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稿件
分享

如何读懂脱贫攻坚非凡壮举 人民日报这组文章解码“中国奇迹”

2021年03月15日09:4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者按: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如何创造,脱贫攻坚这张“中国答卷”彰显了哪些优势?人民日报推出系列评论,和读者一起回顾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和非凡成就,解读这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整理文章内容,以飨读者。

中国脱贫攻坚何以称为“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称之为奇迹,是因为我们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脱贫大事,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攻坚难题。

——称之为奇迹,是因为我们成功地打破了减贫边际效果递减的“规律”,历史性地实现了绝对贫困清零。

——称之为奇迹,是因为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一些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全文】

脱贫攻坚交出的“中国答卷”显什么优势?

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不仅让全国贫困人口共享发展成果,也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脱贫攻坚交出的“中国答卷”,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不仅得益于中国特色减贫道路,还在于调动了广大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进行全面部署,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聚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

——强有力的组织动员能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党中央要求脱贫攻坚由五级书记齐抓,中央的统筹部署能够得到不折不扣执行,相关政策能够落实到具体的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依赖于我国自上而下建立起来的一套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全文】

为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我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我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特别是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一些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这是一个百年大党为攻克世界性减贫难题作出的卓越贡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其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体现在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慎终如始的追求;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承诺。“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我们的发展不仅注重做大“蛋糕”,更注重分好“蛋糕”,让发展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制度安排、政策设计的各个环节。东部地区对口支援中西部地区,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家庭,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出台精准脱贫之策,爱心人士出力出智汇聚全民支持脱贫的社会力量,“万企帮万村”行动蓬勃开展……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目标。建档立卡把扶贫对象找出来,精准施策把脱贫难点攻下来,结对帮扶把具体机制建起来,一系列制度性安排,紧扣国计民生,聚焦民生实事,着眼常态长效,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了切实的制度保证。【全文】

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要抓好巩固拓展、转型转变、建设发展,实现利民、惠民、富民,向共同富裕继续攀登。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利民。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在5年过渡期内,对主要帮扶政策进行逐项分类调整优化。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实施常态化监测,加强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

——工作思路转变锚定惠民。由解决绝对贫困向破解相对贫困问题转变。转变工作体系,由集中资源支持向构建长效机制转变。增强发展动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完善政策,由“特惠”政策转向“特惠”政策与“普惠”政策相结合。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聚焦群众获得感。科学制定和实施村庄规划引领乡村建设,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着力推进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建立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县乡村统筹,实现乡村宜居和农民安居。

——发展现代乡村产业突出富民。大力提升脱贫地区特色种养业发展水平,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带动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就业增收。引导社会要素资源的投入,组织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强化土地、财政、金融等相关政策支持,实现乡村宜业和农民乐业。【全文】

(责编:任一林、邓志慧)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