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分享

循足迹·寻信物 | 报告总书记,我种粮都成“海陆空司令”了!

 游仪 田先进 汪瑞华

2022年06月15日18:26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地理坐标】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

  【情景回放】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小岗村。村里,4300亩高标准农田示范点放眼望去,生机盎然。总书记沿着田埂下了麦田。麦苗抽穗灌浆,长势喜人。程夕兵是种粮大户,站在总书记身边,格外自豪。

  麦田里头,遍地金黄,在风里叠成浪。放眼望去,麦穗飘香,一派丰收景象。

  沿着田埂,滁州市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种粮大户程夕兵边走边瞧,眼看麦子即将归仓,掩不住的笑容挂满了黝黑的脸庞。

  凤阳县小岗村,是闻名全国的大包干发源地。

  2016年4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沿着田埂步入麦田,察看小麦长势,向村干部、种粮大户和农技人员了解土地流转、农田整理、种植品种、亩产量、病虫害防治、粮食收购等情况。

  “总书记问得细啊,一张口,我就知道是位行家。”老程回忆,本以为自己是种地的老把式,谁料总书记提了一个小麦强弱筋的问题,“把我这个老农民给难倒了。”

捧着沉甸甸的麦穗,程夕兵掩饰不住丰收的喜悦。 张俊 摄

  “不让种粮农民在经济上吃亏”“在政策上,要考虑如何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种粮收入,实现农民生产粮食和增加收入齐头并进”……在当天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老程至今记忆犹新。

  一听这话,程夕兵心里就有底了!打那以后,老程下定决心,不能辜负总书记的嘱托,得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6年来,程夕兵流转的土地从280亩扩大到近700亩,不仅种植面积增加了,机收率还达到了100%。由他牵头,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院、育秧工厂一应俱全。

  种起地来,天上飞的是无人机、田里跑的是拖拉机、水里走的是插秧机,看着这些新农具,老程笑眯了眼。过去种地全靠人力,扛着锄头下地,光着脚,满身泥。眼下有了机器,省时省力不说,一年下来,成本可以节约十来万块钱。

  “我们小岗村的土地已经治理了90%以上,小块田变大块田、低产田变高产田,旱能灌、涝能排。”如今的老程,也当上了“海陆空农民司令”。

  去年刮风,地里水稻倒了一些,没出穗,减了产。好在买了农业保险,补了2万多块钱,本没赔。对老程来说,农业保险是颗定心丸,每季粮食都得上保险。“种地最怕自然灾害,以前遇着一回,多少年都爬不起来。现在有了保险,保费不贵,国家还有补贴,买了安心,也更有干劲!”

  这些年,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看着老程一步步发展起来,在他眼中,“老程就是苦干实干加巧干,还要大胆干。”

  “市场是无形的手,政府是有形的手,还得要有劳动人民勤劳的手。”李锦柱感慨,扶上马,还要送一程,要给农民更多分享政策红利,为大家带来更多预期收益,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才会越发高涨。

  麦田掀起层层涟漪,清香扑鼻。漫步田间,老程握住一把麦穗,攥在手里,沉甸甸的,“总书记,你看,今年的小麦长势好,颗粒饱满,准又是个丰收年!”

  统筹/策划:吴 焰

  文 字:游 仪 田先进 汪瑞华

  摄像/剪辑:张 俊

  海报制作 :马 玲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皖高峰工作室出品

(责编:彭晓玲、任一林)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