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
分享

毛泽东军事斗争中的妥协智慧

胡雨晗

2022年05月16日08:14    来源:学习时报

原标题:毛泽东军事斗争中的妥协智慧

  “斗争”是毛泽东鲜明的性格特征。毛泽东一生崇尚斗争、善于斗争,凭借高超的斗争本领、顽强的斗争精神,带领党和人民军队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毛泽东十分注重斗争策略,既善于斗争,又善于妥协,根据中国革命形势和武装斗争具体实际,正确组织发起攻势并作出有原则的让步,做到有理有利有节,把妥协智慧运用得出神入化、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共产党保存了实力、积蓄了力量、得到了发展、赢得了主动,中国革命不断由胜利走向胜利。

  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发展。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深刻总结教训,提出必须组建革命武装,与国民党反动派作坚决的斗争,拉开了武装反抗的序幕,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上百次武装斗争。由于当时对中国革命斗争特点规律认识不够,武装斗争主要在敌我力量悬殊的大城市发起,所以均以失败告终。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科学地分析了敌强我弱和工农革命军面临的严峻形势,主张放弃攻打大城市,转战至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地区。他打了一个比喻:我们现在只是一颗小石子,是不可能打破国民党这口大水缸的,只有我们上山了,积蓄力量,把小石子变成大石头,将来我们才有实力打破那口大水缸。此后,毛泽东带领部队在井冈山深入发动群众、实行土地革命、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认真总结探索的基础上,他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深刻剖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系统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理论,为夺取全国胜利指明了方向。面对敌强我弱的态势,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采取妥协的策略,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发展,从而成功找到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以战略退却换取战役战术主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粉碎敌人的“围剿”,毛泽东结合敌强我弱的现实情况,指出我们不能犯拼命主义和逃跑主义的错误,而要实施诱敌深入的方针。战略上退却,战术上进攻,这是变战略被动为战役战术的主动;敌人进攻,红军退却,变外线为内线,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这是内线中的进攻战。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指挥下以妥协的智慧和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取得第一次至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战略转移。湘江战役红军损失十分惨重,面对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毛泽东始终坚持以战略退却赢取战役战术主动,避开敌军主力,直逼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指挥千军万马四渡赤水河,上演了人类战争史上精彩绝伦的一幕,把蒋介石及其“追剿”红军的部队搞得晕头转向,拖得溃不成军。中央红军则跳出了敌军重重包围,将其远远甩到身后,取得了红军战略转移的决定性胜利。四渡赤水的胜利,是毛泽东巧妙娴熟运用斗争和妥协辩证关系的得意之笔。

  只要蒋介石同意改编红军,就是我们的一大胜利。西安事变爆发后,在共产党努力调解下,蒋介石接受了联共抗日条件,国共开启了第二次谈判。在谈判中,毛泽东顾全大局,对国民党作出很大让步,以实现国共合作、共同抗战。尤其在红军编制上,由原计划编为4个军缩减为4个师六七万人。然而国民党仍不满意,提出无理要求。当谈判陷入僵局时,毛泽东要求谈判代表团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深刻指出,只要蒋介石同意改编红军,就是我们的一大胜利。于是,共产党再次让步将红军缩编为3个师共计4.5万人,并取消红军名义,服从国民党中央的统一指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为联蒋抗日、共赴国难,共产党郑重声明:取消“工农革命政府”的称号,红军正式更名为“国民革命军”。此外,为了壮大抗日统一战线队伍,联合地主阶级起来抗日,中央主动将没收地主土地政策改为减租降息政策。正是共产党的一再让步,才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拿一个延安换一个全中国。1947年3月,胡宗南部队对陕北发动进攻。在陕北战场,能够保护党中央和延安的军队仅有3万人左右。面对敌人优势兵力三面围攻和狂轰滥炸,毛泽东毅然决定主动撤离,放弃延安。众人不解,毛泽东向大家解释道:如果一个人背着很重的包袱,包袱里装满了财宝,可是路上却不幸遇到拦路抢劫的强盗,面对这种情况,他该如何是好?如果背着沉重的包袱跟强盗打,一定打不赢,那财宝跟命就都没了。倘若他暂时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的话,就能全力以赴的跟强盗对抗,战胜强盗后,包袱自然也就保住了。他还说,我们放弃延安只是暂时的,并不损害战争胜利大局,今天放弃延安,将来要拿一个延安换全中国。3月18日,在轰隆的枪炮声中,毛泽东批阅完手头的文件,率中央撤离延安。第二天,胡宗南的部队占领延安。为了拖住敌军,党中央带领西北地区部队采用蘑菇战术,在陕北不断地与敌人周旋,充分调动之后集中优势兵力加以歼灭,从而使敌方不得不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为我党发起战略反攻打下坚实基础,成为毛泽东妥协智慧的光辉写照。

  以革命的两手反对反革命的两手。抗战胜利后,阶级矛盾成为国内主要矛盾。蒋介石迫于国内外强烈呼吁和平的舆论压力,加之其内战摊子尚未支好,开始预谋以“和平”方式“统一”中国,极力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进行谈判,但背地里早已调兵遣将枕戈待命,随时准备发动战争。在这关键时刻,毛泽东发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讲演,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阶级本性,提出针锋相对、寸土必争,以革命的两手反对反革命的两手,以谈对谈、以打对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战略方针。毛泽东两手对两手的斗争策略为中国革命往何处去指明了方向。在重庆谈判中,中共中央决定既要争取和平民主,还要准备自卫战争,把工作的基点放在“打”上。毛泽东明确指出:人家打来了,我们就打。不给敢于进攻解放区的反动派很大的打击,和平是不会来的。按照毛泽东这一思想,刘伯承、邓小平指挥部队在山西上党地区歼灭来犯之敌,消息传到重庆,国民党主动挑起内战的阴谋就此败露,这使我党在谈判中占据了主动,成功促成“双十协定”顺利签订。两手对两手的策略让国民党的阴谋破产,国民党的反动政权最终被彻底推翻,体现了斗争和妥协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实践威力。

(责编:刘圆圆、万鹏)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