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9日07:3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名单
奋进奖(共25人,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建华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河西镇旱天岭村党支部书记
马金莲(女) 山西省吕梁市懿星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万才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城郊乡王庄村村民
王文成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宝昌镇边墙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王传喜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王昭权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沙子坡镇四坳村村民
毛相林 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委会主任
旦 正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江千乡致富带头人
付凡平(女) 陕西省宜川县蒙恩农产品经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乔福军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平洋镇平洋村农民扶贫车间主任
次仁琼宗(女)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巴青县拉西镇玉宗根村村民
李忠国 湖南省浏阳市达浒镇椒花新村村民
杨 宁(女)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村委会主任
汪云贵(女)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六段村村民
张顺东、李国秀(女)夫妇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坪子村村民
张雅萍(女) 甘肃省卓尼县丰裕牧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陆奕和 广东省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村民
陈建清(女) 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海田乡三青沟村党支部书记
郑月娥(女) 福建省福安市下白石镇下岐村党支部书记
拜力米江·艾萨胡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塔合曼乡萨热拉村村民
黄小勇 江西铭鸿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文博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百兴丰合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随州市博裕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
崔兴文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太空莲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崔雪琴(女) 河北省赞皇县雪芹棉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裴春亮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张村乡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裴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贡献奖(共24人,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小权 生前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老屯乡党委副书记、长滩村第一书记(中央组织部驻村干部)
王永贵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州扶贫开发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泽勇 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化处镇水井村第一书记(贵州新安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驻村干部)
支月英(女)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
牛伟国 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开发区王家庄街道大圈村第一书记 (山东省潍坊市重大项目服务中心驻村干部)
龙 慧(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51团9连“访惠聚”工作队队长、连党支部第一书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驻村干部)
刘云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次仁巴珠 西藏山南军分区政治工作部宣传保卫科科长
孙 宇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县委常委、建平镇党委书记
杨文军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国务院参事室挂职干部)
何国强 浙江省宁波市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局党组书记、局长
沈 军 天津市海河医院院长
宋保童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
张桂梅(女)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
郑小东 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县委书记
郑海云 湖北省荆州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
俞贺楠 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赵家沟乡薛牛坊村第一书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驻村干部)
郭晓荣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扶贫开发局局长
郭 锋 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县委副书记(全国工商联挂职干部)
黄立温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塘红乡古春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残联驻村干部)
崔仁杰 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人民政府一级调研员
韩宇南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马厂镇前何村第一书记(河南省周口市国税局驻村干部)
焦凤军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孙圩子乡马庄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安徽省司法厅驻村干部)
糜 林 生前为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果树研究室主任
奉献奖(共25人,按姓氏笔画排序)
马明哲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 堃 山东省济南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秘书长
王 煜 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尹建敏(女)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伊东羊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甘启斌 安徽联河集团董事长
石丽平(女) 贵州省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卢效平 陕西亿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长安 北京凯达恒业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李小红(女) 湖南佳惠百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陆宝兰 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巡视员(退休)
邵 勇 青海可可西里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 勇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羊羊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海伶(女) 四川青川海伶山珍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娄 竞 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姚小青 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袁守根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老科协顾问
徐咏梅(女) 海南天地人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久生 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驻郑州流动党员工作委员会书记
黄文仔 星河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 薇(女) 云南娅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阎 志 卓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蒋思海 金科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傅光明 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储呈平 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
訾桂信 新疆皮山县方圆绿色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创新奖(共25人,按姓氏笔画排序)
马树友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旗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韦永胜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坪坝村第一书记(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驻村干部)
旦增称来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江孜县年堆乡尼玛藏式卡垫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朱震宇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原肝胆外科二中心 移植外科副主任
向 辉(女)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李光辉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县脱贫攻坚办主任
肖正强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白云镇平元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吴梦秋 上海蔬菜(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
张 华 甘肃中盛农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张金霞(女)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
张 琦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党总支书记、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
阿布都沙拉木·牙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色力布亚镇拜什吐普村村民
陈灿平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县委常委、副县长(西南民族大学挂职干部)
孟守东 安徽省扶贫办产业指导处处长
侯桂森 河北省阜平县食用菌专家组组长
娄可伟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县委副书记(中国工商银行挂职干部)
姚佩君(女) 海南正和职业培训学校校长
袁相鼎 宁夏固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贷管理部总经理
徐万年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马坳镇黄溪村党总支部书记
徐冠巨 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高 岩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
高春艳(女) 黑龙江省穆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常明昌 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谢俊锋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副县长
樊志勇(女) 云南纳喜文化创意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组织创新奖(共49个单位)
北京尤迈慈善基金会
天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
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
山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扶贫移民处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服务部
吉林省驻村第一书记协会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
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福村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省赴四川省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工作组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
福建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
江西省赣州市扶贫办
山东省曲阜市
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
湖北省纪委监委大数据监督检查工作专班
湖南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省扶贫办)扶贫协作与老区建设处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海南省万宁市扶贫工作办公室
重庆市奉节县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扶贫开发办公室
华电西藏能源有限公司扶贫援藏办公室
陕西省委组织部组织一处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营销部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扶贫办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扶贫金融事业部新疆分部
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北京三快云计算有限公司
致公党中央社会服务部社会服务处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四处
中央宣传部新闻局应急新闻处
国家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组(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贫困地区发展处、国务院扶贫办规划财务司专项处)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司计划管理处
国家扶贫小额信贷项目组(中国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扶贫协调处、财政部金融司普惠金融处、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信贷政策管理处、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金融处)
国家光伏扶贫项目组(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产业处、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新能源处、财政部经济建设司能源政策处、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能源价格二处、国家电网扶贫办扶贫工作处、国网电商光伏云事业部、南方电网战略规划部农电处)
财政部农业农村司扶贫开发处
审计署农业农村审计司三处
国家烟草专卖局扶贫办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
中国建设银行安康扶贫工作专班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扶贫办公室扶贫管理处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扶贫工作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定点扶贫与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贵州省安顺军分区政治工作处
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活动办公室
2020年10月
(获奖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事迹附后)
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者事迹简介
奋进奖(共25人,按姓氏笔画排列)
丁建华
男,回族,59岁,中共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河西镇旱天岭村党支部书记。
主要事迹
旱天岭村是个移民搬迁村,为实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丁建华毅然放弃年收入几十万元的工作,担任旱天岭村党支部书记。为了给村民蹚出一条成熟的增收路子,他带头养鸡、养羊、养牛、养兔子,最终找到了肉牛养殖这个符合旱天岭村实际的脱贫产业。村民贷款养牛,他用自己的财产进行担保;有村民遭遇意外无力还贷,他主动帮村民偿还本息。6年来,他累计为全村担保贷款6000余万元,并替贫困乡亲偿还本息200余万元,为此他耗尽家产,还背上了几十万元外债。他自己钻研兽医技术,成为村里的“牛保姆”,免费为村民养殖的肉牛看病。通过发展肉牛养殖,旱天岭村16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15000元。截至2019年底,旱天岭村536户184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3%。
马金莲
女,汉族,35岁,群众,山西省吕梁市懿星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主要事迹
马金莲原是吕梁山区一名贫困家庭妇女,2016年,她参加了政府组织的护理护工培训,结业后到北京就业,从一名保洁员干起,经过自身努力成长为家政公司的业务经理。2017年,她返乡创业,注册成立吕梁市懿星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2018年,她又创办职业培训学校,累计培训1700余人,帮助900余人就业,带动200多个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马金莲是农民自主创业并带人脱贫致富的杰出代表。先后荣获“全国最美家政人”“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脱贫攻坚奖”等称号。
王万才
男,汉族,56岁,中共预备党员,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城郊乡王庄村村民。
主要事迹
王万才2015年被识别为贫困户后,在各级扶贫干部的精心帮扶下,丢掉思想包袱、撸起袖子加油干,发展特色种植和加工业,成为当地变化最大、干劲最足、脱贫最快的贫困户。2017年,他脱贫,并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脱贫后不忘乡邻,担任合作社副理事长,负责种植技术服务和推广,带动全村贫困户脱贫和周边群众增收。王万才坚持写脱贫日记,出版了《唐河千帆过——王万才脱贫日记选》,从一个贫困户角度记录脱贫攻坚的恢宏进程,以质朴的语言表达贫困户心声,被评为“中原传媒好书”。从最初的甘穷安贫,到后来勤思苦干、力拔“贫困之根”,再到现在热心公益,王万才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志智双扶的成功典型。
王文成
男,蒙古族,65岁,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宝昌镇边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主要事迹
王文成所在的太仆寺旗为国家级贫困县,他充分发挥带动作用,甘于奉献,吃苦在前,立足边墙村实际谋发展,以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目标,依托产业项目支撑、财政资金支持,求真务实、艰苦创业,到2019年全村贫困群众均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人均收入达到1.7万元,271户691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08%。他敢于啃下硬骨头,聚焦土地承包经营权矛盾突出问题,完成土地的重新分配。填废坑建大棚,动员村民迅速完成光伏项目用地征地,推动光伏发电项目落地,壮大村集体经济。成立了太仆寺旗昌祺红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入社村民114户340人,年人均增收4000多元。打造集生态观光、农俗体验、特色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农俗游示范村。成立了太仆寺旗首个中药材协会,带动50余户贫困户增收,为妇女、中老年劳动力提供季节性务工的场所,有效增加村民收入。如今的边墙村景美、人富,百姓享受到了发展的成果。
王传喜
男,汉族,52岁,中共党员,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主要事迹
20多年前,代村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村集体负债近400万元。1999年王传喜上任,立志带领乡亲们“拔穷根,摘穷帽”。他迎难而上,带领党员群众把代村发展成为集体经济强、村民生活富的先进村,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2019年村集体经济总产值达到30亿元,村集体纯收入1.3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万元,比20年前翻了30多倍。
王传喜坚持边发展边用发展成果扶贫,2012年以来,先后建设“印象代村”等6个产业扶贫项目,实施了党建、科技、资金、人才等多种扶贫办法,帮助200多个村、10000多个贫困户稳定脱贫,扶贫总投资超过1亿元。
王昭权
男,苗族,50岁,群众,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沙子坡镇四坳村村民。
主要事迹
王昭权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无法正常站立和行走,他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主动脱贫的意志和助人脱贫的义举,书写了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脱贫致富传奇。他克服身体障碍,手脚并用养牛,实现年收入2万元以上。2018年1月,他主动申请“脱贫”并牵头成立村里第一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动乡邻共同把肉牛养殖向周边村寨辐射壮大。目前,全镇养牛专业户已达776户,其中贫困户306户,肉牛存栏2185头,户均年增收6000元左右。他乐于“现身说法”,向干部群众分享不等不靠、不争不要、不屈不挠的精神及养殖经验。他的事迹被制作成视频在全县365个村展播,有力鼓舞并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毛相林
男,汉族,61岁,中共党员,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委会主任。
主要事迹
作为下庄村村委会主任,他带领村民不等不靠、艰苦奋斗、拔除穷根,是优秀基层党员干部代表。原下庄村四周高山绝壁合围,外出只有一条盘旋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世世代代几乎与世隔绝。自1997年,毛相林带领村民,历时7年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达8公里的“天路”。出山公路修通后,他又带领村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历时15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蹚出了一条致富路,2019年,下庄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670元(其中,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11344.56元),让村庄贫穷落后的面貌大大改观。2016年,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
旦 正
男,藏族,41岁,群众,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江千乡致富带头人。
主要事迹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驻村干部的宣传下,旦正接受了一些新思想、新观念。他坚决不当贫困户,从思想上改变“等靠要”的想法,在驻村干部的安排下,他在公路建设项目中当小工,同时带领乡亲务工,带动贫困群众坚定信心、理清思路,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在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他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充分运用乡政府举办的技能培训等平台,带领一大批乡亲通过务工实现了脱贫。在他的带领下,恰曲纳村涌现多个争先脱贫的典型。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拼搏和辛勤劳动成功实现脱贫致富,为进一步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良好基础。
付凡平
女,汉族,48岁,群众,陕西省宜川县蒙恩农产品经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她被称为“黄土地上最倔强的女人”。18岁时,一场大火使她失去双手、容颜被毁,一夜之间失去3位亲人。后又因患胃癌、丈夫意外受伤,让本就潦倒的生活更加艰难。2015年以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扶下,她搭乘电商扶贫快车,先后创办了“云果飘香”宜川县蒙恩农产品、陕西蒙恩优选电子商务、杨凌蒙恩优选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公司年销售额由50万元增至3500万元。她致富不忘众乡亲,资助2名残疾贫困学生,建立蒙恩优选扶贫助残平台,创办蒙恩优选智能供应链,优先吸纳残疾人、贫困户就业,并帮助乡亲建网店60多个,带动620余名残疾和贫困群众创业就业。
乔福军
男,汉族,45岁,群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平洋镇平洋村农民扶贫车间主任。
主要事迹
乔福军夫妻均为残疾人,但身残志坚,为了摆脱贫困,在乡村干部及驻村工作队的鼓励下,开始学习车座垫编织,2018年,实现收入4000元。因为技术娴熟,他在6个车间当起了老师,为169名员工讲解编织技巧,后来被聘为扶贫车间主任,带领25名乡亲共同创业,其中贫困人口9人、残疾人4人、低收入3人。2019年底,乔福军车间管理和编织年收入达到16000元,在车间就业的其他贫困户每人年收入也都达到了6000元。2020年3月份开始,他在快手平台开设“乔哥的幸福生活”账号,直播带货,两个月在快手平台上已经销售出手工编织汽车座垫40多套、小椅垫100多个,每月销售额达2万元,车间贫困人员每月又增收200元。
次仁琼宗
女,藏族,51岁,群众,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巴青县拉西镇玉宗根村村民。
主要事迹
次仁琼宗是玉宗根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丈夫早逝,独自一人抚养三个孩子,身为单亲母亲,她始终认为只有学习文化知识才能改变家庭贫困面貌,才能铸就子女美好的未来。20多年来,她靠编织手工艺品、在宾馆做清洁工作以及打零工挣钱养家,不仅抚养三个子女长大,还如愿将他们三人先后送入了大学校园。次仁琼宗还担任了村里的联户长,带领村里的妇女办起了麻花、面饼等藏家特色小吃加工合作社,与大家一起脱贫致富,成为村里的致富能人。
李忠国
男,汉族,55岁,群众,湖南省浏阳市达浒镇椒花新村村民。
主要事迹
2015年,李忠国一家因家庭负担较重,无经济收入来源,被纳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帮扶下,2016年2月,他重拾制伞技艺,申请扶贫小额贷款,创办了浏阳市达兴工艺品厂,将手艺传授给51户贫困户,带领大家共同脱贫致富。他将长沙市级“非遗”工艺与现代手绘创意结合,不断推陈出新、化繁为简,以便贫困群众掌握工艺。他通过开设网店,创办体验馆和学生手工实践场所,拓宽销售渠道和产品类型。2019年,工厂销售额达500余万元,参与的贫困户人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
杨 宁
女,苗族,35岁,中共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村委会主任。
主要事迹
2010年,杨宁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安陲乡江门村,当起了大学生村官,在村里一干就是6年,用心为村里的老人、残疾人、瘫痪病人、留守儿童等解决生活中的种种困难,赢得了群众的真情拥护,2017年,她被群众一致推选为村委会主任。她全心全意为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带领328户贫困户发展高山泉水西瓜、高山水稻等特色产业,并创办了“苗阿嫂”品牌,通过品牌销售农产品,使户均收入增加3200多元。带领农村创业青年成立了“苗村倌”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3年销售贫困户特色农产品900多万元,带领江门村94户326人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降低到0.05%,实现整村脱贫。
汪云贵
女,瑶族,28岁,群众,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六段村村民。
主要事迹
汪云贵是一个“90后”瑶家妹子、大学毕业生,她家曾是贫困发生率高达51.98%的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她从小吃百家饭长大,大学毕业后在南京机场工作,收入可观。但怀揣着对故土的思念,她放弃大城市工作,回到瑶山深处创业,成立广西金秀六段瑶寨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创立“六段瑶寨”“瑶菌主”等品牌,带领乡亲们将土特产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她带动乡亲们发展民族风情旅游,2019年全村共吸引3万多人次游客观光,带动六段村六段屯81户300多名(其中贫困户50户)村民就业增收,4年来共带动六段村151户578人脱贫,全村于2018年脱贫。
张顺东、李国秀(女)夫妇
汉族,46/49岁,群众,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坪子村村民。
主要事迹
张顺东6岁时被电击伤,由于家里贫穷没钱医治,右手、双脚相继截肢。李国秀天生缺双手,家庭贫困。虽然生活艰难,但两人从没放弃过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李国秀靠双脚在地里劳动,还能用脚绣花写字;张顺东凭借一只手,学会骑农用三轮车,平时自己运输力所能及的材料,减少家庭支出,他们共同营造出完整、幸福的家庭。在脱贫攻坚奔小康路上,他们不等不靠、不找不要,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与当地村民同步奔小康。
张雅萍
女,藏族,32岁,中共党员,甘肃省卓尼县丰裕牧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主要事迹
2016年6月,张雅萍建立了卓尼县丰裕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她的经营带动下,合作社的贫困群众逐渐实现稳定增收脱贫,摸索出了一条养殖产业化致富的发展道路。截至目前,合作社通过资金入股、土地流转、劳务入股、收购、托管寄养等方式,让贫困户85户255人、非贫困户110户330人及残疾贫困户15人、五保户2人累计分红达20万余元。2017年合作社带动村里贫困户32户、2018年带动53户、2019年带动96户实现稳定增收,扩大了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合作社发展至今,从最初的80余头牛,到现在存栏150余头,不断发展壮大,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年盈利额达40多万元。她给自己定的下一个目标是引导贫困群众发展富民产业,实现兴产业、活经济、富百姓,从而完成对入社贫困户的长期带动,有效提高贫困群众的产业增收。
陆奕和
男,汉族,50岁,群众,广东省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村民。
主要事迹
2016年,陆奕和家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在驻村工作队和乡村干部的帮助下,他先后参加养鸡和种植麻竹笋、蔬菜、水果等培训班,不断提高农业技术。参加电工技术培训班,获得电工资格。申请小额贷款5万元,承包竹山60亩、蔬菜基地3亩,种植农作物年纯收入约5万元。被村里聘为旅游路线管理员,年收入13500元。在村里笋厂做散工,年收入15000元。2019年家庭收入超过15万元,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子女或参加工作或顺利考上了大学,陆奕和一家现在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陈建清
女,汉族,54岁,中共党员,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海田乡三青沟村党支部书记。
主要事迹
陈建清儿子患有先天性癫痫,自己又身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却从不向命运低头,以瘦弱之躯扛起家庭和工作两副重担。她迎难而上,群众需要什么她就干什么,身份在教师、医生、干部等角色之间不停转换。她敢想敢试,引业主、建园区、兴产业,培育百亩清水鱼、千亩有机稻、万头猪牛羊的“百千万”富民工程,带领全村群众脱贫奔小康。她严于律己,始终牢记入党誓言、信守廉洁承诺,当村民投票将她的婆婆纳入低保范围、享受产业扶贫资金时,她婉言谢绝,受到群众赞扬和拥护。
郑月娥
女,汉族,41岁,中共党员,福建省福安市下白石镇下岐村党支部书记。
主要事迹
下岐村是纯渔业村,过去渔民以海为家,上岸定居成了几代人的梦想。郑月娥担任支部书记以来,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争取各级补助资金670万元建设船民安居工程,解决最后一批120户642人上岸定居问题,实现全面“搬上来”。创新管理机制,推行“党员代办制”,网格化搭建服务平台;依托渔民夜校,开展送生产知识、技术活动,解决渔民上岸定居生活困难,实现“住下来”。实行党员“多对一”结对帮扶,采取介绍务工、申请发展资金等方式扶贫,9户贫困户于2017年全部脱贫。立足滩涂资源,升级改造450亩养殖塘,使村集体收入达到63万元。引导村民发展水产养殖,带动60户村民发展商贸、零售等第三产业,2019年人均年纯收入22814元,助力“富起来”。
拜力米江·艾萨胡加
男,塔吉克族,41岁,群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塔合曼乡萨热拉村村民。
主要事迹
拜力米江·艾萨胡加勤学技能拔“穷根”。他刻苦学习木工技能、装修木刻雕花技术等,制作的木刻、屋顶雕花受到群众喜爱,年收入10余万元,摘掉贫困户“帽子”,成为自强不息、勤劳致富的带头人。
助推“三新”济贫困。他发挥技术特长,引导贫困村民学习技术,带动5个贫困村民脱贫致富;用“缺氧不缺精神”的雄鹰意志,教育、引导身边人主动脱贫致富。
富而思源感党恩。积极帮扶困难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不计报酬完成63户贫困户“三新三改”和9户无劳动能力家庭家具制作,受到群众好评。主动参与抗震、防疫,捐款捐物2.3万元,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
黄小勇
男,汉族,38岁,群众,江西铭鸿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2014年,黄小勇放弃在深圳百万元的年收入,回到家乡石城县珠坑乡重新创业,成立江西铭鸿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麒麟山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他注重带贫益贫,将产业园区打造成扶贫基地,通过土地流转、项目参股、就业帮扶、技术帮带、“三统一带”等模式,累计为110余户贫困户创收150余万元。他致力于创业分享,将园区打造成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实训基地,已承接10多批次1165人县内外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观摩,培养出12名创业致富带头人,辐射就业农户47名,其中贫困户19名,户均增收近5000元。他善于开拓创新,提出“产业联盟”理念,汇聚多方力量,将创业培育基地打造成“致富高地”。联盟成立以来,实现创造经济效益1800余万元,产业帮带200余人,就业帮带90余人,其中贫困户120余人,群众致富动能大幅度提升。
黄文博
男,汉族,36岁,民建会员,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百兴丰合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随州市博裕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2015年以来,黄文博依托“猪小黑”养殖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探索实施“一优二降三包”产业扶贫模式(“一优”即为贫困户提供优质黑猪苗,“二降”即购买保险降低养殖风险、提供饲料配方降低养殖成本,“三包”即包技术、包回购、包价格),5年来累计向贫困户发放黑猪苗22085头,带动随州市8473户贫困户稳定脱贫。目前该产业已成为随州市最稳固的扶贫产业之一,遍布随州市各县(市、区),其中高新区、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实现所有贫困户全覆盖。他本人及其团队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团队”等32项荣誉。
崔兴文
男,汉族,53岁,中共党员,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太空莲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主要事迹
崔兴文3岁时患小儿麻痹症,落下左下肢的终身残疾。他28年如一日,致力于战胜贫困,探索稻虾共养,全力开创区域产业扶贫新模式,从自家“一亩三分地”到走上讲台成为“土博士”,他手把手教技术、点对点解难题、心比心提志气,2014年以来,带动全县10000余名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他不惑之年申请入党,千方百计帮助贫困户破解“销售难、就业难”困局。他用实践展现江淮地区脱贫人的不屈与互助品格,用“一颗红心”加入“践行诺言”的队伍并用行动回报党恩。
崔雪琴
女,汉族,59岁,中共党员,河北省赞皇县雪芹棉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崔雪琴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产品”的模式,利用“原村”土布品牌优势,围绕授人以渔的脱贫思路,带领困难群众致富奔小康。成立河北省首家农村妇女专业合作社——赞皇县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村贫困妇女共同致富。向留守妇女、贫困家庭妇女无偿传授土布纺织技术,让她们到企业工作,年收入1.8万元左右。与建档立卡贫困户341人签订脱贫协议,点对点帮扶。投资8000多万元建立文化扶贫产业园,以非遗文化带动农民增收。2019年产业园开园以来,累计接待各类人员1.5万余人次,帮助山区贫困农民累计销售农产品200余万元,促进了当地贫困户增收。
裴春亮
男,汉族,50岁,中共党员,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张村乡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裴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主要事迹
新中国“最美奋斗者”裴春亮,早年家境贫寒,靠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凭着能吃苦、不服输的劲头,他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率先脱贫。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他以“一个人富了不算富,一个村富了还不算富,把周边村都带富才算真正富”的情怀,捐资3000万元建裴寨新村,带领群众打水井、建水库、发展高效农业、创办股份制企业,把一个595口人的省级贫困村建成“全国文明村”;整合11个村创建裴寨社区,扩建商业街、建设服装产业园,带动11800人稳定脱贫;以“1+N”扶贫模式,创新电商扶贫、实施旅游扶贫,以多种产业为支撑,带动太行山区5万多群众实现脱贫致富。他用“最美奋斗者”的初心坚守、使命担当,唱响了“乡亲不富誓不休”的奋进之歌。
贡献奖(共24人,按姓氏笔画排列)
王小权
男,汉族,44岁,中共党员。生前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老屯乡党委副书记、长滩村第一书记(中央组织部驻村干部)。
主要事迹
2019年3月,王小权克服家庭困难主动申请参加贵州省台江县定点扶贫工作。他到任1个月就走遍老屯乡20个村寨,帮助优化村党组织设置,带领党员群众签订“百户千人集体脱贫奔小康承诺”。联系皆蒿村,设法协调240多万元资金建起党群“连心桥”,到湖南等地打开食用菌销路,为200余位村民解决外出务工路费。兼任长滩村第一书记后,研究提出“文旅融合发展”思路,顺利引入全国青少年公益示范夏令营等项目,吸引游客10万余人次,人均纯收入比2018年增加1932元;白天找水源,晚上搞测算,成功解决季节性缺水难题;与当地百姓一道搬旧瓦、挑大粪,开展“厕所革命”。2019年12月,因公出差途中遭遇交通事故,事发前4分钟还在手机上修改扶贫项目计划,后经多方全力救治无效,不幸殉职,将宝贵的生命献给了脱贫攻坚事业。
王永贵
男,彝族,47岁,中共党员。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州扶贫开发局党组书记、局长。
主要事迹
5年来,王永贵足迹踏遍凉山州17县市、800余个贫困村,行程超过25万余公里,仅攀爬“悬崖村”就达4次,成为凉山脱贫攻坚“活地图”“活字典”;创新实施“治毒戒毒救助一批、移风易俗巩固一批”2个特色动作,大力协调推动“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脱贫攻坚以来,实现了4个贫困县摘帽、1772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80.5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9.8%降至4%;荣获“四川省脱贫攻坚贡献奖”“全国第七届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
王泽勇
男,苗族,35岁,中共党员。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化处镇水井村第一书记(贵州新安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驻村干部)。
主要事迹
2016年4月,王泽勇作为贵州新安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选派的驻村干部,在普定县化处镇水井村担任第一书记。4年来,他强支部、兴产业,提出并实践了“果树上山、香葱进地、莲藕下田、养殖循环”的产业发展之路。2017年,水井村成立村集体公司,种植茶叶、经果林1200亩、莲藕1000亩,四季香葱、萝卜、茴香等蔬菜800余亩,创办村集体“荷叶茶、绿茶加工车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00余万元,旅游收入350万元,向168户贫困户分红50.4万元,发放土地流转金150万元,发放村民务工工资70余万元,水井村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3821元增长到2019年的9851元,384户1692人全部脱贫。
“第一书记来,水井莲花开。”王泽勇用他的激情、智慧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带领水井村实现了从贫困到富裕的转变。
支月英
女,汉族,59岁,中共党员。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
主要事迹
1980年,十九岁的支月英远离家乡只身来到奉新县边远山村,选择了海拔近千米且交通及生活极为不便的泥洋小学任教,后又辗转至更偏远的白洋教学点,成为一名山村女教师,历经风风雨雨却从未动摇心中的信念,坚持只为心中那份教育扶贫的理想。坚守才有希望,这是她的信念。她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支月英40年的乡村教师生涯是教育扶贫路上的生动实践。40年里,支月英还资助了20多名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教育培养了1000余名贫困山区孩子。正是因为支月英40年的坚守,才让一个个山里的孩童,越过崎岖小路,走出葱郁大山,迈向辽阔未来,追逐美好梦想。
牛伟国
男,汉族,51岁,中共党员。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开发区王家庄街道大圈村第一书记 (山东省潍坊市重大项目服务中心驻村干部)。
主要事迹
牛伟国从2013年起,连续8年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主动请缨担任第一书记。他曾许下诺言“脱贫一日不胜,我就一日不撤”,被大家称为“扶贫战线的老黄牛”。8年帮扶4个村,在民生建设、党建提升、扶贫产业发展等方面累计吸引带动投资1000余万元。增设公益岗位帮助贫困弱势群体就业,因人施策、志智双扶,带领村民蹚出一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2019年,他主动请战到峡山开发区大圈村担任第一书记,为了不耽误工作,把刚做完手术的妻子带到村里。在大圈村,他深化创新电商发展模式,村子被注入新的生机活力,成为峡山开发区“模范小康村”。目前,他正带领干部群众努力打造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双料“齐鲁样板”。
龙 慧
女,汉族,46岁,中共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51团9连“访惠聚”工作队队长、连党支部第一书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驻村干部)。
主要事迹
龙慧,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51团9连“访惠聚”工作队队长、连队党支部第一书记。2018年1月,她主动请缨参加驻连工作,通过抓基层组织建设,促脱贫攻坚、促维护稳定、促群众工作、促连队振兴。连队形成稳定有凝聚力、发展有主心骨、致富有领路人的良好局面。成立劳务公司,当年输出劳务422人次,获得劳务收入383万余元,人均收入9076元;打造集体经济,建成2.8万羽蛋鸡厂,日产鸡蛋1500公斤;调整种植结构,动员49户农民种植280亩杏、李果树,套种万寿菊实验田,仅万寿菊就实现户均增收1.43万元。2020年,全连群众搬进新建抗震安居房,“五通七有”彻底解决。现在的9连,变成干净、整洁、美丽、安全的社会主义现代新农村。
刘云军
男,汉族,49岁,中共党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主要事迹
刘云军2012年赴新疆和田开展卫生对口支援,为期一年;2016年7月挑起北京医疗精准帮扶青海玉树的重担,为期三年。援派期间,推行“院长+团队+改革”的医疗援青模式,组建和开展14个新学科、6个新病区、168项新技术,培养101名技术骨干;0—1岁婴幼儿死亡率下降12%,三胞胎成功救治创造了藏区早产极低体重儿存活的历史。建立健康扶贫智慧分级诊疗、高原适应研究康复玉树分中心,为当地百姓造福。动员社会力量,为白内障、骨关节病、先心病等513名患者提供免费救治;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五免六减”“一兜底”,162人得到实惠。为困难家庭、贫困群体捐款18000余元,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发生。2017年带领青海省玉树州人民医院荣获“全国卫生计生先进集体”等3项国家级荣誉;2018年医院顺利通过三级医院评审;2019年医院在青海省61家医疗机构4项考核综合排名中有3项进入全省前三名。
次仁巴珠
男,藏族,42岁,中共党员。西藏山南军分区政治工作部宣传保卫科科长。
主要事迹
次仁巴珠,曾被西藏自治区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立三等功3次。他作为一名藏族军官,始终带着深厚感情投身边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组织帮助10个深度贫困村脱贫摘帽。近年来,他行程1万多公里,走访贫困群众600余户,为边境农牧民宣讲富民政策110余次。协调投入340余万元,扶持贫困村建起汽修厂、藏毯厂、粮油加工厂、旅游观光中心等8个项目,发挥军分区生产连技术优势,举办牦牛养殖、青稞种植等培训班28期,培养350多名致富带头人,群众年均增收1.2万元。组织开展兴边富民行动,进行红色党建“玉麦试点”,协调援建边防公路、电力通信等40余个民生基建项目,惠及边民2000余人,促进了军民合力强边固防,取得扶贫综合效益。
孙 宇
男,汉族,50岁,中共党员。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县委常委、建平镇党委书记、青松岭乡党委第一副书记。
主要事迹
2018年3月,孙宇被辽宁省委选派到建平县任青松岭乡任党委第一副书记,2019年4月至今任建平县委常委、建平镇党委书记、青松岭乡党委第一副书记。他所任职的乡镇都是重点贫困乡镇,20个村中省级贫困村6个、市级贫困村5个、贫困边缘村4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301户2530人。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所有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所有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他常年住在乡村一线,先后完成各类规划、报告10个,建成食用菌、肉猪养殖等扶贫产业园17个,新修建道路110多公里、文化广场12个,解决了700余人饮水难问题。为保证扶贫成效的长期稳定,他始终坚持抓好乡村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了一支讲奉献、敢担当、善作为的“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杨文军
男,汉族,39岁,中共党员。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国务院参事室挂职干部)。
主要事迹
2018年起,杨文军从国务院参事室到龙井市挂职扶贫,先后代管文教卫等8个方面工作,协管担任商务等12个方面工作和议事协调机构召集人,包保3个村,各项帮扶工作精准扎实深入。产业扶贫项目好,引进计划总投资5亿元的苹果梨深加工产业园项目,研发系列产品,覆盖面广,带贫力强;消费扶贫形式新,用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助销产品138.7万元;教育扶贫成效显著,优化了学校软硬件环境;健康扶贫拔穷根,推进赋能、助力、保障、暖心工程,提升市乡村三级卫生基础设施,捐赠药品器械,培训村医,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文旅扶贫成果丰,宣传推介力度大,理论研究收获多;志智双扶强内力,帮助完善包保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培训实效,累计协调帮扶资金2238.96万元。
何国强
男,汉族,45岁,中共党员。浙江省宁波市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局党组书记、局长。
主要事迹
2006年,何国强将宁波海拔最高的贫困乡镇——四明山镇打造成为“浙江省兴林富民乡镇”。2018年,他临危受命任宁波对口支援局局长,一年飞行近10万公里,马不停蹄为对口地区跑项目、抓落地。他按照市委“竭尽宁波之所能”的要求,善谋划,推出“五(个)四工作法”,对口帮扶力度呈现六个“前所未有”,成为宁波从上到下人人关心参与的“份内事”和“头等事”;善创新,建设“山丘市集”消费扶贫综合体、全链式教育帮扶、挂职干部关爱机制、设立反贫困国际研究院等一大批全国领先的工作举措;善突破,连续探索攻克产业合作、疫情期间劳务协作和稳岗就业等一批难题,半年成功打赢翻身仗,连续实现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进入第一梯队。
沈 军
男,汉族,53岁,民盟盟员。天津市海河医院院长。
主要事迹
沈军情系边疆,维护民族团结,助力健康扶贫,以“组团式”“院包科”的模式系统性推进医疗援疆新格局,奠定了当地医疗事业发展的基础。他着力改善基础医疗,在当地成立眼科,打造消化内科、肿瘤内科、重症医学科和检验科4个中心,强化10个“院包科”建设。实现当地深度贫困患者免费白内障手术全覆盖,深入到县乡进行义诊,直接受益群众5283人。2018年,共计诊疗患者20710人次,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达95.2%,Ⅲ、Ⅳ级手术占比同比提高12.7%。在他的带领下,援疆模式正在进行从“输血”到“造血”的功能转变,他以“师带徒”为工作重点,惠及52名医务人员,引进适应性新技术68例,填补地区医疗技术空白64项,为当地打造了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宋保童
男,汉族,49岁,中共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
主要事迹
隆德县是宁夏的贫困地区,2014年12月,宋保童担任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日夜奔走于脱贫攻坚一线,足迹踏遍了所有贫困乡村和贫困户,他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勇挑重担、践行初心。近2000个日夜,他放弃周末和节假日,经常挑灯夜战、夜以继日,肺部结节手术后他顾不上休息,继续投入战斗,直到累倒在病床上还牵挂着扶贫工作。在县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他带领全体干部制定方案、创建制度,为全县贫困群众铺就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如今,隆德县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兴旺、社会事业等各项工作得到全面发展,7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累计减贫10048户39025人,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底的28.5%下降到0.12%,2019年4月26日正式退出国家贫困县序列。
张桂梅
女,满族,63岁,中共党员。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
主要事迹
张桂梅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守滇西贫困地区40多年,放弃条件优越的工作,毅然投身到深度贫困山区教育扶贫主战场,攻坚克难,执着奋斗,为当地教育发展和脱贫攻坚作出重要贡献。她矢志不渝,努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建成针对贫困山区家庭困难女孩的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使1600多名贫困家庭学生圆梦大学,托举起贫困家庭脱贫发展的希望与信心。她立德树人,始终坚持一线言传身教,加强师生思想政治和理想信念教育,给予困难学生母亲般的呵护,深受师生和群众爱戴。她敬业奉献,长期拖着病体忘我工作,将自己工资、所获奖金和社会捐助诊疗费等100多万元全部用于兴教办学,在与时间赛跑和病魔的抗争中以实际行动兑现着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用不懈追求书写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和人民事业永远奋斗的绚丽人生。
郑小东
男,汉族,55岁,中共党员。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县委书记。
主要事迹
平利县是秦巴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县委书记郑小东带领党员干部攻坚克难,在全县构建的“五个统揽”指挥体系促进了扶贫力量聚合;兴办社区工厂,破解了搬迁群众就近就业难题,被确定为全国典型扶贫案例;创办第一书记扶贫超市,破解了贫困户农产品进入大市场难题;推行“一村一名总队长”机制,做到了尽锐出战、一线攻坚;实行“红黄绿”清零作战,解决了精准精细难题;实施“三乡三业”能人兴村,打造了“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形成了诸多富有平利特色的精准扶贫模式,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突出贡献。在郑小东的带领下,平利县脱贫攻坚工作在陕西省考核评估中连续6次名列前茅,连续3年荣获全省优秀。
郑海云
男,汉族,55岁,中共党员。湖北省荆州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
主要事迹
郑海云向荆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做实做强指挥部、构建大扶贫格局、调集精兵强将、压实责任链条、加大投入保障、规范资金监管、强化督导检查、从严约谈考核、铁面追责问责、坚持正向激励十条“硬措施”,旗帜鲜明地亮出“八个严禁”“五个不准”和21个问责事项,并逐条细化,形成工作闭环,有效促进了“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他作风务实,深入脱贫攻坚一线,把贫困群众当家人、把贫困群众的事当家事,舍小家为大家,以严作风、实举措,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截至2019年底,全市37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出列,12.58万户、38.96万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8.27%降至0.27%。
俞贺楠
男,汉族,36岁,中共党员。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赵家沟乡薛牛坊村第一书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驻村干部)。
主要事迹
俞贺楠是人社部派驻大同市天镇县赵家沟乡薛牛坊村第一书记。他用心凝聚人心,用情破解难题,轻伤不下火线,带着父母扶贫,情洒驻地。2018年主动请缨任第一书记以来,他充分发挥人社部门优势,在党建引领、消费扶贫、产业扶贫以及乡村振兴等方面大胆探索创新,使薛牛坊村贫困发生率由70%下降至0.47%,实现整村脱贫。在驻村工作时不慎摔倒,脚踝韧带撕裂依然坚持工作。父亲患脑梗塞长达14年,今年初母亲又被确诊为晚期肺癌脑转移,作为独生子的他,为了更好地照顾父母,毅然决定把父母从沈阳接到天镇。
郭晓荣
男,汉族,49岁,中共党员。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扶贫开发局局长。
主要事迹
郭晓荣自任县扶贫局局长、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以来,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决策部署,潜心扶贫开发工作十余载,为囊谦县扶贫开发工作作出了杰出贡献。特别是担任局长3年多来,以高度的为民情怀和忘我的工作作风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他舍小我成就大我,把做好党和人民的事情当作最大的忠和孝,用真真切切的工作实绩推动囊谦县这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于2019年底顺利实现摘帽任务。
郭 锋
男,汉族,43岁,中共党员。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县委副书记(全国工商联挂职干部)。
主要事迹
郭锋从事组织引导民企扶贫21年,是扶贫战线的老战士。2015年以来,他全程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的方案设计并具体推进行动的落地实施,提出并落实“上下联动纵深动员”“对标台账聚焦精准”“支持服务广聚合力”等一系列有力有效的工作举措,为10.95万家民企参与、帮扶12.71万个村、惠及1564.5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成绩作出重要贡献。他两次赴深度贫困县挂职,深入群众摸排短板、多方争取筹措资金,2019年以来,协调民企向贵州省织金县捐款现金8973.19万元、物资价值1000多万元,促成扶贫产品销售3000多万元,培训各类人才1000多人,为织金县如期脱贫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黄立温
男,壮族,49岁,中共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塘红乡古春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残联驻村干部)。
主要事迹
黄立温残失双手,却主动请缨担任深度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员,一干就是5年。他用手臂敲击键盘、用手腕夹着纸笔驻村办公,他骑坏了3辆车,行程3万多公里,走遍了村里的每一户人家。在他的带动下,古春村的贫困群众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全村成立黑山羊、黄牛、香猪等合作社5家,种植90多万株嫁接大叶桑,改造低产桑田300多亩,在山地建成年出栏生猪2000多头的养殖场,建成1000平方米工厂化养蚕基地,建成年出栏肉鸡10余万羽的古春弄周生态养鸡场,2020年初,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0多万元。目前,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6户434人仅余4户未脱贫,贫困发生率从32.65%下降到1.07%,整村实现脱贫摘帽。
崔仁杰
男,汉族,54岁,中共党员。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人民政府一级调研员。
主要事迹
崔仁杰先后担任崇信县、灵台县两个贫困县县长10年时间,认真履职尽责,敢闯敢拼抓脱贫,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道路上做出了不懈努力。特别是2015年6月到灵台县工作以来,工作多维度创新,全县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4月,以贫困发生率1.15%和群众认可度97.31%、错退率全省最低、零漏评的成绩退出贫困县行列。工作中,探索形成了贫困户就近务工增收等劳务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灵台模式”,部署开展了“七净一规范”等创新务实举措,研究采取了“常年督查”等工作机制和“授旗挂牌”等奖惩措施,推动了攻坚任务高效落实。5年来,他一直奔波奋战在脱贫一线,直到2019年9月,积劳成疾住进医院,诊断为髋关节骨肿瘤,仍坚守岗位,拄拐上山下乡,如今在病床上,虽然失去了一条腿,他仍然没有放下灵台县的脱贫攻坚工作,牵挂着贫困村庄的发展。
韩宇南
男,汉族,52岁,中共党员。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马厂镇前何村第一书记(河南省周口市国税局驻村干部)。
主要事迹
韩宇南2015年到前何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时,就立下了“前何不富、不回税务”的誓言。为了支持他工作,妻子义无反顾地随他一起驻村扶贫。多年来,他协调争取各类资金2228万元,大力发展扶贫产业,种植迷迭香、辣椒等特色优势作物,采取“企业+贫困户”“基地+贫困户”“农户+订单”模式,形成了种、养、加多元化业态,不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带动175户贫困户脱贫。加快改善基础设施,兴建小学教学楼、农民体育广场、党群服务中心,修路、打井、建桥、改电、栽树,彻底改变了贫困村的旧面貌。2018年,前何村提前摘掉了贫困村帽子。2019年,以他的事迹制作的《驻村夫妻》视频,作为“精品党课”入选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课程。去年河南全省驻村第一书记到期换届,在村民的挽留下,他继续担任第一书记。
焦凤军
男,汉族,54岁,中共党员。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孙圩子乡马庄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安徽省司法厅驻村干部)。
主要事迹
焦凤军先后在安徽省政府4个部门工作、任处长15年,并且有国务院机构、县区政府挂职和国外培训经历,连续两届被确定为后备干部。2017年4月,他以“省里不缺我一个处长,但村里可能缺我这个扶贫队长”的情怀,主动申请驻村扶贫。他秉持“脱贫有期、发展无限”理念,有效落实到村到户扶贫项目5000多万元,自筹项目70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从驻村前的2万元增加到2019年的50多万元;创建的扶贫工厂从当年产值60万元增加到1000多万元;组织农产品销售200多吨。推动成立村级企业联合会,推进企业产品出口;个人无偿为企业发展提供应急资金,联合队友捐款1万多元支持公共事业;在省司法厅和原法制办支持下,先后组织捐款100多万元、捐物价值100多万元,为马庄村脱贫出列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糜 林
男,汉族,57岁,中共党员,生前为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果树研究室主任。
主要事迹
糜林同志是新时代献身脱贫攻坚事业的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一生追求科技富农、致力于脱贫攻坚。自参加工作以来,他33年如一日扎根“三农”一线,把科技兴农、科技富农作为毕生奋斗目标,积极开展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服务,帮助茅山老区上千户农民掌握应时鲜果先进栽培技术,实现脱贫致富。他把科技成果陆续推广到中西部地区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7个县,累计培训农民16万余人次,为农民增收10亿多元。四川绵竹、重庆铜梁、贵州沿河、新疆克州等国家重点贫困地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2020年6月,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追授他江苏“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奉献奖(共25人,按姓氏笔画排列)
马明哲
男,汉族,65岁,中共党员,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马明哲同志自1988年创建中国平安以来,时刻关注国家发展、积极回馈社会民生。作为“三村工程”的设计者、发起者和主导者,他带领中国平安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聚焦贫困地区产业、健康、教育三大领域,2018年,启动了面向村官、村医、村教的“三村工程”。他带领中国平安各子公司协作打造了综合金融扶贫闭环,通过贷款等多种形式,共发放扶贫资金227.84亿元,惠及73万贫困人口;通过消费扶贫完成扶贫农产品销售2.36亿元,今年还将采购1.5亿元的扶贫农产品。他主导升级乡村卫生所949所,培训村医11175人,开展移动健康检测车巡诊554场。教育扶贫方面,升级乡村智慧小学1054所,培训村小教师11826名。
王 堃
男,汉族,54岁,中共党员,山东省济南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秘书长。
主要事迹
王堃同志1984年入伍,因公致残,退役后积极投身扶贫公益事业。2014年,他设立“环保助学金”,个人出资108万元,资助54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2016年,与济阳区仁风镇高家村结成帮扶对子,资助11户贫困户,并通过协会平台帮助销售农产品。2019年,他向遭受洪涝灾害的济南市章丘区捐款10万元及生活物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协会积极筹集40吨生活物资捐赠湖北黄冈。近年来,协会已累计向扶贫众筹“光明扶贫工程”、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济南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海兴县捐款110万元,组织会员单位安置贫困退伍军人和军人家属近百人,组织医疗专家到贫困村开展义诊活动,为1500余户贫困户发放慰问金及物资近百万元。
王 煜
男,汉族,50岁,中共党员,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2018年以来,在王煜带领下的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实施了教育扶贫、就业脱贫行动、旅游援贫行动,每年受益师生达600余人次。第一批红河32名客舱乘务员月平均收入8000余元,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2019年,组织30架次援疆包机,向喀什地区输送游客超过5000人,占上海援疆飞机班次50%以上。2020年,提出无接触招聘、云招聘、定制“扶贫空乘班”等,积极创造就业,联合推出红河“蓝天筑梦计划”,招收18名贫困山区学员,开创“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模式。同时,他和集团股东捐资1900万元,在张家口康保县种活28万棵树,成活率90%。公司还连年资助江西赣州210名建档立卡高中生,为井冈山四所山区中小学校捐建厨房设施等。在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策勒县积极购买30万元当地葡萄干等进行消费扶贫。
尹建敏
女,满族,60岁,群众,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伊东羊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尹建敏用自己的积蓄投资成立东乡县伊东羊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东乡族自治县伊淼食用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创新发展了“乡镇+行政村+基地+农户”的“东乡模式”。公司成立3年来,在东乡县建成430亩肉羊繁育场,引进湖羊、澳洲白种羊、杜泊种羊进行品种改良,打造“东乡贡羊”品牌,为建档立卡贫困户5000余户投放种羊2万余只,带动12个村、6个合作社、1万多户贫困农民稳定脱贫,建成200亩日产6万袋的黑木耳菌棒加工及种植基地,年培训1500人次,吸纳200多名东乡族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人均日收入200元、月入5000元目标。打造伊淼高原黑木耳品牌,带动3个乡镇、20个合作社、30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热心助学助教和慈善事业,累计在东乡县捐款捐物达3298850元。
甘启斌
男,汉族,44岁,中共党员,安徽联河集团董事长。
主要事迹
甘启斌创新推出“联河五大扶贫模式”,即“公司+农户+农技”的绿色稻米订单产业扶贫模式,“一自三合”的金融扶贫模式,“扩大就业”的就业扶贫模式,贴牌销售电商扶贫模式,“1+X”村企对接帮扶扶贫模式,带动10个乡镇10254户增收4553.6万元,免费帮助贫困村销售农产品,直接给予26个贫困村现金帮扶330万元。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作为应急保供协作重点企业负责人,他正月初四就带领员工复工复产,及时向湖北省供应大米4336吨,向安徽省及其他省市合计供应大米30960吨,为确保大米市场稳定作出贡献。甘启斌还向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捐赠27.29万元资金和抗疫物资,并向湖北省咸宁市捐赠15.78万元抗疫物资。
石丽平
女,苗族,54岁,民建会员,贵州省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石丽平是贵州省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松桃苗绣品牌创始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2008年12月,松桃苗绣第七代传承人石丽平带领3名绣娘创办贵州省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至今培训绣娘1万多名。2016年以来,石丽平积极参与“一企扶一村”计划,与当地村寨结成帮扶对子,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实行“计件为主+效益+产品提成”的薪酬模式,实施“公司+易地搬迁扶贫工坊+搬迁户”联结培训,在易地扶贫搬迁点开设了100个扶贫工坊,实行“一人一工坊”居家就业模式,解决了4000多名留守妇女居家就业问题,帮助300多名贫困人口脱贫,创造年产值6000多万元。同时,先后捐资60多万元修建10多公里乡村公路,资助17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为扶贫开发、贫困救助、贫困学生等累计捐资200多万元。
卢效平
男,汉族,54岁,中共党员,陕西亿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陕西亿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卢效平先后投资6700万元在水口街道和长禄村建设贫困户安置房、危漏房搬迁房、特困户捐赠住房234户;捐资460多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大学生上学、改善敬老院设施、捐资公安英烈基金、资助困难家庭和失独家庭,为170名老年人发放免费就餐卡,为16户贫困户购置彩色电视机,为镇村购置校车、便民服务车,开展疫情防控等。带动19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204户村民土地入股分红,贫困户直接分红126万元。2016年4月,总投资9.4亿元占地32400亩的“丝路天台产业扶贫基地”动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周边5000余人实现就近就业,每人年收入可突破4万元。
刘长安
男,汉族,53岁,群众,北京凯达恒业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主要事迹
在刘长安的带领下,凯达恒业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以“促当地产业发展,助贫困人口脱贫”为目标,用真金白银、真帮实干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把企业自身优势和乌兰察布市土豆种植特色农业相结合,在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投资32.15亿元,建设以马铃薯种植为基础、以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创新为依托,兼顾仓储、生产、交易、物流等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产业园——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现代产业园,带动50万亩种植基地、3万名种植农户、50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增收,让马铃薯产业成为助力当地脱贫攻坚的大产业。
李小红
女,汉族,48岁,民进会员,湖南佳惠百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李小红踊跃投身武陵山片区扶贫事业,她超前布局,建成700亩佳惠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大胆探索农产品冷链流通全链条产业扶贫模式。目前,包括武陵山片区在内,佳惠集团开办连锁超市162家,安排就业员工18000人,其中,安排贫困人口就业6800余人,年销售扶贫产品33亿元,签订农业订单92个,引导建设标准化果蔬基地30万亩,农产品冷链流通全链条带动2万贫困人口就业和20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2020年上半年,帮助购买销售因疫情滞销的蔬果2000万斤,鸡、鸭和鹌鹑等30万羽,为农户挽回损失5000多万元;近五年来,投入捐资助学、扶贫帮困、福利募捐等资金逾3000万元。
陆宝兰
男,壮族,82岁,中共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原副厅长、巡视员(退休)。
主要事迹
今年82岁的陆宝兰,退休后深入贫困山村,成为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他利用自身农业技术专长,在来宾市兴宾区五山镇联兴村古村屯指导乡亲们种植优质水果,当地农民年人均收入从2000年前不足1000元涨到如今的近10000元,彻底摆脱了贫困。截至2019年底,古村葡萄种植面积617亩,实现经济收入372万元;红心柚种植面积约384亩,经济收入增加约210万元。他捐资10余万元设立“古村助学基金”,为村里考上高中和大学的学生发放升学奖励和生活补助。为改善村屯生产生活环境,陆宝兰争取到上级部门投资150多万元实施旧房改造,修建排水沟和垃圾池、硬化道路等基础设施。他带头捐款5000与村民一起筹资30万元,建起篮球场和文化娱乐室,组织篮球赛等各种文化体育活动,改善村民娱乐方式,树立文明新风。
邵 勇
男,汉族,51岁,中共党员,青海可可西里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邵勇长期致力于当地脱贫攻坚工作,立足青海牦牛、青稞产业优势,大力发展青海高原特色扶贫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近3年来,收购加工青海牧区牦牛肉9910吨,帮助牧民增收991万元,户均增收800元。建设6条青稞产品生产线,年收购青稞5万吨、加工产品3.6万吨,开发出“可可西里”品牌系列青稞产品。带动青海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海南藏族自治州等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233户7794人,增收1353万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向青海省红十字会、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等捐赠价值113.7万元的物资。
周 勇
男,汉族,54岁,中共党员,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羊羊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周勇积极落实苏尼特右旗旗委和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成立了公司“羊羊牧业脱贫攻坚指挥部”,助力苏尼特右旗脱贫攻坚。他发挥公司自有的市场、技术、资金等优势,采取“龙头加基地、基地带牧户”帮扶模式,通过“订单收购、贷款帮扶、抗旱救灾、资产收益”等多种举措,帮助牧民解决生产销售问题,与2100多户签订订单,共加工苏尼特羊50余万只,生产出30多种、1.07万吨的牛羊肉产品。不断强化与牧民的利益联结机制,累计投入1840余万元,用于牧民价格补贴、贷款贴息、购买饲料、兑现分红、返还销售资金等,带动牧民稳定增收,7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得到帮扶,减贫带贫成效显著。
赵海伶
女,汉族,32岁,中共党员,四川青川海伶山珍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主要事迹
赵海伶汶川地震后回到家乡四川省青川县,开淘宝店卖山货,实行公司+贫困户+其他农户抱团发展、共同发展的模式,将藏在深山的优质农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11年来,赵海伶将“小网店”变成了“大产业”,从一家网店转型成为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带动全县发展电商1100多家,年销售6000余万元,惠及贫困群众2万余人,实现了青川农特产品由“卖掉”到“卖俏”的华丽转变,谱写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青川之歌。
娄 竞
男,汉族,57岁,群众,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娄竞带领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积极投身脱贫攻坚,2013年,发起公益捐助项目,救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截至目前,共捐助患者37979例,捐助药品123003支,金额1.23亿元。2015年,在公益捐助项目中,累计捐助人民币6.7亿元,使108053名贫困人口受益。2019年,他参与国务院扶贫办牵头的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扶贫工程,捐款1.8亿元,对贫困患者在医保报销后20%的个人负担进行全额资助,惠及全国832个贫困县近2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先后在内蒙古、辽宁、新疆等省份发起“爱心百分百扶贫项目”,赠药价值超过6000万元,200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得到资助。另外,他还持续关注提升贫困地区医疗水平,组织专家举行基层医生培训120余场。
姚小青
男,汉族,55岁,民革党员,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姚小青秉承医者仁心,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扶贫,制定“五依托五带动”扶贫模式。先后投资近10亿元,实施甘肃省渭源县、湖北省英山县、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河南省宜阳县、河北省承德市多个中药产业扶贫项目。通过规模定制化种植、全产业链带动、高科技靶向引领,直接帮扶带动贫困人口18000余人。实现产业车间就业1530人,220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550余人受益,户均年增收3万元以上。项目全部投产年产值可达30亿元,为贫困地区贡献税收超3亿元,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医药助困,各类捐赠累计6000余万元。近10年,策划公益活动超1500场,全国700余个县乡村15万人次受益。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带领全体员工保障抗疫药品供应,同时捐赠价值超1400万元的药品物资。
袁守根
男,汉族,79岁,中共党员,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老科协顾问。
主要事迹
袁守根1941年7月出生。1970年底,他引进156株脐橙苗,经过3年的精心管理,结出了第一批果实。从此,他驰而不息50年,在赣南红土地上默默耕耘、挥洒汗水,长期致力于赣南脐橙的种植、推广、管理,致力于把赣南脐橙发展成为老区人民的“摇钱树”。他的辛苦努力,换来了赣南脐橙的“果甜”、老百姓日子的“蜜甜”、群众交口称赞的“嘴甜”。2019年,赣州市脐橙种植面积达到162万亩,帮助25万种植户、70万名果农增收致富,果农年人均收入9360元,脐橙产业解决了100万农村劳动力就业。“赣南脐橙”商标估值50亿元,品牌价值达到668亿元,“赣南脐橙”发展成为全国产业扶贫典范之一,累计带动赣南老区100万人脱贫增收。
徐咏梅
女,汉族,53岁,无党派人士,海南天地人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徐咏梅带领公司将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有机组合,由天地人(20%)+村委会(60%)+农户、贫困户(20%)组成热带水果专业合作社,通过主导“合作社+”的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产业发展,在种苗、技术、标准、管理、采后处理、营销和品牌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有效提升了贫困户的参与度并激发其内生动力。截至2019年底,共计带动7137户、31328名贫困人口脱贫,实现分红2214.74万元,103户贫困户206人长期在公司务工就业,临时用工25万多人次,其中贫困户3.75万人次,扶贫规模占临高全县精准扶贫总盘子的户数和人数比例分别为47.2%和46.1%。
黄久生
男,汉族,55岁,中共党员,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驻郑州流动党员工作委员会书记。
主要事迹
他致富不忘乡梓,依托流动党支部,建立劳务输出基地,组织实施为农民工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的“金桥工程”,自2004年以来,累计带领40万人次农民工实现务工增收,每年为家乡带回6亿多元劳务收入,帮助220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他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投入1800万元,支持流动党员返乡创业成立合作社,建立茶叶、油茶扶贫基地,采取务工增收、旅游扶贫等帮扶措施,带动126户贫困户顺利脱贫;筹资260万元发展大棚蔬菜、草莓等产业,无偿帮助520户易地搬迁贫困村民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可致富。多年来,他累计捐款3000余万元改善贫困乡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坚持24年赡养700余位贫困孤寡老人,资助200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黄文仔
男,汉族,67岁,民建会员,星河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黄文仔带领星河湾集团积极投身扶贫事业。整体帮扶的广州市从化狮象村被评为精准脱贫典型,精心打造的荔枝蜜公园成为乡村振兴名片,捐资重建的汶川第一小学获评全国优质工程。他在贵州省毕节市帮扶深度贫困村、改善当地医疗卫生条件,在粤东革命老区捐建艺术中心,在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设立奖教奖学基金,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资助幼儿教育事业。他还在云南怒江、甘肃临夏、新疆喀什等地开展精准扶贫,推动当地发展,得到社会各界认可。星河湾集团获第十届“中华慈善奖”、广东扶贫济困红棉杯金杯奖等荣誉。黄文仔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黄 薇
女,汉族,34岁,群众,云南娅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主要事迹
黄薇(别名:薇娅viya)是昆明发展“网红经济”,依托云南“青创”平台引入的淘宝主播、“全球好物推荐官”,为云南绿色食品销售推广、旅游目的地打造发挥了积极作用。2016年起,开始投身公益助农直播,创建“以买代捐”公益模式助农帮困,发力精准扶贫。近一年累计公益直播超过50场,累计引导成交额超过4.6亿元,多次帮助云南建档立卡贫困户销售农特产品。2019年9月,薇娅“魅力中国行”公益助农首站在云南开展,引导销售额超3056万元。2020年5月,薇娅在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中为昆明斗南花市花农带货,助力当地农户走出疫情影响。近期,已在昆明落地直播电商实训基地,培养当地主播,为推介昆明、助力消费扶贫贡献个人力量。
阎 志
男,汉族,48岁,中共党员,卓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阎志时刻不忘儿时梦想,始终将扶贫的责任扛在肩上,通过多种方式投身扶贫事业。他将产业发展与土地、良心、农民的快乐联系在一起,与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结成和谐发展共同体,创立产业投资促进就业创业、电商平台打造一村一品、资源嫁接培育特色产业、扶贫基金托底教育医疗的四位一体精准帮扶机制,并通过以“文化+旅游”形式带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截至2019年底,为贫困地区提供5000余个就业岗位;开展技能培训3000余人次,帮助25个村实现农产品线上推广销售;建设5座卓尔美好生活馆并投入使用。目前,结对帮扶的50个贫困村已全部脱贫出列。2018年,卓尔企业获评“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
蒋思海
男,汉族,54岁,中共党员,金科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蒋思海在经营发展企业的同时,带领企业投身精准扶贫事业。他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提出以商业思维运营扶贫项目,以产业发展引领供给侧改革。2016年至今,累计投入2亿元打造产业扶贫项目8个,辐射带动2万名群众脱贫致富。他推动构建“从田间到餐桌”供应链最短的消费扶贫服务网络,将金科150万户家庭500万名业主与消费扶贫直接联通,4年累计消费扶贫农副产品超2000万元。他将基础设施作为脱贫的根基,在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忠县等13个重点扶贫区县投资超300亿元,拉动就业50万人;捐款1.38亿元,助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风貌改造;坚持推进智志双扶,4年累计投入1500余万元开展校企联合和爱心慰问,阻断贫困代际传播。
傅光明
男,汉族,67岁,中共党员,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傅光明始终不忘老区苏区人民脱贫奔小康,30多年来,带领企业深耕闽北山区,实施兜底帮扶助学工程、医疗保险助困工程、养蜂产业助农工程、充分就业助培工程、带动农户助富工程“五大民生工程”,辐射带动省内外3.5万贫困农民增收致富,户均年增收4000余元。捐助300万元用于扶持1000余户贫困户发展养蜂产业,户均实现增收3000余元。实施民企带村“1+1”模式,因地制宜,投入5000余万元,帮助中坊村、十里铺村和上屯村打造1个以上产业帮扶项目,村年均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100万元。实施兜底帮扶助学工程。连续13年专项捐助100万元用于帮助贫困学生。出资3600万元,兜底解决全市6万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医疗补充保险,全额资助全市白内障患者治疗,并为残疾人配备轮椅。
储呈平
男,汉族,57岁,中共党员,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
主要事迹
储呈平带领公司创新传统茧丝绸行业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领军企业的新路子。2002年,他从乡镇党委书记的岗位转至国有企业海安茧丝绸集团担任总经理,2004年,完成企业改革,挂牌成立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8年的建业深耕,他将一个经营困难的蚕茧初加工企业发展成为全国茧丝绸龙头企业。同时,他响应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部署,积极投入产业扶贫,结合“东桑西移”战略,先后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和德保县等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蚕桑产业,以点带面实施产业扶贫,因地制宜、精准帮扶。在全国贫困地区建有桑园蚕业基地30.4万亩,带动贫困地区5.8万户蚕农增收,带动1.3万名建档立卡低收入蚕农就业。
訾桂信
男,汉族,56岁,中共党员,新疆皮山县方圆绿色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主要事迹
訾桂信扎根边疆16载,坚守深度贫困地区,真心付出、无私奉献,彰显时代使命担当,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模范个人等荣誉称号。转观念,建立皮山县第一个农业综合科技示范园,引导当地群众转变观念,发展现代农业。传技术,建设实训基地,进行优良品种试验推广170余种;培养技术骨干百余人,大力开展技术指导服务,让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少走弯路。办实体,先后投资上亿元成立多个公司,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和发展产业增收。建基地,探索“公司+基地+农户”扶贫模式,统一流转搬迁点生产资料,让基地变工厂,把羊圈和大棚当车间,使农牧民成为产业工人,实现“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直接帮扶304户1117人脱贫,带动1354户4374人实现增收。
创新奖(共25人,按姓氏笔画排列)
马树友
男,汉族,46岁,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旗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主要事迹
为了让笤帚苗这一传统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马树友立足当地笤帚苗产业发展现状,创新组织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带领群众找到了一条发展笤帚苗产业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的新路子。他深入调研,跑遍全旗每一片种植基地、每一个加工企业、每一户加工户。他研究市场规律,从创新良种推广方式入手,解决了笤帚苗原苗产量低的问题;他认真分析市场供给,创新产品研发方式,实现了笤帚苗就地加工转化增值。目前,他已将全旗8万农牧民带动到笤帚苗产业链上,占全旗农牧民总数的1/5以上。巴林左旗笤帚苗产业已经带动4459户、9363名贫困人口实现人均年增收4800元以上。
韦永胜
男,汉族,39岁,中共党员,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坪坝村第一书记(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驻村干部)。
主要事迹
韦永胜创新践行“三三联动”,抓党建促脱贫,使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显著增强;探索践行“四点半课堂”,20余名农村留守儿童加入学习,志智双扶成效显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改扩建公路22公里,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引领群众走出一条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之路;建立壮大了集体经济组织;探索践行乡村社会治理,工作成绩得到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2018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坪坝村整村脱贫;2019年,坪坝村获市级“文明村镇”称号。
旦增称来
男,藏族,29岁,群众,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江孜县年堆乡尼玛藏式卡垫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主要事迹
为了传统藏毯文化不失传、实现更多的贫困群众“不离乡不离土”的就业机会,旦增称来把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研发了藏毯的纸样实用技术,促使江孜县藏毯文化转型升级,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在推动藏毯文化继承和发扬的同时,他提出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培训就业+无偿对无劳动力贫困户分红”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65名群众(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6名、残疾人4名)稳定就业、增收致富。合作社每年向135名无劳力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帮扶1500元,累计23万余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朱震宇
男,汉族,41岁,中共党员,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原肝胆外科二中心移植外科副主任。
主要事迹
朱震宇作为军队医疗专家和藏区包虫病救治团队骨干,牢记军人初心、践行医者大爱,5年内16次带队前往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在平均海拔近4000米的青藏高原行程2万余公里,克服高原缺氧、路途艰险等困难,进毡房、入帐篷,筛查救治包虫病患者1.1万余人次。发挥精湛医术、矢志创新攻关,牵头承担全军藏区包虫病救治“样板工程”任务,带领医疗队对口支援西藏丁青县人民医院,帮助该院开设首个肝病门诊,率先在昌都地区启动乙肝母婴阻断工程,成功开展首次乙肝病毒定量检测,完成海拔3800米以上高原包虫病救治手术,首创的“整体剥除技术”让235名贫困患者摆脱病魔。倾心传授帮带、培养技术骨干,协调推动西藏第二人民医院成立第一家藏区包虫病救治中心,牵头举办全军包虫病诊疗技能培训,帮助培养医护人员1100余人,为当地群众送去幸福安康。
向 辉
女,土家族,43岁,中共党员,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主要事迹
向辉依托来凤县农业资源优势,整合县农广校资源,实行全员、全科、全产业链培训,实现“员工变教员、基地变课堂、学员变社员”的转变,融合创新了“产业扶贫+职教提升”脱贫攻坚模式,建成1.2万亩扶贫实训基地。承担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她先后培训5430人次农民,其中贫困户1791人次;吸纳585户贫困户为合作社成员,215名贫困人口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直接带动667户贫困户奔向致富路,辐射5个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她在扶贫路上的创新探索得到社会各界肯定,先后获得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农业部“农业科教兴村杰出带头人”、农业农村部“全国十佳农民”等称号;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国首批创业创新园区、全国第二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
李光辉
男,羌族,52岁,中共党员,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县脱贫攻坚办主任。
主要事迹
北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境内山高坡陡,基础设施落后。李光辉分管扶贫工作7年来,迎难而上,敢于创新,带领全县2万余名贫困人口于2019年全部脱贫。他立足本地资源,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建设“五大农业园区”基地75万亩,带领北川连续6年获评四川省“农民增收先进县”;他创新打造“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平台,破解扶贫资金监管难题;他动员全县干部职工开展“结亲帮万户”结对帮扶活动;他推动实施改厨、改厕、建入户路、硬化院落等环境提升项目,惠及11000余农户;他利用“三羌共治”,有效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肖正强
男,苗族,39岁,中共党员,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白云镇平元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主要事迹
2016年10月,肖正强担任平元村党总支书记。面对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0户403人、贫困发生率8.9%、“地平、村弱、人穷”的现状,肖正强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用在部队学到的管理经验和军人思维治村,以作战方式做事、治军方式治贫,搭班子,抓工作,补短板。他革新村委管理,激活干部干事创业激情。他组织全村39名退伍复员军人组建“特战队”,在全区率先成立老兵调解室;四处奔走争取资金项目、走家串户协调纠纷。创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制定村规民约,带领群众决战脱贫攻坚。2019年底,平元村人均年收入达11360元,首次突破了万元大关,实现全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平元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先进村。平元村委2018年荣获“全区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称号,肖正强先后获得“第六届贵州省道德模范提名奖”“贵州省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
吴梦秋
男,汉族,58岁,中共党员,上海蔬菜(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
主要事迹
吴梦秋借助农批流通行业的实践,探索了“签约基地”产业扶贫、“搭建平台”销售扶贫、“打造品牌”消费扶贫、“设立项目”公益扶贫等精准扶贫的“上蔬模式”。他牵头对接云贵24个产业扶贫基地,组织当地农副产品进上海,开辟扶贫专位和绿色通道,减免各项费用;他带领团队开展“云品进社区,万家帮万户”系列活动,销售各类爱心扶贫大礼包;组织“百县百品”项目评选,致力于更多渠道消费帮扶,助力更多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相关项目先后被评为2018、2019年上海市精准扶贫十大典型案例。上蔬集团年累计销售对口帮扶地区农产品12.5万吨,销售额近8亿元。今年,他积极组织各市场有效对接,1-5月累计销售云南等地菜、果、肉等7万余吨,销售额近4亿元。
张 华
男,汉族,54岁,群众,甘肃中盛农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主要事迹
2011年开始,张华在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发展肉鸡产业,带动当地农民年增收1720万元;安排1500多人就业,年发放工资5400多万元;物流运输及三产带动500多人就业,年收入2000万元以上。2016年以来,公司通过“331+”扶贫模式,已带动全市建成“331+”合作社686个,17789户入社贫困户累计获得收入2400多万元。通过公司代养方式,为21109户贫困户(15119户已脱贫)提供收入3622.32万元,户均1700元。同时,贫困户通过自主养羊,户均收入16403元;通过订单种草,户均收入6700元;累计吸纳贫困劳动力2100多人入场务工,人均年收入3.6万元以上。通过“五位一体”模式,建成合作社352个,带动贫困户11966户,年收入1477.6万元;带动贫困户种植青贮玉米13万亩、苜蓿(燕麦草)5万亩,通过提供饲草年收入1.8亿元;吸纳贫困户就业272人,人均年收入3.6万元;吸纳当地未就业大学生1200多人,其中,贫困家庭大学生300多名,年工资收入5万元以上。多年来,累计向社会捐助1.68亿元。
张金霞
女,汉族,65岁,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事迹
张金霞从事食用菌科研40多年、产业科技扶贫33年。育成食用菌新品种19个,在全国推广应用。积极参与国家食用菌产业规划和菌种法规政策的制定,常年奔波在产业扶贫第一线,足迹遍布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燕山—太行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等连片特困地区,甘肃省舟曲县、四川省雅江县、西藏自治区亚东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等40余个深度贫困县。建立了“首席+团队+县主管干部+技术经济明白人”联合扶贫攻坚模式。为主产县制订发展规划、提供政策建议、设计技术模式,建立研发基地,送菌种、送技术、做培训,指导食用菌生产,在河北省承德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贵州省毕节市等地产业扶贫成效显著。
张 琦
男,汉族,57岁,中共党员,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党总支书记、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
主要事迹
张琦积极倡导“绿色减贫”理念,首次构建“中国绿色减贫指数和指标体系”,在绿色减贫理论与科学评估方法上取得创新,被国内外普遍认可和肯定。2011年创立高端智库中国扶贫研究院,直接服务国家脱贫攻坚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主持课题研究100多项,20多项成果获国务院扶贫办、2项获教育部采纳和批示。2016年以来,主持多省贫困县考核和退出第三方评估,曾担任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定点扶贫考核专家组组长,为脱贫攻坚考核制度的制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阿布都沙拉木·牙生
男,维吾尔族,36岁,群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色力布亚镇拜什吐普村村民。
主要事迹
勤学善思敢试,青年农民变身发明家。初中毕业的阿布都沙拉木·牙生参加新疆畜科院“访惠聚”工作队的科技兴趣小组,发明了“瓜开沟平地覆膜一体机”, 已销往全国各地163台,获利近50万元。此后不断创新,以科技助力农村农业产业发展。开设工厂培养工人,指导农机服务。创造近200个就业岗位,带领村民脱贫增收。榜样示范带动,更多年轻人成为创业能手。他积极参加扶智扶志活动,激发更多年轻人学习科技和创业就业热情,亲自授课,带动1000多个劳动力就业。先后获得“新疆喀什地区农村致富带头人”“第十一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脱贫攻坚奖创新奖”等荣誉。
陈灿平
男,汉族,47岁,中共党员,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县委常委、副县长(西南民族大学挂职干部)。
主要事迹
西南民族大学扶贫干部陈灿平博士,2018年在长沙主持建成全国第一个县域经济离岸孵化器——安化黑茶离岸孵化中心,聚才引智,使安化黑茶线上销售额扩大到3.3亿元以上。2019年负责安化黑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为扶贫支柱产业信息化、标准化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他躬身入局,开辟了信息化扶贫助农新路径。疫情发生后,为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利用抖音平台直播带货1500万元,帮助近千人脱贫,带动本地扶贫助农产品网络销售超过1.8亿元,引领全国基层干部直播带货潮流,为全国多个产茶县提供了信息化扶贫助农“安化模式”。
孟守东
男,汉族,49岁,中共党员,安徽省扶贫办产业指导处处长。
主要事迹
为完善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机制、提升金融扶贫效果,孟守东深入省内外调查研究,创新提出了扶贫小额信贷户贷户用自我发展、户贷户用合伙发展、户贷社管合作发展、户贷社管合营发展“一自三合”模式。对有自主发展意愿和发展条件的贫困户,通过一家一户户贷户用“自我发展”扶贫产业,实现增收脱贫;对自主发展能力弱和条件欠缺的贫困户,通过合伙、合作、合营方式,贷款后“抱团发展”,聚合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和群众勤劳之手,激发内生动力,实现从“贷得到”到“贷得准”“用得好”的转变,走出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金融+产业”融合发展、带贫减贫之路。截至2019年末,安徽省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37.5亿元,“贷”动了89.4万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
侯桂森
男,汉族,65岁,群众,河北省阜平县食用菌专家组组长。
主要事迹
2015年9月,侯桂森受聘成为河北省阜平县食用菌发展专家组组长、太行山食用菌研究院院长。致力于科技扶贫30余年,探索出一条发展食用菌产业扶贫新路径。常年扎根太行山区,把100多项新科技、新成果引入阜平县,通过制定科学规划、创立发展新模式、解决技术瓶颈问题,阜平县食用菌产业从零起步发展至今已覆盖全县13个乡镇140个行政村(全县有209个行政村),建起菌棒基地6个、高标准产业园98个、出菇棚室4610栋,年栽培香菇黑木耳7500万棒,年产鲜品菇耳5.5万吨,实现产值9亿元,群众增收2.55亿元。
娄可伟
男,汉族,47岁,中共党员,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县委副书记(中国工商银行挂职干部)。
主要事迹
2016年被中国工商银行委派参加脱贫攻坚工作,他矢志创新,用心血和汗水深耕每个扶贫扶志项目,以精准减贫带贫助推南江县2019年4月顺利脱贫摘帽。他探索创新的“借羊还羊”产业扶贫模式被评为“全球减贫最佳案例”,吸引社会各界投资3000万元,设立基金支持推广,带动4000多户贫困户稳定脱贫;他探索实施的“驻村工作队工作法”,深度破解金融扶贫好政策难落地问题,协调发放各类扶贫贷款16.5亿元,惠及群众66万人;他示范推行“乡村道德银行”机制,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并被列入《中国减贫奇迹怎样炼成》一书。他被评为“全国乡村扶贫扶志典型人物”。他的务实创新得到社会各界点赞,更得到当地干部群众广泛赞扬。
姚佩君
女,汉族,50岁,民盟盟员,海南正和职业培训学校校长。
主要事迹
2017年,姚佩君创立贫困村集体企业创业辅导中心,通过打造贫困村基层党建引领、村民民主自治监督与现代企业管理相融合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构建了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三权分置的现代村集体企业管理体系“本号模式”,指导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本号镇22个行政村创办村集体企业,直接带动全镇贫困户2807户11403人脱贫,取得了较好示范带动效应,先后指导全省132个村(含81个贫困村)创办集体企业,受益贫困群众3.5万人。该创新做法被国务院扶贫办作为典型经验转发。
袁相鼎
男,汉族,37岁,中共党员,宁夏固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贷管理部总经理。
主要事迹
西海固地区是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为发挥金融扶贫的撬动作用,袁相鼎结合农村金融工作实际,创建了“银行+涉农企业+贫困户+订单”的金融扶贫模式,通过银行给企业降低贷款利率,由企业和贫困户签订订单,并以高于市场价格的保护价收购贫困户产品,受益贫困户和企业分别达到1.48万户、74家,促进贫困户增收500万元,企业年净利润收入1000万元,不断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他建立了以村级为单位的农户经济信息档案,对所有行政村农户普惠建档、评级、授信,实行30万元以内免抵押、免担保纯线上信用贷款支农新模式,通过整村授信,已完成有效农户信息采集16409户,完成评级15290余户,授信金额7.97亿元,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动力。
徐万年
男,汉族,63岁,中共党员,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马坳镇黄溪村党支部书记。
主要事迹
2009年,52岁的徐万年怀着“让村民们共同富起来”的责任和情怀,放弃做得风生水起的生意,回到黄溪村担任村党总支书记。他把创业的成功经验运用到村庄的建设发展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农业产业化、土地园林化、耕作机械化、住房城镇化、农民工人化”的“五化”发展理念和“家家有资产、户户有股份、人人有就业、年年有分红”的“四有”发展目标,带领村民们发展蚕桑、蔬菜、花卉苗木、茶叶、有机葡萄五大主导产业2800多亩,年创收1200余万元,其中,蚕桑产业辐射到全县13个乡镇70多个行政村,带动4000余名贫困群众从业,为每户贫困户年均增收2—3万元。2019年底,黄溪村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成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江西省美丽宜居村庄”“江西省AAA级旅游村”。
徐冠巨
男,汉族,59岁,无党派人士,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事迹
徐冠巨坚持真情实感、真金白银、真抓实干的“三真”扶贫理念,带领传化集团在中西部地区投资130亿元,建设智能物流平台,创造了通过小微物流连接千家万户的物流扶贫模式。该模式有效打通了贫困地区农产品出山的“最后一公里”,年运输农产品达2000万吨,实现了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双轮驱动。实施“安心驿站”公益扶贫项目,帮扶56360名贫困卡车司机。捐赠30亿元,成立传化慈善基金会,在“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发起“健康扶贫行动”,援建千村传化“安心卫生室”,探索了“建室、助医、扶医”全链条参与方法,实现了村卫升级、村医赋能增收双向推进的健康扶贫新模式,服务村民116多万人。徐冠巨将企业的主要业务伸展到扶贫领域,同时瞄准健康扶贫的短板,创新出了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双创模式。两年来,累计捐赠2亿元,惠及逾28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带动就业200万人。
高 岩
男,汉族,45岁,中共党员,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
主要事迹
高岩常年致力于生物质资源利用与盐碱地改良研究,在吉林省通榆县实施“快速液化农业废弃物改良盐碱土壤综合利用技术”,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品,采用近临界水技术,将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在水作用下制备得到固、液态有机肥料,进行盐碱地改良,解决了传统有机肥生产周期长及秸秆燃烧、畜禽排泄物乱弃对环境产生的污染问题,为建设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技术选择,在全国具有推广价值。累计引入扶贫资金1500万元,改良盐碱耕地1300亩,玉米最高增产3265斤/公顷,增产率19.8%,每公顷净增收1000元以上,累计带动100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为深度贫困县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力量。2019年,他获得吉林省脱贫攻坚奖创新奖。
高春艳
女,汉族,56岁,中共党员,黑龙江省穆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主要事迹
牡丹江市优秀中青年专家,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13年,高春艳挂职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穆棱市下城子镇悬羊村第一书记,任服务“三农”工作站站长,进村后,她充分发挥自身的农业技术专长,和村委会班子就悬羊村发展黑木耳产业达成一致意见,推行“科技推广+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业发展模式。以科技示范引领,解决资金、品牌、市场、用工等问题,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发展废弃菌袋循环利用,推动食用菌产业升级。创办田间技术学校,激发自主脱贫动力。全村已有400多农户从事黑木耳生产,年产量2000多吨,年产值1.2亿元,户均年收入15万元以上,转移周边农村劳动力5万余人次。
常明昌
男,汉族,57岁,九三学社社员,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主要事迹
35年来,常明昌致力于教学、科研、成果转化和科技扶贫,发表论文216篇,出版著作12部,培育新品种2个,授权专利6件,创立黄土高原代料栽培香菇新模式,完成技术标准19项,建立省食用菌产业标准体系,承担26项国家省级项目,3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40多个县进行科技扶贫,培训农民4万多人次,推广优良品种300多个,带动3万多农户脱贫致富,经济效益约36亿元。探索出从庭院技术到产业化技术再到工厂化技术的产业扶贫模式,仅香菇栽培技术推广就在临县、广灵县等形成5个产值过亿元的基地县。他的先进事迹入选科技部汇编出版的《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科技扶贫100个典型案例》。
谢俊锋
男,汉族,49岁,中共党员,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副县长。
主要事迹
2016年4月至今,谢俊锋任柞水县副县长,分管农业农村、扶贫等工作。他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治本之策”,充分挖掘柞水本地资源,经考察研究后选定木耳作为扶贫产业,围绕“龙头带动、科技支撑、建设基地、培育主体、带动农户、打造品牌”六个环节,牵头制定木耳产业规划和扶持政策,创新推行的“借袋还耳、借棚还耳”利益联结模式被列入全国十大产业扶贫案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建立健全风险防范保障机制,形成了从菌种研发、菌包生产、精深加工、终端销售、仓储物流、废弃菌包利用到信息服务的柞水木耳全产业链条,带动全县67.6%以上的贫困人口稳定增收,柞水县连续3年在省级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位居前列,均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县”和“综合评价好的县区”。2020年2月,柞水县实现脱贫摘帽。
樊志勇
女,汉族,36岁,群众,云南纳喜文化创意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主要事迹
樊志勇返乡创业13年,创建纳苏品牌,以“非遗文化扶贫”带动300多名绣娘脱贫致富。樊志勇对全国18个县的36个点进行彝绣讲座培训,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13年间,樊志勇不断创新商业模式,让绣片变产品;创新扶贫模式,变输血为造血;把事业做成产业,让公益和效益共发展。用商业运作的方式帮助大山里的绣娘居家就业、造血脱贫,为彝绣产业的发展探索了新的模式,为减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活化村寨生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樊志勇发起公益扶贫项目的4年时间里,围绕“文化传承、手艺变现、造血脱贫”3个重点投入200多万元资金,从一个人发起到一个团队的建立,再到全国性非政府组织的助力,坚持“手艺传递美好”的理念,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捐资助学、产业扶贫,通过一针一线绣出一幅蓝天白云下绣着花、养着家、带着娃的美好生活画卷。
组织创新奖(共49个单位)
组织名称:北京尤迈慈善基金会
主要事迹:2017年,北京尤迈慈善基金会汇聚232位以北京协和医院为主的北京21家三甲医院知名专家,联合贫困地区696家医院4500名基层医生,通过远程会诊,共同免费为贫困患者诊治,将党的温暖送到贫困患者身边。截至目前,累计免费诊治贫困患者11734名,覆盖28个省份、439个县市区。同时,北京尤迈慈善基金会借助互联网技术,依托实际病例在远程会诊时对贫困地区医务人员进行临床经验传授和技术培训,实现“授人以渔”的可持续发展目标。2019年的随访数据统计显示,基层医生的临床水平提升率达98.5%。
组织名称:天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事迹:天津食品集团将扶贫工作列入集团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品牌、渠道优势,成立10家产业扶贫企业、10余个消费扶贫公司,实施“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双轮驱动。投资超过10亿元,先后在新疆、河北打造两个“百万只”肉羊养殖项目,在西藏建设阿旺绵羊胚胎技术中心等。在甘肃投资发展食品加工业,打造现代畜牧养殖和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将千余种扶贫产品带入天津,累计采购额超过1.3亿元,推动受援地区产业升级。坚持党建引领,开创了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希吾勒”扶贫模式,坚持扶贫扶智,成立下乡技术服务队,培训贫困户6000余人次,为40余名当地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有效带动近1.75万贫困户增收,为受援地区留下扎根当地的工作队伍,留下健康长久的脱贫产业。
组织名称: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
主要事迹: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是“人民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模范”李保国同志生前为之奋斗的地方。近年来,内丘县传承“李保国精神”,做大做强做优苹果产业,并以苹果产业为抓手,不断探索创新新机制、新模式、新举措。聚焦机制创新,探索建立了“龙头企业+入股”、“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土地流转+入股+打工”3种带动机制,让果树变成“摇钱树”;聚焦模式创新,探索出一套治山经验、选准一批致富带头人、开辟出一条致富新路,让荒山变成“花果山”;聚焦组织创新,讲好一个故事,成立一支技术服务队,培养出一批职业农民,让科技变成“金钥匙”。内丘县2017年底实现脱贫摘帽,到目前已建成优质苹果生产基地10.6万亩,苹果产业年产值近17亿元,带动2万多名农民实现稳定增收。
组织名称: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
主要事迹: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把“互联网+产业扶贫”作为重要突破口,借助京东电商平台优势,积极探索“政府引平台、平台联合作社、合作社联农户”的“一引双联”模式,走出了一条电商扶贫新路径。县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引导资金,设立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立武邑县特色产品电商平台,2019年,电商交易额近60亿元,增长70多倍,零售额突破30亿元,连续三年在全国百个贫困县中蝉联第一。政府与电商企业搭平台,合作社与农户唱主角,保险公司降风险,政企社户保五方合力实现产业项目对贫困户的多重覆盖,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以电商扶贫为示范,形成“1+X+1”产业扶贫机制,4000多贫困户通过入股、租赁、劳务等形式主动参与产业项目,成了稳定脱贫的“三金”农民。
组织名称:山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扶贫移民处
主要事迹:山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扶贫移民处强化整体设计,完善政策体系,出台各类政策指导性文件37份,蹚出了精准识别对象、新区安置配套、产业就业保障、社区治理跟进、旧村拆除复垦、生态修复整治“六环联动”闭环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的山西路径。圆满完成36.2万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11万同步搬迁人口和3350个深度贫困自然村整体搬迁任务。2017年、2018年、2019年连续三年获得国务院通报表彰。
组织名称: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
主要事迹: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经过探索实践,形成了“2355”扶贫资产规范化管理制度体系,实行双向追踪、三级定责、五权明置、五化运营模式,解决了扶贫资金从哪里来和到哪里去问题,解决了按层级分责和怎么管、怎么用的问题,实现了突泉县扶贫资产底数清晰、运营风险可控、收益有效提升,为巩固脱贫成果、防致贫返贫提供了资金支撑和制度保障。同时,在自治区和兴安盟支持下,“2355”扶贫资产规范化管理制度体系积极影响不断扩大,成功承办内蒙古全区扶贫资产管理现场培训班,为基层一线开展扶贫资产管理工作提供了实用范本。
组织名称: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服务部
主要事迹: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服务部紧紧围绕国家和省扶贫开发总体部署,对口帮扶7个贫困县和12个定点扶贫村,充分发挥成果、技术和人才优势,在全国首创、推广选派科技副职技政结合开展脱贫攻坚的做法,创新实施“政府+科技+企业+贫困户”的科技扶贫示范引领基地院县共建模式,确定“专家四带”帮扶思路,制定做好“九个一”的工作目标,形成助力产业扶贫的长效机制。2015年以来,共组建33个扶贫工作队、104个科技特派团,选派18名科技副县长和43名第一书记(副乡镇长)长期工作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实施科技项目270项,建立扶贫示范基地1043个,带动全省15.4万名贫困人口发展脱贫产业,科技支撑脱贫攻坚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2019年,实现对口帮扶县村全部脱贫摘帽。
组织名称:吉林省驻村第一书记协会
主要事迹:吉林省创建的吉林省驻村第一书记协会,通过整合资源,打造大型电商平台,推动全省扶贫产品集中销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协会自主研发农产品商城APP,全省1489名贫困村第一书记和9340名村书记为会员,每天组织3—5名第一书记和村书记开展网上直播带货。截至今年7月初,共举办12次市县专场直播活动,观看直播人数超过34万人次,粉丝人数超过7万人,入库产品2000多种,销售扶贫产品13.9万单,销售额达到500多万元。全省第一书记、村书记代言销售的扶贫产品已超过9000万元,直接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400多万元,推动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多元。疫情防控期间,协会协调省农科院为贫困村免费提供优质稻种14万斤,签订包销合同,帮助83个贫困村264户贫困户解决难题,拉动扶贫产业发展。
组织名称: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
主要事迹: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成立县乡村三级脱贫攻坚指挥部和14个专项推进组,推动各项扶贫政策措施精准落实。精选后备干部和医务人员552人,组建驻村工作队和驻村医疗队,覆盖所有行政村。在村级党组织和农村党员中开展夺取“五面红旗”和争当“十星级党员”活动。实施“菜单式”服务,带动650户贫困户就业增收,在全县105个村打造“百村万园”,庭院经济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县乡村干部利用央视直播间、淘宝直播间、抖音等载体推销特色农产品,销售额达2700余万元。2019年,桦川县5804户1171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5月,桦川县正式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10月,荣获黑龙江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组织名称: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主要事迹:拼多多(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充分发挥消费扶贫优势,2019年,农副产品成交额1364亿元,其中,贫困地区农产品上行372.6亿元,来自国家级贫困县商家36万家,其中,注册地为“三区三州”的商家15.7万家,依托平台脱贫人数超50万人,累计带贫人数超百万人。拼多多创新扶贫模式,建立“平台+新农人”体系,发挥“多多大学”扶智功效,累计触达贫困地区农业经营者49万人,带动近20万贫困户脱贫。2019年,通过“丰收节”“农货节”等系列扶贫活动,为133个贫困县开辟绿色通道,实现销售收入67亿元。提出直播扶贫,截至目前,直播带贫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超6亿斤,覆盖超30万贫困户,2020年5月20日与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启动“百县直播行动”。
组织名称:福村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事迹:2017年开始,福村宝医疗科技围绕“为中国村民共享安心医疗”目标,充分运用数据、算法和服务模式优势,打造了医疗互助一站式服务平台。采取村民议事会民主协商、群众自愿参与模式,通过“村民个人出一点、村集体支持一点、社会赞助一点、政府引导一点”多渠道筹集资金,全部用于辖区群众大病住院二次报销,切实减轻群众尤其是相对贫困群众的重大医疗支出负担,有效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目前,已在7省50多个县区实施推广,覆盖人群500余万人,群众平均参加率75.3%,累计筹集资金4.29亿元,有36.6万人次享受补助金2.8亿元,住院群众医疗负担平均减少27.1%,其中,低保等困难群体平均减负37.4%。
组织名称:浙江省赴四川省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工作组
主要事迹:2018年以来,浙江省赴四川省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工作组扎实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与对口支援工作。探索园区共建,累计共建产业园区40个、入园企业180家;组织引导426家企业赴四川开展扶贫协作,实际投资额达259.2亿元。大力开展产业帮扶,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48.6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40亿元,建成304个、80多万亩农业生产基地。全面推进消费扶贫,多渠道销售四川农产品、手工艺品等24.85亿元,通过线上线下销售近100亿元。全面推进就业帮扶,累计转移四川2963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到浙江实现稳定就业,帮助38955万名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深入实施志智双扶,共派出专业技术人才2293人,组织培训当地干部人才8.9万人次,为当地培养专业技术团队212个,培训致富带头人1.5万人。动员全民参与社会帮扶,共组织1055家企业和122家社会组织参与结对帮扶,社会各界累计捐款捐物达7.92亿元。
组织名称:安徽省宿州市泗县
主要事迹:安徽省宿州市泗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7年起,泗县组织创新实施“旗牌星”精准扶贫联动新机制,取得突出成效。“村创旗、以旗定位”,筑牢脱贫攻坚组织保障。通过扛旗多少比成绩、公示效果比贡献,引导村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比学赶超。2019年,全面消灭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村,全县年经营性收入超10万元的村达96个,超50万元的村16个。“户创牌、以牌定绩”,凝聚脱贫攻坚干事创业合力。全县168个行政村特色产业全覆盖,建成“一村一品”专业村30个、千亩产业示范园16个,累计带动贫困户2.1万户,户均增收6000元。“人创星、以星定酬”,激发脱贫主体的内生动力。全县2054名党员被评为“致富先锋户”,1.5万余名党员为贫困户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服务,2万余名贫困户致富增收,开创了“党员引领群众干,一个带起一大片”的生动局面。
组织名称:福建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
主要事迹:福建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决战决胜全省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创新责任落实机制,全方位推动“五级书记抓扶贫”。制定监督清单,明确省市县乡四级纪委监督责任;建立“1+X”监督机制,整合形成纪委专责监督和部门职能监督合力。创新靶向监督机制,全过程推进脱贫攻坚任务完成。盯重点地区,开展挂钩监督、蹲点调研;盯重点对象,2017年以来,组织入户访查贫困户23.8万户次、71.33万人次,现场解决问题;盯重点问题,2018年以来,排查处置线索2933条;盯重点环节,推动完善制度20余项。创新资金监管机制,全流程保障资金落实。2018年,推动建立扶贫(惠民)资金在线监管平台,现已覆盖11个省直部门37项221亿元资金、贫困对象69.6万人、受益对象740万人。创新作风保障机制,全覆盖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建立精准查处、集中整治、联合监督检查等工作机制,2019年,扶贫领域查处问题数、信访举报数分别同比下降54.4%、57.84%。
组织名称:江西省赣州市扶贫办
主要事迹:江西省赣州市扶贫办真抓实干,积极探索革命老区高质量脱贫的新路。创新实施产业扶贫“五个一”机制、农村保障房建设、健康扶贫“四道保障线”、精准防贫保险等系列政策措施,许多做法在全省全国推广实施。2019年10月,赣州市“瑞金市廖奶奶咸鸭蛋案例”“龙南县杨村镇车田村脱贫车间案例”入选“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案例。全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网络扶贫、互联网+社会扶贫、消费扶贫等现场会先后在赣州市召开。2014年至2019年,全市实现111.51万贫困人口高质量减贫、1023个贫困村全部顺利退出贫困序列、11个贫困县全部高质量摘帽,贫困发生率由14.28%下降到0.37%。
组织名称:山东省曲阜市
主要事迹:山东省曲阜市依托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禀赋,搭建孔子学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等载体平台,发挥道德文化引领作用,创新实施“育德+扶志+解困”精神扶贫模式,通过国学讲授、文艺演出、图书流转等活动,弘扬传统美德、营造乡村文明新风,教育引导贫困人口立德、立志,激发自立自强、向上向善的思想观念,实现物质精神双脱贫。创新搭建“儒家文化+”载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为基础,深化推进精神扶贫“一堂一台、一院一堂、一规一约、一创一评”的“八个一”专项活动,走出了一条以优秀传统文化助力脱贫攻坚的路子。2018年以来,共举办儒学讲座1300余期,受益贫困群众2万多人次。
组织名称: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
主要事迹: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中央办公厅定点帮扶县。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光山县大力开展电商扶贫,全县开设各类网店2.6万余家、从业人员超5万人,年网络销售额43亿元。成立电商扶贫领导机构,出台优惠政策,设立发展基金,建立电商创业孵化园,建成19个乡镇电商服务中心、311个村级服务点,解决乡村物流配送的短板。注重人才支撑,聘请全国知名电商高级讲师授课,引进优秀电商企业和电商人才入园创业,累计举办各类电商培训班133期,培训1.3万余人次。注重品牌培育,结合自身产业优势,打造“光山羽绒”和农副产品“光山十宝”两大品牌,扩大市场销路。注重利益联结,积极探索“电商企业+贫困户”“自主创业+贫困户”“电商达人+贫困户”“产业基地+贫困户”等电商扶贫的新路径。注重直播带货,今年以来,利用“易采光山”和直播平台开展直播带货550多场,实现全县农副产品无积压。
组织名称:湖北省纪委监委大数据监督检查工作专班
主要事迹:湖北省纪委监委大数据监督检查工作专班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建立“扶贫和民生领域政策落实监察系统”,连续5年运用大数据对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40类精准扶贫项目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监督,从严从实查纠问题,坚决斩断伸向扶贫资金的“黑手”。2016年以来,查实的问题逐年减少,有效遏制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有力促进了脱贫攻坚政策落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中央巡视办有关领导给予充分肯定,并在2018年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上对“扶贫和民生领域政策落实监察系统”作了演示。
组织名称:湖南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
主要事迹:湖南卫视(湖南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着力打造主流媒体参与消费扶贫的“湖南样本”,携手芒果超媒建立“芒果扶贫云超市”,提供“一键开店、一键直播、一键到家”农产品销售服务,目前,6485名农民入驻网店,完成直播20485场,卖出128万多组湖南特色农产品,培训新农人15923人。推出《出手吧,兄弟!》大直播,2小时内卖完全省15个县的多种特色农产品,直播带货1.02亿元。创制“一县一品”扶贫公益广告,通过晚间黄金档,投入扶贫广告资源价值7.35亿元推广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或旅游产品,2019年,帮助双峰县辣酱销售6亿元,帮助麻阳县销售冰糖橙带动农民增收10亿元。连续8年开展“新春走基层”直播活动,带动贫困村寨旅游消费。开创“节目+扶贫”模式,《快乐大本营》携手芒果V基金等,帮助湖南、江西等地拓展农产品销路。
组织名称: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省扶贫办) 扶贫协作与老区建设处
主要事迹:广东省扶贫办扶贫协作与老区建设处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健全了“高位推动、上下联动”工作协调机制、“财政主导、社会助力”资金支持机制、“志智双扶、双向互动”人才支援机制、“龙头引领、梯度转移”产业合作机制、“政府搭台、企业运作”消费扶贫机制、“精准对接、精细服务”劳务协作机制和“广泛参与、全面覆盖”携手奔康机制,推动广东省助力广西、四川、贵州、云南4省份14个市(州)93个贫困县脱贫攻坚任务。2016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以来,累计向桂川黔滇投入财政援助资金168.8亿元,社会帮扶资金110亿元,派出党政干部1159人次、专业技术人才12923人次,实际投资额达3283亿元,帮助4省(区)71个贫困县摘帽、8663个贫困村出列、379.2万名贫困人口脱贫。
组织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主要事迹: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创新实践“党委第一书记”“大村长”制,选派12名县领导任乡镇党委第一书记,123名局长任行政村“大村长”,强化攻坚力量。创新“六联一带”模式破解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后续管理难题,让易地扶贫搬迁的群众真正“稳”下来,能发展、可致富。创新“三园”建设,打造全县易地扶贫搬迁户后续扶贫产业园、脱贫户后续增收产业园、村集体经济扶贫产业园,巩固脱贫成果。创新打造“百村千屯办春晚”品牌,打造民族特色校园,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让“毛南音韵”艺术团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少数民族文化扶贫、教育扶贫有声有色。2019年,如期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6.59万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19.56%下降到2019年底的1.48%。
组织名称:海南省万宁市扶贫工作办公室
主要事迹:海南省万宁市扶贫工作办公室以创新开展扶贫军训为抓手,打造“五个一、五提升”模式,即创新一套精神提振体系,提升脱贫致富志气;制定一套就业培训引导体系,提升脱贫致富“智力”;完善一套政策奖励体系,提升生产就业积极性;构建一套职业成长体系,提升持续脱贫能力;打造一套人文关怀体系,提升贫困群众幸福感。创新“志智双扶”模式,有效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多种渠道推动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将就业稳定性提升到90%以上,培养了一批入党积极分子和班组骨干,让贫困户看到中长期职业规划,有希望、有奔头。截至目前,共举办8期扶贫军训活动,727人参训,其中602人结业后实现了稳定就业,83人发展自主种养产业,带动了630户2760人脱贫致富。
组织名称:重庆市奉节县
主要事迹:近年来,重庆市奉节县探索创新干部走访、教师家访、医生巡访、农技随访“四访”工作法。通过扎实开展“四访”工作,奉节县群众的致富能力和“干部扶自己干”精气神得到大提升,各级干部的扶贫工作能力和群众工作水平得到大提升,脱贫攻坚进一步走深走实。截至2019年底,贫困人口从2014年底的34185户124425人减少到1013户3046人,贫困发生率由13.5%降至0.36%。2019年2月,“四访”工作法入选重庆市30个改革案例。2020年6月,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将“四访”作为地方标准。
组织名称: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事迹:党的十八大以来,茅台集团累计投入14亿元,通过组建茅台生态农业公司、兴建有机高粱原料基地、创新“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产业扶贫之路,强力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形成具有茅台特色的“品牌带产业、企业带基地、合作社带农户”的“三带”产业扶贫新模式,直接带动近15万户45万名贫困人口脱贫,辐射带动近百万农户、近三百万人受益,开创农民增收新途径。认真履行社会责任,集团60个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48个贫困村,累计投入资金3.2亿元,在人才支持、融资贷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党建扶贫、公益助学等方面全力支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发展,该县于2018年成功退出贫困县序列。创新开展“中国茅台·国之栋梁”“习酒·我的大学”等助学活动,截至2020年,茅台集团累计捐资10.14亿元,资助贫困学子20.28万名。
组织名称: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扶贫开发办公室
主要事迹: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全国深度贫困“三区三州”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扶贫开发办公室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一是“公路养护+”精准扶贫模式,累计聘用1645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为护路员,人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二是组织千余名背包队员组建“背包工作队”,开展“背包上山、牵手进城”行动,点对点帮助群众搬迁入住。三是创立“怒江扶贫暖心基金”,认捐资金达3028万元,已向78名殉职扶贫干部遗属及伤残患病干部发放138万元慰问金。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实现从区域性深度贫困到区域性整体脱贫的跨越。
组织名称:华电西藏能源有限公司扶贫援藏办公室
主要事迹:华电西藏能源有限公司扶贫援藏办公室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0亿余元,带动7377名贫困人口脱贫。累计投资290亿元,长年提供就业岗位9000余个,解决群众就业20089人次,增收3.1亿元。投入2.35亿元在尼玛县建成光伏电站,解决了9000余名群众民生用电和取暖问题,捐赠2400万元在昌都市实施安居工程、700万元实施水渠等民生设施,投资5800万元建设达古村精准扶贫创业楼,帮助签订4000万元古泽木刻长期供货协议。组织45名“两后生”开展“三定培养”并解决就业,捐赠360万元在江达县、贡觉县和芒康县修建3所“华电希望小学”,捐赠208万元助学助教,捐赠41万元对贫困户开展技能培训。消费扶贫采购当地建材4.87亿元、农副产品3300余万元。先后派出9批74人次驻村,投入6000余万元,带动10个村、1个乡脱贫摘帽。
组织名称:陕西省委组织部组织一处
主要事迹:陕西省委组织部组织一处立足职责职能,建立健全扶贫干部任用、帮扶队伍派驻、支部书记优选、扶贫干部培训“四项举措”。创新关键少数任用机制,充分发挥“鼓励激励、能上能下、容错纠错”三项机制作用,提拔重用县区党政正职13名、免职7名,选派扶贫挂职副县长110名,推动“优者上、庸者让、劣者汰”。改进帮扶队伍派驻途径,通过因村选人、严管厚爱、典型引路,选派210名市厅级后备力量驻村帮扶,表彰省级优秀第一书记268名,实现对贫困村的合力攻坚、拔点作战。开辟村党支部书记优选渠道,实行县级组织部门备案管理,被评为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单位。构建扶贫培训综合体系,实行“责任分工+精准培训+多维融合+优化服务+实践应用”,省市县先后举办专题培训班1554期、培训26.3万人次,培育了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攻坚队伍。
组织名称: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
主要事迹: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开展了“机制创新引领、干群合力推动、脱贫效应显现”的生动实践。创新产业带贫益贫机制,提升贫困群众脱贫能力。坚持党政推动,突出市场引领,强化投入保障,发动群众参与,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构建了三大带贫益贫机制,形成了主导产业保收入、新型产业拓渠道、劳务产业促增收新格局。创新扶贫资产管理机制,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动力。强化扶贫资产管理,创新村集体经济稳定收入机制;强化村集体收入分配管理,创新贫困户参与共享机制;强化民主管理,创新基层网格化治理长效机制。创新工作落实机制,凝聚干群攻坚合力。构建了到村到户抓落实的推动机制、党建引领促脱贫的保障机制、干群同心齐攻坚的联动机制。
组织名称: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营销部
主要事迹: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营销部(农电工作部)作为公司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创新开展藏区电网升级,实现全省县域110千伏电网全覆盖,重点解决了深度贫困地区网架结构薄弱、供电能力不足问题。创新打造扶贫“阳光存折”,建成国内首个新能源领域数字平台和首个省级光伏扶贫大数据中心,通过集中运行降低电站运维成本40%以上。创新促进生态保护共赢,建成玛多县清洁能源示范县,带动电采暖、电烘干、电热炕等民生项目在三江源地区16个县逐步推广。创新实施联点帮扶机制,实施“教育+就业”扶贫新模式,实施乡村“光伏+储能+污水处理+农林灌溉”综合能源利用示范项目,打造了电力服务乡村振兴的“高原新样板”。
组织名称: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扶贫办公室
主要事迹: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扶贫办公室创新建设扶贫,持续加大贫困地区铁路规划建设和投资倾斜力度,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新投产铁路覆盖274个贫困县,助力宁夏回族自治区融入全国高铁网。创新运输扶贫,优化列车开行方案,将公益性“慢火车”打造为贫困群众“致富车”,创新“铁路旅游+扶贫”模式,保障复工复产等重点物资运输,打通“最先与最后一公里”。创新产销帮扶,培育特色产业,强化产销对接和带贫机制,惠及20余万贫困人口;用好铁路消费市场资源优势,实施“五项消费扶贫行动”,2018年以来,消费扶贫5亿元。创新“五个一批”就业扶贫模式,2020年,“点对点”运送45.4万人返岗,帮助15万余名贫困群众稳岗就业。创新扶贫工作体系,全员参与、尽锐出战、强化帮扶,以“铁军”作风筑牢攻坚堡垒。
组织名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扶贫金融事业部新疆分部
主要事迹:加强信贷投入。2016年以来,累计发放扶贫贷款1599.5亿元,辐射新疆14个地州市、72个县市区,带动贫困人口119.12万人次,投放额和余额保持全区金融系统首位。加强产业支持。大力支持目标企业棉花、粮食、林果、畜牧等产业链,推动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带动贫困人口参与优势产业发展;支持形成万寿菊、伽师瓜等地域品牌产业,带动贫困人口受益10万余人次。加强模式创新。创新南疆林果托市收购、供应链金融、产业扶贫贷款精准服务到户、“政府增信”模式,支持产业发展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加强工作统筹。统筹做好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维护稳定和金融支农等工作,为新疆决胜脱贫攻坚作出积极贡献。
组织名称: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主要事迹: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聚焦南疆创新育人模式,以脱贫攻坚一线为实践课堂,60年初心不改,培养了一批批扎根边疆、献身边疆的有用人才。扎根南疆大地科技助力扶贫,推动林果、棉花领域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为生产力,9个团队38名科技特派员常年活跃在南疆13个县市27个团场生产一线。立足长远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教师挂职科技副县长(副团长)接续帮扶30多年,形成带贫益贫长效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800多名“一懂两爱三有”农科人才志愿到南疆基层工作,努力让南疆各族群众富起来。
组织名称:北京三快云计算有限公司
主要事迹:2013年以来,美团(北京三快云计算有限公司)累计为50余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提供“外卖骑手”就业机会。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美团采取多项举措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及稳岗帮扶,今年1至5月新入职骑手107万人,其中7.3万人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2万人来自全国832个贫困县。通过培训等方式支持贫困地区中小微服务业商户开展数字化改造和上网经营,2019年,共有44.5万来自贫困地区的商家在美团平台开展线上服务,通过5亿笔订单实现262亿元线上交易额。
组织名称:致公党中央社会服务部社会服务处
主要事迹:致公党中央在中共中央领导下,充分发挥多党合作政治制度优势,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社会服务处作为扶贫实施主体,广泛对接致公党员及海内外资源,助力贫困地区发展;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从教育、医疗、产业、科技等方面,开展“致酉合作”、毕节定点帮扶和对口四川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等工作;利用涉侨工作优势,积极向海外讲好中国扶贫故事。十八大以来,积极为贫困地区引进资金、项目,开展各类培训,大力倡导消费扶贫。在重庆酉阳县帮助引进定点扶贫资金2700余万元,实施帮扶项目70余个,完成培训3020人次,捐赠教学物资1820余万元,消费扶贫完成1145万元。
组织名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四处
主要事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四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2018年至2020年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3年来,认真履职尽责,积极担当作为,创造性推动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创新工作思路,注重坚持问题导向、精准监督、抓常抓长、标本兼治,稳中求进、一体推进、精准施策、形成合力推进专项治理工作。创新方式方法,拓宽反映问题渠道,及时高效处置问题线索,强化督办督查,定期分析研判工作态势。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沟通协调、问题线索移送、工作督促指导、内部协作配合、以案促改以案促建等制度机制,扎实有序推进专项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组织名称:中央宣传部新闻局应急新闻处
主要事迹:中央宣传部新闻局应急新闻处创新内容策划、选题设置,统筹全国新闻战线做好脱贫攻坚宣传。以“新春走基层·脱贫攻坚一线见闻”主题采访拉开2020年脱贫攻坚宣传工作大幕,统筹做好扶贫政策成就典型报道,组织制作多部专题片、纪录片、政论片,《决战脱贫在今朝》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屏传播。推动减贫领域国际传播和交流合作,向世界展示中国扶贫模式。构建脱贫攻坚大宣传格局,积极推动媒体刊发扶贫公益广告,加强消费扶贫报道,引导企业和消费者积极采购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
组织名称:国家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组(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公司贫困地区发展处、国务院扶贫办规划财务司专项处)
主要事迹:2016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贫困地区发展处会同国务院扶贫办规划财务司专项处组建国家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组工作专班,不断创新政策制度设计、组织动员体系、对象识别方法、资金筹措渠道、后续脱贫路径、考核督导机制、宣传引导方式,推动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建设任务全面完成,3万多个安置区工程项目落地落实,960余万名建档立卡搬迁贫困人口全部入住,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探索形成了以“政策出台—解读培训—观摩交流—典型推介—监管巡查—纠错纠偏—宣传引导”为主要特点的国家重大扶贫工程推进落实机制,使易地扶贫搬迁成为创新体制机制、实施国家重大民生工程的成功典范。
组织名称: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司计划管理处
主要事迹:2018年以来,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司计划管理处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通过调查研究、政策创新、规范管理、监测监管等,有效推进各项工作。围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把深度贫困地区土地复垦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流转到经济发达地区,将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增值收益转移到深度贫困地区。在国家财政转移支付之外为脱贫攻坚开辟了新的资金来源,助力易地扶贫搬迁和新居建设,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资金资源的双向流动和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3年内为深度贫困地区筹集资金超过1800亿元。
组织名称:国家扶贫小额信贷项目组(中国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扶贫协调处、财政部金融司普惠金融处、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信贷政策管理处、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金融处)
主要事迹:银保监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扶贫办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政策设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扶贫产业量身定制了“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抵押免担保、基准利率放贷、扶贫资金贴息、县建风险补偿金”的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产品和服务,切实解决了贫困户“贷不到”“用不好”“还不上”“难持续”问题。通过5年多时间的努力,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6854亿元,支持1731.4万户(次)贫困户发展生产。
组织名称:国家光伏扶贫项目组(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产业处、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新能源处、财政部经济建设司能源政策处、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能源价格二处、国家电网扶贫办扶贫工作处、国网电商光伏云事业部、 南方电网战略规划部农电处)
主要事迹: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光伏扶贫项目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积极创新探索“新能源+扶贫”模式,构建符合我国脱贫攻坚实际的精准可持续的光伏扶贫模式。经过5年的努力,光伏扶贫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国光伏扶贫电站建设规模达到1865万千瓦,包括建成村级电站8.3万座、集中式扶贫电站530座,每年可产生发电收益180亿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要求各地将光伏扶贫电站收益的80%用于设立扶贫公益岗位,目前,共安排127万贫困人口实现在家门口劳动增收,为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巩固脱贫成果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组织名称:财政部农业农村司扶贫开发处
主要事迹:财政部农业农村司扶贫开发处创新提出“盘活存量资金,推动放权改革,支持开展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政策思路。2016年4月,牵头起草并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印发试点文件,将中央13个部门管理的20大类涉农资金的配置使用权完全下放到贫困县,由贫困县根据一线脱贫攻坚需求统筹安排资金。这项政策的实施,实现了资金“大类间打通”“跨类别使用”,推动形成了“多个龙头放水、一个龙头出水”的扶贫资金投入新格局。2016—2019年,全国832个贫困县统筹整合各级财政涉农资金总规模超过1.2万亿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充足的“粮草军需”和政策支撑。
组织名称:审计署农业农村审计司三处
主要事迹:审计署农业农村审计司三处通过探索创新扶贫审计持续助力脱贫攻坚。创新组织方式,加强审计计划、资源整合,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完成了对832个贫困县的扶贫审计全覆盖。创新推动问题整改,通过组织对整改情况进行专项审计、督促举一反三、编制风险提示清单等方式,累计推动问题整改落实6.7万多个,督促20多亿元到户补贴及时发放到位。创新利用审计成果,组织起草各类专题报告、专题材料40多篇报送党中央、国务院,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移交问题线索280余件,向各级纪检监察、司法机关移送案件线索2700多件,向主管部门移交问题2600多个。创新审计思路方法,科学调整扶贫审计资金范畴,持续推动扶贫审计方法标准化、规范化。近年来,闲置资金占抽查资金比例由2016年的17.16%降至2020年的1.08%,审计查出问题金额占抽查资金比例由2016年的25.8%下降到1.5%,其中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占比持续下降至0.19%。
组织名称:国家烟草专卖局扶贫办
主要事迹:国家烟草专卖局扶贫办制定印发《国家烟草专卖局定点扶贫地区挂职扶贫干部管理办法》,组织定点帮扶“两县一区”以来,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超过54761.446万元,派驻挂职扶贫干部21名。筹建烟草行业帮扶工作管理系统,组织专家对扶贫项目分类标准进行集中研讨。创新培训工作,通过专家授课和现场教学,学习交流脱贫经验,培训基层干部1073名,技术人员3900名。拓宽消费扶贫渠道,采购贫困地区扶贫产品累计7995.82万元,开展定点扶贫地区农产品现场展销活动,通过深入探索教育培训与消费扶贫有机衔接、消费扶贫与产业扶贫结合等,带动本土企业发展,形成地方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良性循环。
组织名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
主要事迹: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强化理论创新,不断完善中国反贫困理论体系,编写或出版专著9部,著名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向世界分享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为全球减贫贡献中国智慧。长期组织和参与扶贫领域第三方评估,在评估标准制定和实地评估中作出了突出贡献,累计动员师生超过1000人次,走访逾4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先后参与68个贫困县退出评估活动。深入实际调研,提供扶贫政策咨询。利用媒体平台和企业资源,开展公益捐赠,促进社会公众对脱贫攻坚事业的了解和支持。
组织名称:中国建设银行安康扶贫工作专班
主要事迹:中国建设银行安康扶贫工作专班坚持总分支行联动,以党建引领助力脱贫攻坚。2019年,直接投入帮扶资金1.3亿元,精准对接扶贫项目。创新贷款模式,助力带贫企业发展和易地搬迁贫困户就业。建设乡村“裕农通”服务点,下沉金融服务,通过“善融商务”平台帮助当地销售扶贫产品1.28亿元。援建“安康智慧治理”平台,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和营商环境优化。依托建行大学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4.5万人次;培训贫困群众在电脑和手机端参与建行“云生产”实现增收。2019年,建行定点帮扶的安康市汉滨区、汉阴县、紫阳县、岚皋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组织名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扶贫办公室扶贫管理处
主要事迹:中国移动扶贫管理处创新扶贫工作机制,打造“统筹协同、上下联动、东西帮扶、内外动员、党建引领”的大扶贫工作体系,凝聚强大扶贫合力。创新“网络+扶贫”模式,投入700多亿元建设贫困地区基础网络,宽带网络覆盖全国96%的贫困村,扶贫资费惠及1000万贫困人口,全面拓展“网络+教育”“网络+健康”“网络+消费”等扶贫新模式,积极应用5G、VR、AI等扶贫新技术,以网络信息助力脱贫攻坚。近年来,中国移动捐赠扶贫资金近19亿元,派出扶贫干部4425人,目前在岗2200人。2019年以来消费扶贫1.5亿元,组织扶贫培训1万多人,对口帮扶的7个县、7个乡和1068个村实现脱贫摘帽,帮助近100万贫困人口脱贫。
组织名称: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 扶贫工作处
主要事迹:2018年以来,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扶贫工作处投入扶贫捐赠资金超3亿元,引入企业投资及无偿帮扶资金超1亿元,实施扶贫项目95个,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超7000人,消费扶贫金额突破1.5亿元。推动实施网络扶贫行动,推动第四、五批4G普遍服务建设,共涉及1.1万个4G基站,2019年提前完成第四批4G普遍服务建设,同时实现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的6个县行政村光纤宽带、4G均实现双100%覆盖。在全国3.5万个营业点上线扶贫资费套餐,2019年办理致富包、扶贫优惠套餐超360万户,累计让利超6亿元。投入2600余万元、500余人次全力支撑“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相关信息化平台建设。2018年以来,为4个定点县捐赠及引入产业投资约2亿元,落地48个帮扶项目。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的6个县2020年5月前全部脱贫摘帽。
组织名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定点扶贫与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要事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定点扶贫与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管理中国石油全系统定点扶贫与对口支援工作。承担了10个定点扶贫县、480多个村的帮扶任务,2019年,投入帮扶资金超过4亿元,选派挂职干部128人、驻村工作队200多支,受益群众近百万人。持续深耕产业链,2019年,扶持合作社17个,培训基层干部、致富带头人、专业技术人员3500多人次,援建加工车间、产业基地、扶贫市场等产业升级项目34个,组织各类消费扶贫对接会5场,千种扶贫产品全年带动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额超过1.68亿元。推动巴里坤甜瓜、吉木乃面粉、托里红花籽油、横峰葛根等地域性产品成为社会大众知名品牌。
组织名称:贵州省安顺军分区政治工作处
主要事迹:贵州省安顺军分区政治工作处作为军分区参与脱贫攻坚牵头协调部门,积极探索从退役军人中选拔培育村两委骨干的方法路子,协调军地有关部门将661名退役军人安排在脱贫攻坚一线,其中担任村支书166名、村委会主任40名、村两委委员422名,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中坚力量。健全完善“兵支书”培养路径,举办培训班21期,组织参观见学27场次,集训200余人,显著提升农村基层党建水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兵支书”所在的494个村组织党员突击队、志愿服务队24小时轮流值守,带动群众复耕复产,动员贫困群众安全返岗5000余人。目前,安顺市85名“兵支书”被推选为党代表、人大代表,有77人获得县级以上表彰,退役军人创办的村级合作社达120多个。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