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分享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日渐临近

为冬奥助力添彩的年轻人(青春派·青春奋进新时代(39))

本报记者  贺  勇  易舒冉

2021年11月21日08: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①:周永梅正在测量无障碍卫生间门的宽度。
  资料图片
  图②:黄磊(右二)和队友们一起进行救援演练。
  本报记者 贺 勇摄
  图③:夜色中的“冰丝带”。
  本报记者 贺 勇摄
  图④:赵炳陶(右)正在讲解“冰丝带”屋面设计和施工情况。
  董晨明摄(人民视觉)

  当前,距离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幕越来越近,各项筹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中国人民更是充满了无限憧憬和期待。

  每场备受瞩目的大型赛事背后,总有众多默默付出的人。6年多来,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不断壮大筹办人员队伍,他们中有很多年轻人,活跃在场馆建设、医疗、交通、无障碍环境优化等领域,辛勤工作、精益求精,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助力添彩。

  周永梅:

  秉承工匠精神,规划建设场馆无障碍设施

  打开台板、固定座椅滑轮、按动电钮、选择上行,简单几步操作,无障碍升降平台就带着坐在轮椅上的晏先生上了10余级台阶,抵达座席区。

  “升降过程平稳,点赞!”在北京赛区首都体育馆的一处楼梯间,参加无障碍设施测试体验的晏先生向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升降平台到达后的提示声音太刺耳,可以换成更柔和的音乐,以免给残障人士造成心理压力;另外语音系统可以调整为双语,更符合国际赛事运行需求。”站在工作人员队伍里的周永梅提出了可以改进的细节。90后女孩周永梅是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的一名项目工程师,和同事们一起负责北京2022年冬奥场馆无障碍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北京2022年冬奥场馆分布在北京、延庆、张家口3个赛区,共有41个场馆,其中竞赛场馆12个、训练场馆3个、非竞赛场馆26个,这些场馆内外的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席位、无障碍停车位、盲道、坡道、无障碍通信服务等都需要专门的规划与建设。“残障人士作为设施的使用者最有发言权,每次测试时,我们工作人员既希望得到好评,又希望能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周永梅说。

  “规划和建设无障碍设施要有工匠精神,多抠细节、精益求精。”这是周永梅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她的办公桌上,《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被翻得卷了边,对于轮椅坡度、扶手长度、轮椅通道净宽等重要建设标准,她都记得门儿清。然而,抠细节不仅需要严格遵照标准,还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调整优化,需要做大量的沟通、协调工作。

  前不久,周永梅像往常一样带着卷尺、测距仪、坡度仪等踏勘常用工具,和同事们一起来到张家口赛区检查无障碍设施建设。走进无障碍卫生间,周永梅拿出卷尺测量坐便器周围的扶手长度,对于坐轮椅的残障人士来说,这些扶手可以给他们提供抓握和支撑需求。

  “上翻式扶手长度700毫米,符合《指南》标准。”周永梅一边测量,一边将结果告诉同事。随即,细心的周永梅突然发现眼前的坐便器外形较大,700毫米长的扶手建在旁边显得有些短,需要适当加长。“一般扶手的前端要与马桶的前沿大致找齐,残障人士使用时才方便借力,《指南》里的标准是通用标准,实际操作中应根据马桶的大小调整扶手长度。”周永梅指出。

  多看一眼、多一次换位思考,可以排除无障碍设施中的障碍,多一种预案就能为残奥健儿们创造更加安全适用的无障碍环境。在规划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广场区无障碍设施时,考虑到赛时需求和赛后利用,周永梅和部门同事建议修一条从地面到地下一层的无障碍坡道,起初业主方认为无障碍电梯就可以满足运行需求,加修一条坡道用处不大、增加成本还影响建筑美观。“如果遇到雨雪天气,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聚集在电梯口是很危险的事情,同时坡道还可以满足应急疏散的要求。”周永梅十分坚定。沟通协商持续了近一年,会谈多次,业主单位最终认同了这一建议,缓解无障碍电梯运行压力。

  从事冬奥场馆无障碍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工作4年多来,周永梅对无障碍环境有了更多理解和思考:“希望以举办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为契机,增强全社会的无障碍意识、提升城市无障碍设施水平、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帮助残障人士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成果。”

  黄磊:

  高山救援,为冬奥健儿保驾护航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赛道上,一名运动员在比赛时突然摔倒,伤情严重、急需救援!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高山救援队副队长黄磊率领4名队员,拉着雪上救援船及配套救援器材,在雪道中风驰电掣般地赶到。初步检查后,黄磊快速判断受伤部位和情况,并在现场对伤口包扎、固定处置,紧急将这名受伤运动员固定在担架上,抬入雪上救援船,然后迅速运往附近的运动员医疗站,整个救援过程仅持续了10分钟。

  这是今年2月延庆赛区开展全流程应急演练的一个场景。

  高山滑雪是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比赛中最高危的运动项目,运动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受伤率高且赛道险峻,医疗救援难度大,伤员转运困难。一旦发生意外,如何让运动员在第一时间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治,是冬奥会赛事服务保障中的重要一环。救援队员不仅要掌握多种救援技能,还必须具备很强的滑雪技能和雪上作业能力。

  然而,高山滑雪项目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在国内从事高山滑雪运动项目的专业运动员大约只有几百人,而在高山滑雪运动专业救援保障方面更是一片空白。为全力做好北京2022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医疗救援保障工作,2018年,延庆赛区业主单位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从零起步组建了一支22人的高山救援队,24岁的黄磊就是其中一员。

  黄磊大学期间就读于哈尔滨体育学院滑雪专业,曾代表学校多次出战全国比赛,并曾获得全国大学生滑雪挑战赛东北赛区第一的成绩。尽管有专业的底子,但黄磊依然感觉任务艰巨。

  与其他历届冬奥会不同,北京冬奥会是第一次在大陆性季风气候条件下举办的冬奥会,天气寒冷、风速较大、高山赛区坡度陡都给医疗救援保障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黄磊坚持每天背着20多公斤的救援背包进行负重训练,同时加强和队员之间的配合。“在赛道救援过程中,4个人组成一个救援小队,两个人负责操作救援船,两个人负责救援的各种急救器械。虽然队员们各有分工,但在训练中要求每名队员都要熟练掌握所有救援技能,以便随时切换角色。”黄磊说。

  为了进一步提升技能,黄磊和队员们还奔赴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烧伤抢救中心开展实习工作,与医生的配合工作更加默契。经过近3年3个雪季的锤炼打磨,黄磊所在的高山救援队已全面掌握场地安全防护、雪上救援等各项专业技能,并且成为一支被国际雪联认可的高山救援队。“我们勤学苦练迎接挑战,为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贡献力量,不负时代、不负青春、不负韶华!”黄磊满怀期待地说。

  赵炳陶:

  逐梦“冰丝带”,用汗水成就骄傲

  夜幕下的国家速滑馆华光璀璨,速滑馆外部,22条晶莹美丽的丝带状曲面玻璃幕墙层叠环绕,像是速滑运动员冰刀划过冰面的痕迹,又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于2022年举办,人们亲切地称它为“冰丝带”。

  作为国家速滑馆项目工程管理部的计划工程师,赵炳陶见证了这座场馆从第一根基础桩到拔地而起、再到“丝带飞舞”。2018年初,31岁的赵炳陶怀揣着为奥运奉献力量的梦想,通过严格的考核和面试,参与到“冰丝带”工程建设之中。“我的主要工作是编制、整合和更新项目工程计划,进行工程任务分解,针对一线工程任务实施进度管控。”赵炳陶说。

  国家速滑馆采取了屋面环桁架施工、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预制板看台结构施工和索结构施工准备同步进行的施工方案。屋面钢结构环桁架实行“南北原位吊装,东西两侧整体滑移”施工。2018年11月16日,西侧环桁架开始滑移,16个液压千斤顶同时发力,推动重达2750吨的西侧环桁架以每秒0.5毫米的速度向前滑移。初见这种大场面的人都捏着一把汗,而赵炳陶却信心十足、成竹在胸。

  “滑移前,项目团队进行了详细的安全条件检查和严格的施工质量检查,我主要负责查看轨道衔接、焊缝的质量以及支腿滑靴的固定情况。”赵炳陶说,为确保滑移同步性,项目部设立了双保险,一方面通过位移传感器实时监测滑移进度并进行微调,另一方面通过全站仪实时检测各测点移动数值,并不断进行修正。

  除了环桁架滑移,国家速滑馆屋面支撑采用了柔性的索网,其建设难度也很高。2018年12月28日,一个令赵炳陶难忘的日子。那天出奇地冷,零下十几摄氏度还刮着风,但大家情绪高昂,因为索网正式进入提升张拉阶段,“冰丝带”建设的冲锋号吹响了。

  张拉过程中确保每根索同步、均衡受力是关键和难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紧盯3个数值,一是现场张拉仪器反馈力值,二是设计院仿真模拟的理论数值,三是第三方监测单位传感器的实时监测数值。我们反复校核,只有这3个数值差距不超过10%,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2019年3月19日上午10时,索网张拉全部完成,整个索网变成壮观稳固的马鞍形“天幕”。去年,国家速滑馆斩获2019年度中国钢结构行业的最高工程大奖——“中国钢结构金奖年度杰出工程大奖”,“天幕”的成功“编织”是其主要加分项。

  随着“冰丝带”的完工,赵炳陶的身份从“工程管理者”变身“场馆运行保障者”,他说:“作为场馆运行者,我们一定要让‘冰丝带’这座冬奥标志性场馆保持最佳状态,让来自全球各地的嘉宾感受到中国智慧建造的风采!”

  版式设计:张芳曼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21日 05 版)

(责编:刘圆圆、黄子娟)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