由党员担任,村和社区的党员也全部纳入网格党支部,以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垣曲县委组织部部长李晓梅说。

在长直乡的数字指挥大屏上,每个村的村民户籍及家庭信息、在外就业情况等信息一目了然。在系统内输入一名村民信息,人员姓名、所在地、职业分类等33项数据全面呈现出来。在村民留言板上,村民的留言咨询很快就会得到网格员的回复。

从跑来跑去,到网上办理,数字赋能让基层网格员体系运行更顺畅。“在疫情防控信息摸排和人员管理方面,村子以前得花1天时间,现在随时可以调取相关资料,时间压缩至1小时以内。”李晓梅说,“我们已建立起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助理网格员的体系,目前有专职网格员220名、助理网格员1421名,网格员精准实现1对30到50户,更好地打通了服务基层的‘神经末梢’,也让群众的诉求得到更有效的回应。”

数字复原,再现石窟风采

本报记者 付明丽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天龙山石窟数字博物馆将于7月底开放。在2019年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基础上,博物馆增加了多媒体沉浸式戏剧、裸眼3D等最新数字科技展览项目,是天龙山石窟数字化保护的又一成果。

天龙山石窟位于太原市西山,以精美的石刻艺术闻名于世。上世纪20年代,天龙山石窟遭到大规模盗凿,同时,窟区岩体受风雨侵蚀,产生裂隙,造像不断被风化。

2014年,天龙山石窟博物馆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开展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项目。“我们需要查阅大量文献辨别流失海外的造像,确认它们在石窟中的位置,并对三维扫描数据模型的残缺部分和颜色进行修复。”时任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馆长于灏说。

历时6年,修复团队走访海外近30座博物馆,采集到108件天龙山流失造像的三维数据,完成了11座主要洞窟的数字复原。2019年,“美成天龙——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在国内外展出,同步推出线上展,让复原成果惠及更多人。

2021年,第八窟北壁主尊佛首回归故土,成为第一件回归天龙山原属地的流失海外文物。博物馆利用3D打印技术,将佛首所在的原始石窟进行同比例还原;同时,以巨幅多媒体高清影片、数字交互体验系统等形式,将石窟本体与被盗造像“合体”。

眼下,博物馆正在对29座洞窟、近500尊造像以及附属文物进行数据采集工作,预计年底完成,届时将建成天龙山石窟文物全息数字档案。“这些资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文物保护和展示工作,我们还计划开发针对25座洞窟的AR小程序,优化游览体验。”天龙山石窟博物馆馆长张君平介绍。

挪出穷窝,创造美好生活

本报记者 胡 健

“真没想到,咱还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56岁的刘乃科说起现在的生活笑得合不拢嘴。

刘乃科是山西省保德县南河沟乡韩家墕村人。全县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土地贫瘠。老刘家有9亩地,种了玉米、土豆、谷子。一家人辛辛苦苦干一年,一亩地平均收益五六百元。有一年大雪,老刘不小心掉到沟里,髋骨摔坏了,干不了重活。正在犯愁时,保德县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贫困群众实施易地搬迁,韩家墕村被列入其中。2018年2月,老刘一家住进了安置小区——惠民社区。

据了解,惠民社区总共安置了124个村的贫困群众,2166户,6583人。进了城,上了楼,今后的生活怎么办?这是易地搬迁群众最担心的问题。

首先要稳得住,加快让脱贫群众由村民向市民转变。社区在一公里范围内设有幼儿园和中小学,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入园、上学;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进驻社区,一出门就可看病;设立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日均可托养150余人……惠民社区还设立了党建工作室、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等,小事不用出社区,居民生活更便捷了,心情越来越舒畅。

其次要有就业,让脱贫群众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现在,老刘在社区做保安,爱人在附近社区做保洁,两人一个月工资3300元,远超在原来村里的收入。此外,保德县还不断开拓扶贫车间、产业园区等就业创业渠道,例如发展纯土豆粉条、石磨豆腐等传统食品加工小产业,联户结对脱贫户劳动力就业,户均收入预计上万元。目前,惠民社区里有劳动力的搬迁脱贫家庭实现了每户至少一人稳定就业,确保脱贫家庭有稳定收入来源。

“穷了几辈子,我们这一代总算搬出了穷山沟,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老刘发出由衷的感慨。

科技开采,释放先进产能

本报记者 乔 栋

一键启动203薄煤层智能化工作面采煤设备,厚度约1米的煤层随之滑落在输送机上,被运往井外……7月2日,山西焦煤集团金辛达煤业职工郭金超正在娴熟地操作采煤设备。“以前一个班下来,浑身都是黑的,现在穿着白衬衫上班也没问题,很干净!”郭金超说,薄煤层开采效率一直是难题,但这个智能工作面较传统工作面效率提高约50%,工作面切眼单班作业人员由原来的8人减至4人。目前,该集团7座矿井应用了薄煤层智能化开采工艺和设备,已回收薄煤层资源约760万吨。

科技开采,为山西省持续释放先进产能、保证能源供应提供了强大的支撑。近年来,山西省成立了保供专班,建立和各地煤炭、电力能源企业日报沟通制度。在电力供应上,建立预警机制督促企业增加电煤库存,强力推动临停机组恢复并网。去年,山西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000个;今年,山西将继续建成20座智能化煤矿、500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

在晋能控股塔山煤矿的井口处,煤炭源源不断地从200多米的地下通过皮带运送到地面。近年来,这个年产千万吨的大型单体煤矿也进行了智能化工作面改造。“通过井上井下的5G‘高速公路’铺设和智能设备应用,顶煤厚度、运输机负载等参数可以动态调整,智能巡检机器人实现井下日常巡检。”晋能控股集团信息化处处长匡铁军介绍,该矿“千万吨级特厚煤层智能化综放开采关键技术及示范”项目已顺利通过科技部的中期验收,年降低人工成本千万元、年产量突破1500万吨、顶煤回收率达90%、混矸率低于10%。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14日 10 版)

(责编:彭静、王欲然)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