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28日13:4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以全球变暖为主导的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国际社会逐步达成“温室气体减排是抑制全球增温最有效途径”的共识,要求自2023年开始每五年开展一次全球碳盘点,明确了通过大气浓度观测数据验证排放清单。对碳排放进行量化监测与评估是世界各国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在国家的战略引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国天基温室气体监测卫星技术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随着《巴黎协定》确定的全球盘点及我国碳达峰时间表不断迫近,构建我国自主的更全指数、更高指标的中国温室气体综合监测体系迫在眉睫。主要在于:
1.我国温室气体监测卫星缺乏体系化布局。一是我国“碳卫星”已超期运行、技术已逐步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缺少“好用、管用”的用于温室气体监测的卫星系统;二是现有的搭载温室气体监测载荷的卫星覆盖范围和精度不足以支撑区域和全球化的定量碳监测与评估;三是我国卫星系统从整体布局上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系统之间还不能有效协同。
2.缺少监测数据的自主标准和业务运行的评估体系。我国尚未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的温室气体评价体系,缺乏既满足国际认可标准、又符合我国科学应用和业务监测需求的卫星监测应用全链条评价标准和体系,特别是缺少科学的监测数据产品标准,使各类监测数据仍局限于科学研究应用,尚未形成支持可监测、可核查、可支撑的业务化应用能力。
3.温室气体监测与评估的国际合作有待深化。通过“碳卫星”应用,我国已与欧洲开展相关科技合作并取得一定成效。但面向全球长期、可靠、可信、自主的温室气体监测与评估需求,我国国际合作的深度、广度不够,还远不能引领碳监测和碳核查的国际话语权。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目标,争夺我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长期话语权,亟需加快构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影响力的温室气体监测体系和碳监测、碳核查科学评估体系,实现温室气体多指标综合监测和碳排放自主定量评估,支撑全球治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此,建议:
1.加快构建我国自主的温室气体监测体系,提升温室气体监测能力。尽快研发先进的温室气体监测卫星星座,充分融合相关卫星系统能力,实现全球、区域与热点地区高时空覆盖能力,高精度CO2等温室气体探测能力。
2.加速温室气体监测数据应用与标准研究,提升主导力。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温室气体动态监测体系,大力支持卫星观测、地面观测和模型的综合应用,提供高精度碳排放监测数据集。加强卫星遥感产品支撑清单编制的科学与应用研究,构建国际认可的自主全球碳源汇定量评价标准和方法体系,提升我国碳排放量评估的主动权,维护我国在全球碳盘点中的核心利益。
3.进一步深化国际科技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在中欧空间科技合作基础上与欧盟开展深度合作,使我国卫星观测体系在系统与技术体系、数据处理方法与评估指标体系和标准等从设计之初就与国际水平接轨。可通过实施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建立碳核查数据国际研究中心等凝聚优势力量和资源。鼓励科研机构参与碳核查相关国际合作工作,推广中国数据与方法,努力在相关国际标准与规则制定中成为重要参与者。
相关专题 |
· 2022年全国两会各民主党派提案选登 · 环境 · 资源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