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成
2022年06月14日08:2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周恩来卫士回忆录》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述:从1974年6月1日住院到1976年1月8日逝世,在周恩来生命最后的587天,约人谈话220人次,谈话最长时间达4小时20分;公开会见外宾65次,每次时间大都是1小时左右……周恩来同志即便在生命最后时期还抱病操劳国事、心忧百姓,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奉献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中国共产党从一诞生,就明确自己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党章明确规定,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入党誓词明确提出:“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这充分说明,共产党员讲奉献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而是必须履行的义务。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就是一部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赤诚奉献的恢宏史诗。从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到抗美援朝志愿军“新兴里战斗模范连”,从“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到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时代楷模”黄文秀……党的队伍中所涌现的一代代先进模范,无不体现着奉献精神。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不同历史时期的伟大成就,正是因为有无数共产党员为了党的事业、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不断擦亮无私奉献的鲜红底色。
奉献,同样彰显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有了这颗心,就会‘痛并快乐着’,再怎么艰苦也是美的、再怎么付出也是甜的,就不会患得患失。这才是符合党和人民要求的大奉献。”得失之间,尽显本色。2019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罗马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无我”之境,即是大公无私、甘于奉献。共产党人把自我完全融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之中。
今天,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不可避免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风险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越是在风急浪高之时,越须彰显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时刻牢记“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以“无我”的状态不断淬炼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新征程上创造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业绩。
《 人民日报 》( 2022年06月14日 19 版)
相关专题 |
· 专题报道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