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强国复兴有我”专题报道
分享

为大国重器插上腾飞翅膀

讲述人: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全球研发中心智能研究院院长 蔡登胜

2022年07月08日09:06    来源:光明日报

【一线讲述】

1992年,我刚进入柳工时,从事的是产品电器的设计工作。那时候,产品电气化水平低,设计开发技术方法也匮乏,唯一的参考书是一本电器工程师手册。可我并没有气馁,通过对国外产品的了解,坚信电气化、电控化、自动化是产品发展的方向。

2003年,柳工承担了国家863项目“装载机远程服务系统与智能化挖掘机”项目,我有幸负责智能化挖掘机的设计工作。在圆满完成863项目后,利用该项目凝聚的技术团队和积累的技术经验,我主持建立起完善的电磁兼容及环境应力实验室,在此基础上相继开展了远程设备管理系统及T-BOX开发、PT300自动变速控制系统开发工作,并开始研究装载机自动铲装。

2015年,全面智能化成为公司三大战略之一,我带领研发团队全面转入产品智能化研发工作,作为其主攻方向之一的柳工无人驾驶技术探索也就此开始。

无人驾驶设备可以在对人类不友好的环境下展开工作。而实现无人驾驶,关键要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为此,我们团队对工程机械作业的感知、规划、决策和执行各个阶段进行了大量研究。

2021年11月26日,三款无人驾驶工程机械产品亮相,这是柳工在工程机械智能施工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如今,柳工产品已销售到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研发技术水平跻身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第一梯队。依靠自主研发创新,柳工闯出了国产品牌挖掘机、装载机的新天地。

这离不开公司高层的战略远见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以前,产品的开发是“各自为政”,不仅效率低,而且验证不充分。2009年后,公司制订并实施“柳工产品研发流程”,极大提升了效率和水平。产品在开发阶段就得到充分验证,极大提升产品品质,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而我和团队做的就是在产品研发的一环,运用智能技术,为各个产品插上智能化的翅膀。

机器工作机理的研究是智能化研发难点之一。以前是针对某个部件开发控制系统,内在机理比较单一;智能化开发则是针对整机设备,追求的是整机的效率以及平顺性、节能、稳定性与舒适度等,需要系统的解决方案,工作机理涉及技术范围更广、更深。对这些基础、前沿技术,则要多方合作开展研究。

产品的研发也并非一帆风顺。去年8月初,无人驾驶挖掘机已进入最后测试阶段,却出现了严重的数据偏差。团队成员顶着烈日,抱着电脑,围着设备,一遍遍讨论、推翻、试错。一天下来,每个人的衣服上都结了一片片盐渍。直到一周之后,问题才终于得到解决。

2021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期间来到我们企业,语重心长地说:“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要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每当想到我们正在用智能技术为民族装备制造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心里总有种时不我待、热血激昂的感觉。面向未来,我们柳工人将坚定不移走好自主创新路,一笔一画绘出柳工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夏静、张锐、李晓东、周洪双、周仕兴、赵秋丽、冯帆、王斯敏本报通讯员 徐梦玲、罗欢)

(责编:王珂园、宋美琪)
相关专题
· 专题报道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