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24日17:5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目前,我国医药产业正向高质量发展方式转变,创新能力增强,产业集群态势显现,但一些尚未破局的老问题以及由新形势新情况引发的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仍待解决,主要有:
一是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有待提升。医药产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较弱、科研成果转化不足,研发创新与临床研究结合不充分,关键领域部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链不稳定、竞争力不强。
二是政策尚待优化。监管作用发挥不充分,监管与执法处罚效果有限,创新药技术审评标准缺乏可预见性和透明度,审评标准和工具尚需优化调整。药品以量换价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供给少、保险范围窄,与补充医疗保险的差异化、高端化医疗服务在公立医院得不到充分体现。
三是产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医药企业整体实力不强,一些企业在复工复产、人员招聘、物资流通等方面遇到难题,面临资金链、供应链断裂风险。专利法的可操作性细则尚未落地,侵犯医药创新知识产权的行为仍然较多,维权成本高。资本市场对罕见病药物研发支持力度不大。
为此,建议: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鼓励以精准治疗和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医药创新,将基础研究、原始创新作为新基建投资重点领域,加快突破技术瓶颈。系统梳理医药产业链,摸排有潜在风险的关键环节和关键产品,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实现自主可控。有的放矢地补链强链,巩固优势品种的竞争力,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产品升级。紧扣医药产业链,以临床需求为引领,打造一批科研单位、企业共同参与的创新平台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一批具有国际资质的研发、检测、认证平台,提高开放共享和专业化服务水平。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导的首创研发能力和生态系统,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创新载体,形成科学研究向产业转化的高效循环。
二、深化监管和医保领域的改革
优化多元办医格局,充分释放公立医院优质资源。优化药品监管和市场监管事权划分,加强综合执法与监督检查的衔接。完善药品审评审批体系,提高审评能力和效率,强化监管科学研究。深入实施药品标准提高行动计划,健全疫苗研发、生产、流通和检查体系,推动建立国家药监大数据中心,加强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推进国家药品和耗材集采使用改革,以临床需求和质量优先为导向,做到应采尽采,覆盖份额大、金额高的产品,适度提高中选药品单位合理利润,引导产品质量和成本竞争。完善多层次的待遇保障、筹资运行、医保支付、基金监管等机制,构建全国统一的医保经办管理体系,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试点,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实行总额付费方式。丰富商业健康险产品供给,动态调整健康险支持的药物目录,提高健康险税收优惠额度并扩大覆盖范围。
三、优化营商环境和发展环境
发挥“互联网+药品流通”的优势和作用,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供更加便捷的健康服务。推动药品流通企业转型升级,增强供给保障能力。继续加大减税降费、减租降息等措施,帮助初创、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加大对企业研发费用的税收优惠力度。推进全球疫情防控和公卫领域科技合作,提高药品、疫苗、检测等领域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预警,实行标准化管理,建立维权援助专家组,指导企业和科研机构有效防范应对风险,支持企业积极应对涉外争端。支持建立投融资平台,鼓励符合条件的医药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开展融资,整合优势资源、兼并重组,做大做强。
相关专题 |
· 2021年全国两会各民主党派提案选登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