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01日15:2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当前,全国不少大中城市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规模不断加大。地表之下,轨道交通与城市快速路的各类隧道穿插而行;不同部门、不同时期铺设的各类管道错综交织;重大工程和高层建筑施工中挖掘的基坑涵洞间杂分布,叠加本就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对城市运行的整体安全水平造成严重威胁。通过实地调研,当前城市地下安全监测面临以下问题:
一是应急勘测与长效治理之间缺乏统筹,勘测方法和数据标准亟待统一。重大国际性赛事、会议等活动前夕的集中勘测,应该成为采集完善城市地质安全系统性基础数据的重大契机。然而部分城市将整体工程交由给各区(县)分段实施,作业团队来自全国各地,勘测设备型号各异,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最终各段数据难以构成标准统一的完整数据库。
二是科学复检机制及勘测数据核验机制尚不完善。根据此前多地历次地面塌陷事件的综合分析,在工程扰动、排水管网渗漏、暗塘暗浜、气象和地质本底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下,城市地质安全勘测无法实现“一劳永逸”,而应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分类建立定期、不定期的科学复检机制。但目前由于分包作业单位较多,进行抽检复核不及时,勘测结果真实有效性急需提高。
三是现有探测方法的技术支撑不够扎实。以长三角区域城市为例,地下水较为富集,三维地质雷达探测深度一般在3m左右,二维地质雷达低频天线(100MHz)一般在5m左右,无法达到业内公认的7m探深安全要求。而在深基坑周边、地铁盾构区间、暗浜暗塘分布区等复杂地质区块,探测深度应达到20m-30m。依赖单一技术手段实施勘测,或将造成部分路段地质安全隐患的误判、漏判。
为此,建议:
一、强化数字引领,积极探索构建“平战结合”、科学规范的地质安全监测体系。在日常和临时地质勘测过程中,要同步做好第一手地质数据的研判分析,确保规范入档。在形成“道路病害卡”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地质雷达勘测数据的利用价值,建立道路勘测长效数据库。要综合运用微动、地震映像、高密度电法等物探技术,并主动尝试利用卫星遥感大范围连续形变观测技术、远程定期巡检、定点光学监测传感等技术,对区域概况实施早期识别,对重点条线密集复查,对疑似病害地点实时监测,从而摸索出一套科学有效、动态更新、经济适用的地质安全监测体系。
二、优化治理结构,加快编制“城市道路塌陷隐患勘测技术标准”。建议统一由各级城乡建设部门牵头协调推进有关工作,尽快组建由政府主管部门、权威科研机构、骨干勘测院所构成的技术指导团队,根据基础地质情况、工程进展情况、地下管线养护情况等综合条件制定各条道路的科学复检周期,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安排临时性勘测,明确城市道路探测作业流程、方法手段、分析判定等方面技术要求。
三、严选施工主体,确保涉及城市地下安全勘测的各类工程合理有序开展。考虑到大中城市地质信息的敏感性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不确定性,在项目打包时应将整体数据处理分析以及重点路段、敏感路段的道路勘测工程,限制在大型骨干企事业单位等技术支撑型队伍中;分类分段数据采集和普通路段的勘测工程可面向不同类型的勘测机构,但在门槛设置上应突出技术实力要求,以便后期配套的维护、追责和应急探测。
四、加强区域协作,将“城市地表塌陷预警及处置能力建设”纳入重点区域一体化工作框架。大中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活跃,各地开发需求强烈,面临的风险挑战也较为相似,部分城市的局部探索和零散创新有待于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推广、验证和优化,使之更为成熟,也更成体系。建议整合区域重点省市地质勘测研究单位、各大高校院所等资源要素,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区域地质数据库的共建共享共研,构建跨域区的城市地质灾害检测、监测力量。
相关专题 |
· 2022年全国两会各民主党派提案选登 · 社会 · 法治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