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分享

中国宝武马钢交材车轮车轴厂生产协调员沈飞——

不断钻研,才能做到专业(劳动者之歌)

本报记者  游  仪

2022年05月02日08:1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为沈飞在生产现场检查更换切削工具。
  骆 杨摄

  这阵子,中国宝武马钢交材车轮车轴厂生产协调员沈飞非常忙碌。“最近接了一个弹性车轮项目,正抓紧时间列清单、备刀具,检查工艺装备。”身穿蓝色工装,戴上安全帽,沈飞一边调试机床参数一边说。

  1995年,年仅17岁的沈飞进入马钢工作,从炼铁厂机修车间的一名普通车工干起。如今,他已成长为车轮车轴厂的数控加工高级技师,爱琢磨、肯钻研、敢创新,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一进厂就和金属材料打交道,从事机械零部件生产。没料想,普通车床刚上手,我又成了数控车床的操作工人。”沈飞回忆,车轮数控加工得会编程,自己却是个门外汉。

  拼命学,努力赶。白天干活,沈飞跟在经验丰富的同事后头,用心观察;晚上回家,捧起编程的书,读到深夜;休息时间,他还在马钢职工大学学习……沈飞说,这个行业涉及的学科不少,从加工工艺到测量技术,从材料性能到切削刀具,只有不断钻研,才能做到专业。

  2016年,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攻克了国产时速350公里“复兴号”高铁车轮机加工难题。

  高铁运行时,要在高速行驶状态下保持平稳,车轮动平衡十分关键。面对15克每米的动平衡目标数值,沈飞团队一开始犯了难:“影响因素太多,做好机械加工不一定就能实现。可当技术部门把这个数值转化成0.03毫米以内的加工误差后,我们想着一定要试试看。”

  于是,沈飞一头扎进车间,一次次尝试,一点点摸索,终于达成目标。可没高兴多久,动平衡检测结果不太稳定的消息传来。立即寻找原因,排查影响因素。历经近3个月的高强度验证,问题得以解决。这次成功,促进了国产化高铁车轮批量生产。

  在沈飞看来,作为一线工人,除了迎难而上,还得多思考、敢创新。在提升技艺的同时,努力将技术部门的创新设计变成产品。

  近5年来,沈飞取得27项创新成果。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的他,还给工人们开展技能培训,培养出了一名数控高级技师、数十名数控技师。“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沈飞笑着说:“脚踏实地、精雕细琢,咱也能为车轮行业发展出份力!”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02日 04 版)
(责编:刘圆圆、陈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