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龙伊
2021年04月30日08: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下面报告我的作业陈述,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火力突击,二是波次转换,三是防卫战斗……”3月底,火箭军“剑锋—2021”导弹旅长竞赛考核在火箭军指挥学院悄然打响。质询答辩现场,“巡航导弹第一旅”旅长汪涛正在向考官介绍战法。
本次考核,数十名导弹旅长带参谋团队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赶赴江城,同台竞技较高下,交流互鉴研战法。火箭军参谋部训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竞赛考核是火箭军打造“剑锋”指挥员比武竞赛品牌的首次创新探索,牵引旅指挥员围绕作战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磨砺重剑之锋,练就硬核本领。这次考核,是对部队练兵备战成果的一次检验。这场与众不同的竞赛考核,点燃了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的火热氛围,立起了练兵先练将的鲜明导向,形成了以上率下的示范效应。
“以前比武,参赛旅长、团长面对的是同一份考卷。”火箭军指挥学院战术系某教研室主任曾虎说,“这次竞赛考核,改变了以往‘一份考卷考所有’出题模式,采取‘一旅一卷’‘一类一题’方式设计考卷,成为一大亮点。”
“哪怕是‘开卷考试’,并不意味着可以轻松过关。因为考题设置环环相扣,等待我们的还有筹划作业、特情处置、质询答辩等考验。”首次参加考核的某旅旅长沈勇,深感考核不易。
再次走进这个考场,某旅旅长周勇坤清楚地记得,2019年参加比武时,自己没有任何帮手,需要只身一人完成比武。这一次,周勇坤有了参谋团队作为助手。记者了解到,按照竞赛考核规则,每名导弹旅长可带6名参谋参赛,除了2名可以由本旅推荐外,其余4名均由火箭军机关从该旅相关专业参谋人员中随机抽选。
不少旅长反映,抽选的参谋普遍比较年轻,通过参加竞赛考核,不仅锤炼了应难应变能力,而且“挖”出了能力素质短板,为固强补弱立起了靶标。
同样“带团作战”的某旅旅长鹿文龙进入考场后快速分析研判,精心筹划作业,提前1个小时提交了作业成果。与此同时,不远处的指挥作业帐篷内,参谋团队同步进行展开预先筹划。“我完成筹划作业用时越少,参谋团队进行战术计算、拟制命令指示的时间就越充分。”鹿文龙坦言,这次竞赛考核非常考验旅长和参谋团队日常训练的熟练度、彼此配合的默契度。
导弹旅长是作战指挥链上最关键的一环,团队作战的方式,可以让旅长回归指挥员角色,更加聚焦检验核心能力,向谋略型、打仗型、科技型、联合型转变,真正取得指挥打仗“资格证”。
(李永飞、周波、肖盼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30日 08 版)
相关专题 |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