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1日07:3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从黄沙漫漫到草木葱茏,从“死亡之海”到“经济绿洲”,中国坚持不懈推进防沙治沙事业,率先实现荒漠化土地面积零增长,为实现联合国提出的到2030年全球退化土地零增长目标作出重要贡献。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外国官员、学者和媒体人士对中国防治荒漠化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钦佩,期待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为世界荒漠化治理作出更大贡献。
“库布其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荒漠化治理的典范”
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发布的2020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显示,过去10年间,亚洲森林面积净增益最高,其中中国森林面积年均净增加最多。“中国高度重视森林资源保护。目前,中国森林面积达到2.2亿公顷,占全球森林面积的5%。”联合国粮农组织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国森林面积持续增加,与防治沙漠化的努力密不可分。遥感影像显示,在中国西北版图上,沙海中的绿色,由一点又一点,变成了一片连一片。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北部的库布其沙漠,曾被认为是“死亡之海”,不可治理。如今,近1/3的沙漠里,“沙进人退”变成了“绿进沙退”,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区域沙尘天气比20年前减少了95%。
“亲眼看见的绿化场景让我感到惊叹:库布其治沙,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去年6月,蒙古国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巴扎尔道尔吉到内蒙古、河北、浙江等地考察后,以库布其、毛乌素和浑善达克沙地为例,撰文向蒙古国民众介绍中国治沙成功经验。“这是令人无法想象的大规划,是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多年奋斗的结果。最重要的是,这是国家的正确决策,是政府、企业、个人相互良好协调和共同努力的成果。”
埃及《消息报》外交事务部主任侯萨姆,也是库布其巨变的见证者。3年前,他在库布其种下一棵树,“如果有机会,我希望重返库布其,继续见证那里的变化”。侯萨姆已很难想象库布其从前没有草木、只有风沙的场景。“经过几十年的管理,库布其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荒漠化治理的典范,中国政府为之付出的努力令人钦佩。”
2017年,柬埔寨国会议员提索昆来到库布其沙漠参观,亲眼看见螺旋钻种植法、节水容器种植法、网格治沙技术的现场演示。回想起3年前的那一幕幕场景,他深有感触:沙漠化治理的科技化程度,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治理的效果,“这些新技术简单易学,科学有效,大大提高了治沙效率”。
安娜·登格鲁丹伊森是比利时荷兰语杂志《今日中国》总编辑。过去十几年里,她几乎每年都要到中国实地采访,曾去过内蒙古和宁夏的许多沙漠。在一些沙漠地区,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野天鹅、野鸭在湖畔嬉戏,空中时有候鸟掠过。当地人总会津津乐道库布其的故事,将当地生态环境大大改观归功于学习库布其沙漠治理的成功经验。为此,登格鲁丹伊森感慨万千:“中国创造了世界奇迹,中国防治沙漠化的成功故事给我们信心和启示,对于改进全球环境治理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这是中国脱贫故事和经济转型的缩影”
治沙是生存问题,也是发展课题,最终目的是要让沙区人民过上好日子。
中国沙区和石漠化地区分布着全国近2/3的贫困县、近80%的贫困人口,既是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也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登格鲁丹伊森在中国西北地区采访时,很多当地人告诉她,沙漠治理成效卓著,生活环境大为改善,更重要的是,通过种植牧草和饲养牲畜等方式,找到了脱贫的途径。生态环境好了,游客多了,很多当地民众走上了致富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沙漠地区的今昔变化,正是这一重要论断的生动注脚。”登格鲁丹伊森说。
位于库布其沙漠东端的银肯塔拉生态区,已成为旅游胜地,慕名前来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2018年,肯尼亚国际关系研究学者阿德希尔·卡文斯来到这里,与当地村民攀谈,了解当地政府如何提供财政支持,帮助民众种水果、养牲畜,提高收入,改变贫穷状况。“这是中国脱贫故事和经济转型的缩影,我从人们的生活状态中感受到了他们的幸福。”卡文斯说。
去年6月,鄂尔多斯杭锦旗牧民乌日根达来在家接待巴扎尔道尔吉,向这位蒙古国客人讲述自己的故事。乌日根达来不仅自己在承包的沙地上种植树木,还发动其他牧民一起干。如今,牧民们生活越来越富裕,家乡自然环境日益改善。回想起乌日根达来讲述的致富故事,巴扎尔道尔吉不胜感慨,中国的绿化成就与脱贫发展目标有着密切联系,“改善环境,扩大生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当地百姓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便是例证。”
“库布其将脱贫致富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理念,对东南亚国家有着良好的示范效应。”提索昆希望将中国环保致富的理念介绍到柬埔寨,结合当地实际加以应用。“改善生态环境,既能提高土地的粮食产量,又帮助民众脱贫致富,这是一举多得。”
“为各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环境治理和保护模式”
库布其成功治沙经验,得到不少国际媒体的关注。比利时主流媒体RTL电视台,就对库布其沙漠变绿洲的故事做过专题报道。报道称,中国建立“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科技持续化创新”的合作机制,走出了一条投资有收益、农民有收入、生态环境有保障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防治荒漠化是全世界的共同难题,中国在库布其沙漠的成功经验为世界破解这道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大黑俊哉长期从事荒漠化治理研究。他认为,荒漠化防治不仅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而且对提高气候干燥地区的土地生产能力、改善当地民生福祉、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的荒漠化防治道路对于其他国家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赞赏中国在荒漠化治理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认为中国“探索出一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如今,中国荒漠化防治先进技术、治理模式得到推广,库布其沙漠生态经济模式已走入一些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地区。
侯萨姆希望阿拉伯国家与中国就治沙开展更多的合作。“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阿中携手推进环境治理保护,将为人民创造一个更舒适的生存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
“中国努力在沙漠中创造绿色环境,不仅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贡献,也为各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环境治理和保护模式。”巴扎尔道尔吉说。
(本报北京、罗马、乌兰巴托、开罗、布鲁塞尔、约翰内斯堡、曼谷、联合国、东京8月10日电 记者王新萍、俞懿春、韩硕、霍文、周輖、任彦、吕强、孙广勇、李晓宏、刘军国)
《 人民日报 》( 2020年08月11日 03 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