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奋斗者·正青春”专题报道
分享

四川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

延展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场景

本报记者  王明峰  本报通讯员  曹宇阳

2022年05月27日09:4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家门口的公园搭起帐篷,在城市里也能享受旷野露营的快乐;解锁一辆共享单车,绕环城绿道骑行一圈;夜登龙泉山,城市夜景尽收眼底……在四川成都,亲山乐水、活力运动、健康文明的生活新风尚正在兴起。

近年来,成都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积极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让优良生态环境转化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将公园城市建设成果转化为市民可感可及的体验,从而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让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元。

宜居推门见绿 消费持续火爆

拉上天幕、搭好帐篷、铺好野餐垫、摆好桌椅、沏一壶茶或煮一壶咖啡,孩子在草地上玩耍嬉戏,大人享受着夏日休闲自在的时光……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成都市区和郊区的各个公园、绿地就迎来众多露营的市民,“有草坪的地方就有帐篷”,成为成都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顶帐篷搭起我心中向往的‘诗和远方’。”成都市民王女士是露营爱好者,几乎每个周末,她都会带全家去露营,“从城市里的公园,到郊区的田野、湿地、绿地、森林、湖泊,成都适合露营的地方太多了。”

目前,成都已建成各类公园1300多个,累计建成各级绿道5188公里,森林总面积8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0.3%。

在成都这座推门见绿的城市,处处都是安享露营和乐的好地方。从城市生态地图来看,东部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筑景成势,沱江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市域。中部的锦江公园以锦江为脉,贯穿南北48公里,环城生态公园以133平方公里的超级绿环,成为成都的城市名片。西部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成为畅通城市呼吸的生态“绿肺”……

来自成都市文广旅局的数据显示,“五一”期间,成都户外露营体验游、乡村旅游民宿游等消费新业态持续火爆,“都江堰露营”热度更是上涨了240%。

“自去年以来,每逢节假日,营地的18个帐篷都被提前订满,供不应求。”在成都从事营地开发与运营的李志强告诉记者,自己最近正忙着四处考察新营地,准备扩大业务规模,“第二个营地选址温江,有25个帐篷,计划7月开业,老客户闻讯而来,已经把7月所有的周末都预订满了。”

“在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大背景下,政府搭建起了自然资源与市民休闲生活之间的桥梁,提供了近郊露营的场景支撑。众多各具特色的公园和延伸全域的绿道一方面为营地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另一方面也带动了市民的露营需求。”对行业前景,李志强信心满满,“成都有2100万人口,环城一圈皆是公园,行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据了解,目前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正在市内的公园和绿道开展试点,划定指定区域设置阳光帐篷区供市民露营。近期还将针对成都公园和绿道范围内的露营活动出台相关措施,进一步规范市民露营行为,倡导保持合理社交距离、做好个人防护,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为市民营造方便、舒适的露营环境。

骑行环城绿道 感受城市绿脉

穿好骑行服、检查车况、戴上头盔……周六清晨,骑行爱好者袁天予从成都锦城湖公园出发,开启了充满活力的周末骑行时光。作为一名有8年骑行经历的资深爱好者,袁天予曾完成了国道318成都到珠峰的骑行。近期,他渐渐开始寻找城市近郊的骑行路线。

“今年1月,我开始在成都的绿道骑行。刚开始由于部分路段还在修建,需要绕行。从4月起,逐渐感受到成都环城绿道的变化与完善。”袁天予告诉记者,近日来,不仅绿道的通畅度明显提升,公厕等配套设施也逐渐完善,水源和食物补给站也多了,绿道出入口分布也更加密集,这里成了一条非常理想的骑行路线,“绿道完善不少,我们骑行俱乐部的活动也越来越多,每周六都会举办会员骑行活动,带动更多爱好者参与到骑行运动中来。”

对袁天予来说,在绿道骑行能够直观感受到公园城市的魅力。“特别是每次骑行到锦城湖至青龙湖这一段,置身于公园、草坪、树林之中,近景是城市的车水马龙,远景是城市建筑群的剪影,天晴的时候还能看到远处的山,这正是一派山水人城融合的公园城市美好景象。”

据了解,今年初,成都环城生态公园实现全线闭合,这条约100公里长的一级绿道,串联起133平方公里的生态公园、20平方公里的生态水系和24平方公里的城市森林。绿道沿途还建有78个“一桥一景”景观桥梁,桂溪生态公园、锦城湖等121个特色生态公园“串珠成链”。

青绿之间,是成千上万像袁天予这样活力满满的骑行者,他们用单车丈量城市绿脉,感受城市的绿色肌理。

据第三方共享单车平台数据显示,进入4月以来,成都环城绿道及周边的骑行量,在周末及节假日有了明显增长。其中,4月30日至5月2日,该平台单车在成都环城绿道的骑行量大幅上涨,骑行总里程达到36.65万公里,环比增长139%,累计减少了17.84吨碳排放。

城市的绿脉还在延伸。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局长金城介绍,至2025年,成都将累计建成各级绿道超1万公里,中心城区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将不低于90%。

融合业态涌现 生活简约健康

除了露营和绿道骑行,登龙泉山看日出也成了成都市民的一种新体验。

位于龙泉山脉成都段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总面积达1275平方公里,是成都构建“一山连两翼”城市新格局的重心所在。

“5月7日晚,超过1万人在龙泉山守候日出。”龙泉山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往年游客都是白天爬山、日暮观景,夜晚看日出是今年新出现的现象。”

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推动下,2021年成都共有299个空气质量优良天,达到近10年来最好水平。由于城市空气质量的提升、交通基础条件的改善,“在龙泉山看日出”成为成都市民绿色出游的新方式。据统计,今年仅“五一”假期,龙泉驿区山泉镇接待游客就超20万人次,旅游经营收入达2970万元。

如今,露营、骑行、登山观日出,这三项在成都热度极高的户外运动,已成为市民心中的“成都版‘铁人三项’”。热度背后,折射出的是成都努力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搭建起生态价值转化的桥梁。以绿道旅游为特征的乡村农家乐、慢行的自行车运动文化、“露营+”的新经济业态……各类融合业态不断涌现,迅速成为城市休闲和消费的新风尚。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首席科学家葛察忠认为,公园城市首先拥有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有着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生态服务功能;其次具有诗意栖居的美学价值,体现在蓝绿交融之美、城市风貌之美和公园形态之美;此外还具有简约健康的生活价值,让市民享受安逸。

在成都,市民可选择休闲运动的场地和方式越来越多。可以走进锦江绿道江滩公园划皮划艇、玩滑板,体验潮酷运动;或是去具有工业风的西村大院踢一场酣畅淋漓的足球赛;还可以去环城生态公园的江家艺苑进行亲子户外运动;或是去青龙湖骑车、跑步、露营……

随着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推进,城园相融的空间布局正在加快构建,曾经稀缺的自然资源变得触手可及,优良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美好生活场景在成都不断延伸扩展。

与此同时,大运会的筹办带动了城市配套设施升级,激发着市民的运动热情,激活了城市的运动基因。成都构建起“15分钟健身圈”,新增77处位于家门口的“社区运动角”。居民绿色低碳、简约健康、活力运动的生活方式,让公园城市更有内涵、更具魅力。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27日 10 版)

(责编:王先进、王珂园)
相关专题
· 专题报道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