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题报道>>“时代楷模”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

“连钢创新团队”在“一无所有”中创出“中国等式”——

智慧港口“中国方案”不断向前

2021年01月02日14:06    来源:大众日报

原标题:智慧港口“中国方案”不断向前

15个月,完成国外至少需要3年的设计周期;3年半,完成国外常规需8年到10年的建设周期;1台桥吊,干出国外自动化码头2台桥吊的作业量;9个远程监控员,替代传统码头现场60个人的工作……

这是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连钢创新团队”创造出的“中国等式”。从被国外技术封锁四处碰壁,到组建本土团队自主创新,从被外国专家质疑中国人能否建成自动化码头,到世界上建设周期最快、运行效率最高、作业增量最快的自动化码头横空出世,这个团队引领中国港口跨入集装箱装卸智能新时代。

谈起2013年刚刚接下自动化码头筹建任务时的场景,团队带头人张连钢以“三无”来概括——无经验、无资料、无外援。“全自动化码头要用什么设备、怎么布局、怎么控制运转、运行后有什么问题,我们统统没概念,所有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起步“一无所有”,自动化码头为什么还能够在山东港口青岛港诞生?

因为这里有制度优势,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张连钢说,项目组刚成立时,只有他一个“光杆司令”,摆在眼前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合适人选组建团队。青岛港集团党委果断“下令”,项目组需要什么样的人,张连钢可以“放开了挑”,被挑中的人,所在部门必须无条件放人。很快,一支由IT、流程、设备、土建等方面8名骨干人员组成的团队便集结完毕。此后,这支队伍又不断扩容,发展到了270余人。

“我们都是码头上摸爬滚打出来的‘土专家’,论单打独斗,肯定比不上外国团队的那些博士。但我们的工作哲学,是集体主义。”张连钢说,项目组在成立之初,就反复强调“整体”和“团结”。

团队成员李波记得,自动化码头筹建之初,5个家住黄岛的同事经常拼车上班,大家一路交流,常常争得脸红脖子粗,但思路却在碰撞中更加开阔,协作也有了更多抓手。高性能双活数据中心、集装箱码头模拟仿真集成平台、生产协同管理与大数据分析平台等一大批自动化创新“金点子”,都是在这种激烈争论后的团队协作中诞生。

这里还有山东港口青岛港立港百年的精神文化传承,“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已经内化为自觉追求。

“在我们山东港口青岛港,有这样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奉献,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牺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作为。”在金牌工人、大国工匠许振超看来,连钢创新团队正是传承和延续港口创新基因的典型代表。

王崇山对此深有感触。他是青岛港金牌桥吊司机,振超团队9次打破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8次有王崇山的身影。2015年8月,熟悉桥吊操控的王崇山进入“连钢创新团队”,参与到无人自动化桥吊的设计中来。他认为,传统的码头作业,强调每个操作者要有高效的操作技能,而自动化码头则依靠系统的稳定、设备的高效来实现每个集装箱的准确作业,但是在对细节的把控、对极致的追求方面两者并无二致:人工码头桥吊司机苦练几百几千次,练成“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操作绝活,而自动化桥吊的每一处细节设计也都经过了千锤百炼,一个小小的操作盒安装在哪里、按钮怎么布置,也要经过数百次模拟。

张连钢说,团队自组建以来,从来没有进行过业务考核,但每个人都在“拼命工作”:有人刚刚做完大手术便返回岗位,有人忙着工作没能好好照顾生病的亲人,有人出差在外没来得及见到老母亲最后一面……“大家想法其实很单纯,就是把工作做到最好,为自己争口气、为家人争口气、为国家争口气!”

就是在这种制度优势和精神传承的双重加持下,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一路向前:2017年5月11日,一期工程开港运营,首船桥吊单机作业效率达到26.1自然箱/小时,创出世界自动化码头商业运营首船作业效率最高纪录;2019年11月28日,二期工程投产运营,集合了自主研发、集成创新的氢动力自动化轨道吊、5G+自动化技术等6项全球首创科技成果;2020年11月13日,青岛港与中车长江集团长江公司签约,合作研发集装箱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全球首创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落地码头三期工程……

2020年12月27日,记者站上青岛港自动化码头高高的观景台,看到一旁的空轨集疏运系统土建工程已近尾声,预计2021年6月示范段便将落成。团队成员栾宝波介绍说,这条空轨建成后,集装箱将通过空中轨道从铁路站点直达码头、从码头直达铁路站点,摆脱地面交通的管制和拥堵,实现更高效、更绿色、更智慧的港口集疏运。

如今的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作为低成本、短周期、高效率、全智能、更安全、零排放的智慧码头“中国方案”,早已成为公认的“世界第一”,近年来,该码头累计接待国内外同行、专家4万余人次前来参观学习,相关技术已经在青岛前湾港区、阿联酋阿布扎比港、意大利瓦多港等推广应用。

“自动化码头只占了青岛港码头的五分之一,还有更多的人工码头区域需要转型升级,这是非常艰巨的任务。”张连钢说,站在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广阔舞台上,团队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为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作出贡献。(本报记者 肖芳)

(责编:刘尤罕、闫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