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分享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感悟初心)

——在“中共一大会址”前的遐想

米博华

2021年01月20日20:5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共一大会址”是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几十年中,屈指算来,已经参观过8次。一样的故地,每次来都有不一样的感悟。一位参观的老同志说:“8次,不多,我年年都来,有时是老少三代一块来。”红色的墙壁、红色的展台,还有一队队簇拥着党旗、佩戴着党徽的观众,驻足观看,沉思、赞叹,我仿佛看到了这种红色已经植入了中国人的生命:储存着优秀中华文化的全部信息,演绎着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也昭示着国家和民族的光明前景。

上海这座伟大的城市,因浓重的红色而有所不同。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中共一大、二大、四大在这里召开,中央机关有12年在这里工作,《新青年》《向导》等革命报刊在这里创建,“义勇军进行曲”在这里诞生……小小的石库门、亭子间有讲不完的故事。

上世纪80年代,第一次走进“中共一大会址”,看到了毛泽东同志年轻的面庞,也第一次知道中共一大正式代表只有13位平均年龄28岁的青年。他们在这里提出了党的基本纲领,擘划了民族解放和国家振兴的奋斗路径。虽然大浪淘沙,有的人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甚至背离了当初的誓言,但在这里掀起的革命风暴却如燎原大火,彻底改变了所有中国人的命运。一个在建党初期只有50多名党员的弱小的共产党,为什么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仅仅用了28年就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一个崭新的中国?答案是,他们选择了一条得到全国老百姓拥护的正确道路。他们是一群为了中华民族站起来而赴汤蹈火的民族英雄。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铺就了一条国家解放之路。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再次走进“中共一大会址”,看到的是经过修缮的展厅。而石库门周边是一排排高楼大厦和一片片正在建设的民宅,这些都无声地讲述着浦东开发的“春天故事”。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开始了一场新的长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摸着石头过河”,用实践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中国之问、人民之问。“中共一大会址”红色依然浓重,却闪烁着时代的光辉,“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改革相结合,使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显示出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人们的钱包鼓了起来,许多人搬进了新宅,长期被战乱和饥饿困扰的中国人从温饱走向小康。

最近一次再访“中共一大会址”是去年夏秋之际。经历了一场“百年大疫”,干部群众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留言簿上看到了这样深情的文字:“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愿社会主义国家江山永固。”质朴的话语,反映的是民心所向。老百姓深切地感到: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没有因时代改变而改变;40多年改革开放积累起来的综合国力,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有尊严地生活,14亿中国人团结起来的力量移山填海,无坚不摧。党的鲜红旗帜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信心所在、力量所在、方向所在。

走出“中共一大会址”时已是万家灯火,似乎瞬间穿越了百年时光隧道。回望与瞩望之间,我们仿佛听到了“百年变局”的历史召唤,而红色永远是伴随我们前进的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1年01月19日 05 版)

(责编:郝萍、马昌)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