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跃峰 王 者
2022年01月02日08: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①:古村民居的黄墙黛瓦。 |
河南省信阳市新县是京九铁路沿线的“将军县”,这里有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等一系列红色史迹。在新县田铺乡,大别山腹地,坐落着一个普通又别致的小村——田铺大塆。青龙岭下,小潢河自村前流过,从这里升起的袅袅炊烟已绵延400余年。
2014年,田铺大塆开启美丽乡村建设;2014年11月,入选全国第三批传统村落名录;2017年6月,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田铺大塆的乡村旅游日益红火,吸引大批游客来到这里参观体验。
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田铺大塆考察,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如今,田铺大塆深耕乡村旅游,发展农村经济,走上致富的快车道。
沿着绵延的山路,来到大别山深处,自新县县城向东南出发,过香山湖,再前行10余公里,豁然开朗,田铺大塆映入眼帘。
村落靠山面水,村居建筑错落有致。走在田铺大塆的村道上,低头是石板小巷,抬头是黄墙黛瓦,百年风雨的痕迹雕刻在村落的屋檐之上。
整个村子坐北朝南,利用北高南低的地形,营造出具有鲜明豫南特色的传统村落。
田牛生古韵 绵延数百年
据村史记载,宋代末期,这里零散住着几户姓易的人家。当时,田铺大塆位于交通要道,货商们喜欢在这里歇脚。于是,姓易的人家在村头田畈开了一家店铺,供来往客商吃住,得名“易家田铺”。
相传,到了元代末期,名将韩世忠第六代门孙韩荣卿离开湖北黄陂,一路北上。韩荣卿隐瞒身份,扛着犁,手牵一条身上长有白花点的棉花籽牛,携妻而行。一路走来,行至现在的村子附近,老牛长跪不起。韩荣卿对着牛说:“你要是觉得这是一方宝地,就把头点一下。”说来神奇,老牛很快点了头。韩荣卿便与妻子烧火做饭,定居下来。
到了明朝末年,韩荣卿的第五代孙韩澜、韩梁来到易家田铺定居。这座“牛拉来的村庄”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村口路旁,一座田牛雕塑屹立,仿佛在热情迎接每一位来客。
推窗能见景 古井尚有波
沿石阶而行,古村落的土坯墙、斜顶房独特而亲切,展露出中原文化、楚文化与徽派文化的交融。
村中北部民居多为三间屋、两头房,中间堂屋朝南,光照充足。堂屋居中、两边对称,单体建筑与院墙有机组合,共同形成围合空间。南部房屋建筑多为前后两进,两侧耳房相连,“天井院”的布局浑然天成,冬暖夏凉,透气通风。
这里的建筑多就地取材,内屋顶均是手工竹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与乡土气息。近年来,当地对住房进行除险加固,修旧如旧,保留村庄原貌。全村主体建筑仍大量采用传统材料,通过传统方法建造木柱檐廊、木椽挑廊。
行至村前,小潢河潺潺流过,清澈见底。河北岸地势开阔,稻田沿河生长。村前有半月形风水塘,唤作悦容湖,一口古井镶嵌在中间,以石筑小堤连接池边陆地,为奇特的“池中井”。井口由一整块石板雕琢而成,外圆内方,寓意方圆有度,有规有矩。井水清醇甘洌,爽口怡人,四季长流,大旱不竭。夏天入口有丝丝甘甜,冬天品之含微微暖意,冲茶熬汤,提香增味。
近几年,田铺大塆建设现代化的配套设施,硬化道路,构建5G网络,整修河道池塘,种植桂花、紫藤等树种。夜幕降临,村南一方荷塘,塘边几户人家,推窗见景。阳台和窗子、灯光倒映在水塘,波光粼粼。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织,这个豫南小村焕发出新的生机。
山水好安居 人勤事业成
黎明,山中雾气漫开,鸡鸣打破宁静,田铺大塆迎来崭新的一天。村前的晒场早已是一派热闹景象。晒场为圆形,平坦开阔,村民来到这里晒制食材,制作食物。萝卜、豆腐摆在一排竹藤上,颇为壮观。
晒场后,有一间小卖铺。店主韩光军每天一早来到店里,开门营业。阳光照进店内,里里外外分外温馨。这家1982年开业的小店,已为村民服务40年。
走出小卖铺,往北步行3分钟,便可到达“老家寒舍”民宿。店主韩光莹是田铺大塆的致富带头人。“老家寒舍”每天宾客盈门,有的是自驾游,有的是来研学旅行。韩光莹又在民宿旁边新开了一个特产小店,专门经营当地美食,仅2021年4月份的营业额就达6万多元。越来越多的村民看到商机,民宿、农家乐、创客小店一家接着一家开了起来。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田铺大塆,上到耄耋老人,下至返乡青年,都在勤奋耕耘,收获事业成功、家庭幸福。
■游览贴士
从河南新县县城出发,搭乘1031路公交车,50分钟到达田铺大塆。在古村落接待中心,可稍作歇息,于晒场观看田铺大塆全貌。
沿着石板路,随处可以找到一家民宿。村中分布着农家乐,可享信阳特色美食。漫步古村,游客可以体验创客工坊,临走前还可以购买特色伴手礼,将田铺大塆的记忆带回家。
《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02日 06 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