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分享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仨书记“搭伙”沙洲村

2021年06月23日15:2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长沙6月23日电 题:仨书记“搭伙”沙洲村

新华社记者谭畅

6月21日中午,谭诗华、朱向群、黄龙飞首次在村里“搭伙”用餐。

三人分别是“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湖南省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党支部的第一书记、书记、副书记。

谭诗华初来乍到,此前还没有固定用餐地点。朱向群和黄龙飞一般到数公里外的“文明街”就餐。“我是投靠老婆,黄龙飞则是去文明乡政府食堂,有时工作晚了不一定能赶上饭点。”朱向群说。

为提高工作效率,沙洲村支两委、乡村振兴工作队决定自备食材,请脱贫户朱海忠帮忙加工,在村民家中“搭伙”。

67岁的朱海忠前一阵“吃景区饭”在沙洲景区担任了105天保安,每天收入80元,因年龄因素未获续聘。

这次“再就业”,朱海忠不谈报酬,“给多少钱都可以”。他说,这些年村干部们协力为沙洲谋发展、为民服务的干劲让他心生敬佩。

201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半条被子”的故事令沙洲村声名鹊起。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朱海忠记得,2016年以来沙洲进入发展快车道,前些年村支部办公室的灯经常亮到凌晨一两点。近年来,游客越来越多,村党支部、无职党员在纠纷调处、代办代跑、帮困济危等方面都是冲在一线。

作为湖南省委选调生,黄龙飞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今年3月来到沙洲村担任村支部副书记。他走村入户访民情、听民声,通过一篇篇新闻稿件向外界传播沙洲新事。

黄龙飞忘不了第一次参观徐解秀故居时受到的心灵震撼。“看到徐解秀老人和女红军们挤过的床,真正感受到了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鱼水情深,这将激励我多为老百姓干实事、好事。”他说。

2021年初,徐解秀的曾孙朱向群当选沙洲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作为村党支部三名书记中唯一的沙洲人,他全程见证了沙洲村蝶变。2018年底,沙洲实现整村脱贫。2020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000元,比2014年增加万余元。

“我们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一手抓红色传承,一手抓绿色产业。”朱向群说,沙洲村的24名党员在各方面都发挥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真正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

朱向群介绍,沙洲村每周一的党政例会,首个议题固定是党建相关内容,包括发展党员、开展党课、传达上级党组织精神等。沙洲村的党建引领突出组织建设、产业主导、服务职能、红色主题,提升了支部引领力、经济发展力、干群凝聚力、社会影响力。

因符合政治素质、任职经历、身体条件等“硬杠杠”,郴州市投融资服务中心副主任谭诗华5月底被委派到沙洲村工作,担任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村支部第一书记。到岗后不久,全国“两优一先”拟表彰对象公示,沙洲村党支部名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站在这么高的起点开展工作,有压力,但更多的是动力。”谭诗华说,他决心继续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与村支两委成员共同努力,将沙洲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

“有基层工作经历丰富的干部,有高学历新生力量,还有长期在沙洲生活工作的‘能人’,这种‘搭伙’能让沙洲村党支部更好发挥一线战斗堡垒作用,助力乡村振兴。”郴州市委基层党建办有关负责人说。

如今的沙洲游人如织,全村常年有100多人在景区及周边创业、就业。徐解秀的孙子朱小红在村里开办首个农家乐,近年家庭收入呈跳跃式增长,2014年不到1万元,2020年已突破10万元。

朱小红感慨地说:“长征时期,三位女红军给了我奶奶半条被子;走进新时代,共产党给了我们幸福日子。”

(责编:王欲然、梁秋坪)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