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江 山摄影报道
2020年08月08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微风拂面,走进青海省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图为长江源村党群服务中心),街道干净整洁。
长江源村是生态移民村。2004年11月,128户407名牧民群众积极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从海拔4700米的可可西里整体搬迁至位于格尔木市南郊的移民定居点。48岁的才仁扎队是村里的前任支书。16年间,长江源村的点滴发展变化,他都历历在目。
2016年8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长江源村视察。看到乡亲们衣食住行各方面条件比较好,有稳定的收入,普遍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习近平总书记很高兴,对他们说你们的幸福日子还长着呢。
提起当天的场景,才仁扎队仍然十分激动:“我们都感到很振奋,更有干劲了。”
村里人的生活以搬迁为线,分为两段。之前过的是游牧生活,一年四季住帐篷。牧区条件差,没有超市和菜市场。唐古拉山镇距离格尔木市420公里,去一趟要两三天。搬下来之后,牧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才仁扎队看着村子一点点发生变化,一开始只有128栋房子,随后超市、学校、敬老院、卫生院一一建了起来,生活越来越方便。“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太多了。以前大家烧牛粪做饭,现在烧天然气;原先要去很远的地方背水喝,现在自来水通到家中。”他说,“生活条件好,看病方便,心情也舒畅!你看我们身边,80多岁的老人特别多。”
据介绍,村民除了领到草原生态保护奖补资金外,每户每年还有3000元燃料费补贴,16岁以下55岁以上的困难牧民每年还有5600元补贴。
2017年,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后,才仁扎队成为一名草原管护员,每个月要开车去管护草场15天,看看草场上有没有私自放牧的、野生动物有没有增加;同时也清理下草场上的垃圾。
16年间,从基础设施到生活方式,再到村民的吃、穿、住、行,长江源村大变样。2019年,人均收入近2.5万元,比搬迁前有了大幅提高。
“再干两年我就正式退休了,幸福日子还长着呢!”才仁扎队笑着说。
记者手记:绿了草原,富了口袋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在长江源村采访,真切感受到这句话的重要意义。
保护三江源是党中央确定的大政策,生态移民是落实这项政策的重要措施。生态移民搬迁是民心工程,既保护了生态环境,也大大提高了农牧民生活质量。放下牧鞭的长江源村村民,正逐步从过去的草原利用者转变为今天的生态环境保护者,绿了草原,富了口袋。
村民生活方式变了,思想观念也随之变化。如今走在长江源村,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生机和活力,村民们干劲十足,朝着更加幸福的生活前行。可以想见,长江源村还会继续变,越变越好,越变越美。
《 人民日报 》( 2020年08月08日 04 版)
相关专题 |
· 脱贫攻坚高原行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