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稿件
分享

“十四五”开局 你关心的问题有了权威回应

2021年01月14日17:5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者按:“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大幕初启。针对大家关心的经济形势、粮食安全、减税降费等问题,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权威部门负责人,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梳理其中内容,以飨读者。

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1年构建新发展格局“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为此,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做好哪些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着力做好五方面工作。

第一,着力提升供给体系质量。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着力聚焦科技创新等短板弱项。在布局创新体系方面,大力推动怀柔、张江、合肥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打造自主安全可控产业链供应链方面,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

第二,切实加强需求侧管理。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推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一方面,深入挖掘消费潜力。着力挖掘新型消费潜力,制定出台《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推动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标准化、品牌化。另一方面,围绕“两新一重”扩大有效投资。

第三,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在市场化改革方面,制定出台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实施好新修订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深化重点领域价格改革;做好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相关工作。在高水平开放方面,实施好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和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着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第四,深入推动绿色发展。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中长期目标,制定并实施相关保障措施。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钢铁、石化、化工等传统高耗能行业转型升级。严格控制能耗强度,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能源安全稳定可靠供应水平。加快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增强草原、绿地、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

第五,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强化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更好发挥创新创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研究制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实施方案。针对“一老一小”、住房保障等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研究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做好粮油肉蛋菜和煤电油气运的保供稳价工作,保障居民基本生活。【查看全文】

关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怎样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作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举国体制是在特定领域实现国家意志的一种特殊制度安排。世界主要创新大国在战略高技术领域都采取过集全国资源、举全国之力的做法。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先后在“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高速铁路等领域取得了一批举世瞩目的重大成果。

在新发展阶段,新型举国体制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形成强大的领导力、号召力、动员力、组织力,这是我国科技创新的根本优势。科技部将按照“四个面向”的战略方向,强化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组织动员全国科技力量,凝聚一批具有拼搏奉献和家国情怀的科技人才,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一是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强化跨部门、跨学科、跨军民、跨央地整合力量,尊重科学规律、经济规律、市场规律,构建科技、产业、金融、人才、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协调机制。

二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用好规模巨大的国内市场,强化责任落实,形成动员有力、协同高效、用活市场、激励有效、权责统一的运行机制。

三是聚焦国家战略目标,科学合理遴选重大任务,在重要新兴技术领域加大布局力度,搞出更多独门绝技,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提升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科技支撑能力。【查看全文】

关于减污降碳

——在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方面,将有何举措?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减污降碳协同,一有一定的法治基础,2015年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专门增加条款,要求实施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二有体制基础,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把应对气候变化职能调整至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打通了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管控。三有行动基础,近年来通过清洁取暖、压减过剩产能等手段,大力推进污染物减排,协同推动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下降,积累了不少经验。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创新思路打法,统筹推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在谋划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的同时,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牵住以降碳为源头治理举措的“牛鼻子”,统筹谋划一批推动能源、产业等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

二是强化政策协同。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整体治理,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建设清洁低碳能源体系,把发展非化石能源、削减化石能源消费量作为治本之策。加大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力度,推动公转铁、公转水和多式联运。选择典型地区和城市,开展环境质量达标与碳排放达峰“双达”试点示范。

三是强化工作统筹。统一政策规划标准制定、统一监测评估、统一监督执法、统一督察问责,为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提供支撑保障。【查看全文】

关于粮食安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2020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已连续6年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在这样的高起点上,如何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尽管我们粮食生产这些年总体形势不错,实现了“十七连丰”,但是不能因此有丝毫放松。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粮食供给仍然处在紧平衡状态,要始终把粮食生产这根弦绷得很紧很紧。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又是建党100周年,保持粮食生产稳定意义尤其重大。我们农业农村系统要立下“军令状”,全年粮食产量务必确保在13000亿斤以上,力争稳中有增。

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两稳一增”:稳口粮,就是要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南方双季稻2020年扩种的面积要稳住,不能减少,同时要提高单产。黄淮海和西北地区小麦面积要力争有所恢复。稳大豆,就是要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力争面积稳定在1.4亿亩以上,提高单产和品质,确保豆制品等食用大豆国内自给。增玉米,就是要重点扩大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玉米面积。在确保产量的基础上,要着重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产能稳步提升,确保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查看全文】

关于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状如何?怎样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我国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拥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全部工业门类,产业规模和配套优势明显,产业链供应链有较强韧性。同时,产业链供应链仍然存在基础不牢、水平不高的问题,一些基础产品和技术对外依存度高、关键环节存在“卡脖子”风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等。这些问题是我们建设制造强国必须要啃下来的“硬骨头”。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补短板。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聚焦产业薄弱环节,开展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的工程化攻关。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布局建设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大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二是锻长板。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新兴产业链,聚焦产业优势领域深耕细作,培育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三是强企业。落实好各项惠企稳企政策,推动优化市场环境,支持大企业做强做优,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支持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能力,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查看全文】

关于减税降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完善减税降费政策,财政部门将如何落实这一要求?

财政部部长刘昆: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在财政收支较为困难的情况下,我国连续发布实施了7批28项减税降费政策,预计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2.5万亿元。

下一步,财政部将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实施助企纾困政策需要,保持一定的减税降费力度,继续实施制度性减税降费政策。

应该看到,近年来我们实施的许多减税降费政策是制度性、持续性的,叠加累积效应会越来越大,企业减负也会越来越明显。财政部门将坚决把该减的税减到位,把该降的费降到位,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更好发展。【查看全文】

关于住房问题

——如何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当前,一些大城市房价较高,租赁市场存在供应结构不合理、市场秩序不规范、租赁关系不稳定等问题,新市民、青年人特别是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比较突出。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要重视解决好这部分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

一是加快构建以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保障性租赁住房包括公租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其中,公租房主要面向城镇户籍住房和收入“双困”家庭,政策性租赁住房主要面向无房新市民。

二是在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重点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比如,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等。

三是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推动出台《住房租赁条例》,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整顿规范租赁市场秩序,加大对“高进低出”“长收短付”、违规建立资金池等整治力度。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对租金水平进行合理调控。

四是支持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发展共有产权住房,供应范围以面向户籍人口为主,逐步扩大到常住人口。

五是开展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支持租赁住房发展试点。【查看全文】

关于扩大内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2021年商务部在促消费方面有何工作举措?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我们要立足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强化数字赋能,提高流通效率,释放消费潜力,发挥好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提升传统消费能级。促进商品消费,畅通汽车、家电、家具等大件商品消费链条,支持地方开展以旧换新、汽车下乡等活动。拓展服务消费,发展乡村消费。

二是加快培育新型消费。鼓励企业运用5G、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加快实体商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满足个性化、定制化消费需求。

三是完善消费市场体系。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畅通流通网络“大动脉”,打通城乡流通“微循环”,让流通效率高起来,流通成本降下来。优化消费环境,加强消费信用和标准体系建设,让群众消费既便利实惠,又安全放心。

四是优化消费升级平台。培育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稳步有序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打造引领城市消费升级的重要载体。建设一刻钟社区便民生活圈,改造一批早餐店、菜市场等便民服务设施。组织开展全国消费促进月、双品网购节等活动。【查看全文】

关于货币政策

——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1年人民银行将如何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2021年货币政策要稳字当头,保持好正常货币政策空间的可持续性。

一是在总量方面,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二是在结构方面,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作用,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重点任务的金融支持。

三是在改革开放方面,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巩固贷款实际利率下降成果,更加注重加强预期管理和引导,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把握好内外部均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查看全文】

关于食品药品安全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将采取哪些措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工: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心、用得放心,是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最大、最神圣的职责,我们要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基本、最关心的切身利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1年,一是要建设好、完善好冷链食品追溯体系,为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应对局部反弹风险发挥更加精准有力的支撑作用,并以此有序带动食品追溯体系的建立。二是要加强新冠病毒疫苗上市后监管。国家药监局将对每一批疫苗都进行严格的审核检验,确保每一支疫苗都是合格的。同时,我们将强化全程监管措施,一刻也不放松疫苗质量安全监管。【查看全文】

(责编:任一林、邓志慧)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