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24日08:34 来源:学习时报
“……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的重要批示。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陈列着习近平总书记这份重要批示,同时陈列着黄文秀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时所穿的马甲。
壮族姑娘黄文秀出生于百色老区,2016年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毅然选择回乡,投身老区建设。“很多人从农村走了出去就不想再回去了,但总是要有人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这是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在生前说过的话。话虽不长,却饱含深情,字字质朴,深入人心。
黄文秀积极响应党中央决策部署,2018年在百色市委宣传部工作的第二年,便主动请缨到偏远、贫瘠的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百坭村下辖11个自然屯,村民居住分散在起起伏伏的大山深处。到2017年底,全村472户中,还有103户479人尚未脱贫,贫困发生率高达22.88%。在扶贫日记里,黄文秀记录下工作的点点滴滴,并绘制了百坭村“民情地图”,逐一标明贫困户的信息。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她就遍访全村19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她到群众家里,主动帮忙打扫院子,种油茶,摘果子,一边干活儿一边唠家常,跟村民打成一片。村民韦乃情说:“她比我女儿还要亲。”作为黄文秀的结对帮扶对象,她清楚地记得,仅2018年,黄文秀就到她家里探望了12次,除了了解生活状况,还进行政策指导,帮扶她种上20亩油茶,帮她协调解决养老补贴、医疗报销等问题。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驻村满一年时,黄文秀的汽车仪表盘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她发了一个微信朋友圈:“我心中的长征!”征途漫漫,她把青春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
2019年6月16日晚,由于牵挂百坭村的百姓,黄文秀冒雨驱车行驶在百色市通往乐业县的山路上。此前,她正利用周末,回家看望病重、刚做完手术不久的父亲。天气突变,见她担心村里受灾、急着回村,病床上的父亲十分放心不下:“预报说晚上暴雨,现在开车回村里不安全,明早再回吧?”“正因为有暴雨更得赶回去,怕村里受灾,我马上得走了。”叮嘱老人要“按时吃药”后,她便启程回村了。村党支部书记周昌战清晰地记得,她在返程途中还在不断询问村里的情况,提醒大家做好灾情防范。夜幕里,雷声轰隆,雨越下越大……山洪袭来,黄文秀30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扶贫路上……在担任百坭村第一书记的1年又82天中,她帮助全村88户418人脱贫,将贫困发生率从22.88%降到2.71%;她巾帼不让须眉,勇敢挑起全村脱贫重任,和村“两委”干部一起,带领群众种植砂糖橘、八角、杉木等,发展特色产业,提高村民收入,用辛勤汗水和昂扬斗志,带领着百坭村群众攻坚克难、脱贫致富。
黄文秀牺牲后,人们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发现一件崭新的裙子。这条裙子她一直没有穿过,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她收起了漂亮的裙子,穿上了运动鞋,学会了当地的桂柳话,端起了搪瓷缸,喝上了玉米酒。铆着劲儿做贫困户的贴心人。2020年底,百坭村所有贫困户脱贫摘帽,实现了黄文秀生前的夙愿。
习近平总书记在批示中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黄文秀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等称号。2020年5月17日,央视“感动中国”栏目组给她的颁奖词这样写道:“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一个人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可以做很多事情,黄文秀恰恰选择了最基层的脱贫攻坚事业。她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牢记在内心里、落实在行动上。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黄文秀“七一勋章”。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千千万万个基层扶贫干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把青春汗水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据统计,全国累计选派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1800多名党员、干部献出生命。我国脱贫工作的成绩,正是在黄文秀这样一批批扶贫干部的直接带领下拼出来、干出来的,浸透着他们的心血、汗水和智慧、力量。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供稿)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