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分享

中国的全面小康,来自接续奋斗(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小康生活)

2022年03月18日08:1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1年12月28日,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郜台乡刘店村农户在“柳编巷”内加工编织工艺品。
  人民视觉

  2021年9月16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扶贫车间里,绣娘在赶制苗绣产品订单。
  影像中国

  2022年1月4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水东镇马祖岩岩下营地风光旖旎、草木茂盛,与一栋栋旅游民宿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多彩的秀美乡村画卷。
  人民视觉

  2021年4月25日,从上海外滩眺望陆家嘴,东方明珠塔、上海中心大厦等地标建筑在蓝天白云映衬下,组成优美的城市风景。
  影像中国

  长期生活在中国的外国友人,亲眼见证着中国人民的辛勤劳作、顽强奋斗,见证着发达地区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偏远地区摘掉“贫困帽”走向富裕,乡村生活越来越美。他们感叹,正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锚定目标、脚踏实地,经过一代代接续努力,才绘制出全面小康的宏伟画卷

  

  “这些亲眼看到的变化令人感动和振奋”

  本报记者  巨云鹏

  上海浦东,632米高的上海中心大厦。坐在位于楼内第五十六层的办公室中,上海中心大厦首席设计师、美国建筑师马溯向窗外远眺,黄浦江两岸的美丽建筑群尽收眼底。

  “我是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的一名参与者,亲眼见证了这个领域发生的变化。”马溯说,他因为建筑与中国结缘,又透过建筑,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1999年,马溯第一次来到中国,到访了北京、天津和上海。“建筑是一个城市给人最直接的印象。”在上海,马溯乘坐的出租车从浦西一路驶向浦东,他也一路观察着这座城市的风貌。浦西有着很多具有历史感的建筑,而以金茂大厦为代表的摩天大楼已经在浦东矗立起来。“我感觉到,中国既有悠久的历史,又生机勃勃。”

  之后,马溯到中国的次数越来越多。2006年,马溯到上海参加上海中心大厦的设计竞赛。那时,他已经参与设计过南京紫峰大厦和迪拜的哈利法塔。为了这次竞赛,他和团队创造性地设计了“旋转”120度的摩天大楼参赛方案。“这样的建筑外观设计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比较超前的,它在中国被很顺利地接受了。”2008年,马溯团队的方案被选中,从那时起,他开始常驻上海。

  在上海中心大厦的建设中,马溯倾注了大量心血。由内而外,从结构到材料,他和团队都精心研究、设计。上海中心大厦巧妙利用了自身的曲面结构,螺旋式上升的造型减小了风对大楼的影响,同时又通过先进的能源管理方式,大幅降低了建筑的能耗。2015年,美国绿色建筑认证委员会授予上海中心大厦LEED—CS白金级认证。2016年,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授予上海中心大厦“世界最佳高层建筑奖”。

  “我去过广西、湖北、吉林等省份,每到一处,都能感受到当地强劲的发展活力。”马溯说,几年前,他去吉林省长白山景区实地考察一个设计项目。第一次去时,项目周边还没有像样的公路,两年后再访时,当地的公路交通网络已初具规模,交通非常方便。“在中国,不只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各地都在快速发展,越来越好。这些亲眼看到的变化令人感动和振奋。”

  从金茂大厦到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再到上海中心大厦——浦东不断升高的“天际线”,见证了中国发展的奇迹。这些年,因为参与了中国一些大型设计项目,马溯与相关地方政府有过接触与交流。他感到,“中国之所以取得巨大发展,最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稳定的社会环境。”

  “我注意到,中国各级政府官员都很善于倾听、学习,以及接受新的想法和建议。”马溯感慨,这些年走访中国各地,他见证了中国的教育、医疗、住房等涉及民生保障的各领域的发展,亲眼见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了人民生活得更好,一直在扎扎实实地努力着。“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发展一定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人民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一栋栋现代化的教学楼拔地而起”

  本报记者  宋豪新

  问起在中国喜欢去哪儿玩,托比·西蒙兹竖起大拇指毫不犹豫地推荐:“中国的乡村真的很美丽,一定要去看看。”

  坐在成都市中心的一家咖啡店里,托比的思绪回到了从前。2008年9月,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历史系的大三学生托比,成为四川大学的交换学生。“刚来成都时,我不会中文,人生地不熟,但是这里给我留下了很热情、不排外的第一印象,我很快就适应了中国的生活。”交换学习经历虽然短暂,但他喜欢中国,喜欢这里蓬勃的生机和人们的乐观。当英国的学业完成后,他再次来到成都,一边写作,一边和朋友创业。

  这些年,因为职业原因,他非常关注中国的教育发展,也走访过许多地方进行实地考察。一位名叫莫石洗乌的彝族小姑娘的故事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2013年,托比第一次来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上田坝镇四维村,走进莫石洗乌家。村子当时还没通电,莫石洗乌一家人住在土房子里,家里只有一盏煤油灯照明。莫石洗乌跟村里其他小朋友一样,最大的愿望是家里能装上电灯,“有了灯,晚上就不怕黑了”。

  去年夏天,托比再次来到莫石洗乌家。当年的土房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彝家新居,几个小孩子正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东京奥运会。家里亮堂堂的,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一应俱全。

  四川凉山地区水电资源丰富,但以前基础设施跟不上,“背山靠水却吃不上水”。得益于精准扶贫政策,国网四川电力公司在凉山地区持续投入,当地的水电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村民告诉托比,这些年,村里通了电,大家的日子也越来越好。2019年,四维村顺利实现整村脱贫,摘掉了几十年的“贫困帽”。

  经济发展的同时,当地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托比对此深有体会:“今年再到大凉山,我又跑了好几个县。那些过去很贫困、见不到几所学校的地方,如今一栋栋现代化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孩子们在宽敞、安全的运动场上畅快奔跑,校园里到处是孩子们的笑声和读书声……”

  再次与莫石洗乌聊起“梦想”,小姑娘笑着对托比说,“现在我的梦想是能考上大学。”

  望着窗外的车水马龙,托比收起回忆,动情地说:“以前,我以为‘小康’是城市生活的‘代名词’。大凉山的变化告诉我,‘小康’不仅在城市,也在乡村。只有‘老乡’们都‘小康’了,才是真的小康。看到村民们生活的巨大变化,许多像莫石洗乌一样的孩子,在物质、教育资源改善后,拥有了更美好的理想追求,我由衷地感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托比说,“在大凉山,我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

  

  “木窗换成铝合金窗,土墙加固成砖墙”

  本报记者  乔 栋

  “还没吃饭哇,快进来哇!”马小月一口流利的沁源方言,咧嘴乐着把来人领进屋子。“哇”是山西方言里一种独特的尾音用法,来自缅甸的马小月如今已深谙其“精髓”。

  马小月和丈夫高宝红在缅甸工作时相识、相恋。她从小就听说中国很大,很想到中国看看。14年前,她跟着丈夫高宝红回到山西沁源县景凤村。刚来中国时,马小月几乎听不懂普通话,更不用说“十里不同音”的山西方言。为了尽快融入,她就每天打开电视机,跟着电视节目主持人学中文,跟着身边的村民们学方言。

  中文讲得越来越好,马小月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也感到在这里的生活越来越好。2014年开始,村里有了驻村工作队。在扶贫贷款的帮助下,马小月家加入了村里的养牛合作社。“合作社一共有十几头牛,每家派一个人,白天轮流放牛。”养牛给他们家带来了每年1万多元的收入。高宝红也在政策帮扶下成为一名护林员,定期护林巡山,每年也有1万多元的收入。

  经济收入不断增加,周围的居住生活环境也在不断改善。村里实施了危房改造工程,马小月家的老房子经过改造,焕然一新。“木窗换成铝合金窗,土墙加固成砖墙。”马小月家门前有条七八米宽的小河,以前人们往来都得踩着河中间的石头墩过河。一旦雨季涨水,石头墩就会被水淹没,孩子们出门上学都成了问题。为了解决村民们的出行问题,去年,小河上修了一座崭新的吊桥。“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们上学迟到了!”马小月说。

  “妈妈,最近身体怎么样?”手机视频电话里,马小月和远方的母亲打着招呼。闲暇时,她喜欢跟妈妈、姐姐分享中国不断发生的变化。

  “我们村这几年的变化太大了!”说起“变化”,马小月的话匣子就打开了。这个位于太岳山腹地的村落山清水秀,这些年搞起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乡村旅游搞得风生水起。

  马小月家也吃起了“旅游饭”。“我家里空着几间房子,村干部和我们商量过,装修一下搞个农家乐最合适。”装修之余,她还开通了短视频平台账号进行直播,讲述外国人在景凤村的生活,收获了上万粉丝。去年,沁源县政府在网络平台推介当地农特产品,马小月还当起了“带货主播”。

  “第一次直播带货,我其实挺紧张。”马小月笑着回忆,“刚开始只有几十个人看,卖的东西也都是当地自产的小米、蘑菇、木耳等山货,买的人估计都是支持我的本地‘粉丝’。”此后,马小月又参加了几场直播带货。“观众慢慢多起来,有一次卖了几千块钱,我还跟着赚了不少钱呢!”

  前两年,有首名叫《清新的小女孩》的缅文歌曲火遍马小月家乡的社交网络。马小月在拍短视频时,经常选它做背景音乐。“这首歌的中文版叫《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就像我和我丈夫的缘分一样,也像缅中两国人民的胞波情谊,‘一起走过许多个四季,天南地北,别忘记我们之间的情谊’。”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2年03月18日 17 版)

(责编:薄晨棣、王潇潇)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