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干部论坛

陈润儿: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二○一八年一月二十四日在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2018年02月02日13:58    来源:河南日报

原标题:政府工作报告

1月24日上午,省长陈润儿在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记者杜小伟摄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省委领导下,全省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加快推进“三区一群”建设,坚决打响“四大攻坚战”,统筹稳增长与调结构、扩需求与促转型、抓改革与防风险、谋发展与惠民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全省生产总值先后跨越3万亿元、4万亿元台阶,初步核算2017年达到4.5万亿元,年均增长8.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先后迈过4000亿元、5000亿元台阶,达到5238.3亿元,年均增长9.8%。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6万亿元和4万亿元,是2012年末的1.9倍和2.1倍。粮食产能新增150亿斤,达到1250亿斤。二三产业比重达到90.4%,服务业占比提高9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50%,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城乡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全国重要经济增长板块地位更加突出。

——发展动能加快转换。改革开放创新持续深入,制造业五大主导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近10个百分点,装备制造、食品制造成为万亿级产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17.3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8个百分点左右,进出口总值5233亿元,是2012年的1.6倍,居中西部首位。“金融豫军”加速崛起,中原银行资产总额翻番,中原证券沪港两地上市,中原农业保险公司、中原股权交易中心、中原消费金融公司等开业。国家级研发中心数量、发明专利授权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规模分别增长61.4%、149.8%、42.6%。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明显提升。

——基础能力不断增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等一批国家战略规划和平台获批实施。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加快建设,郑徐高铁和郑开、郑焦、郑机城际铁路通车运营,郑州地铁1、2号线开通运营,郑州机场二期工程建成投运,信阳明港机场基本建成,高速公路网连通所有县城,多式联运、高效衔接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形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通水,河口村水库建成蓄水。全国十大通信网络交换枢纽地位确立。“疆电入豫”、西气东输二线等重大工程建成投用,率先在全国建成省级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能力明显提高。

——环境治理初显成效。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加快完善,环境治理攻坚强力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5%左右。PM10、PM2.5浓度分别降至106微克/立方米、62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明显增多,超额完成大气质量国家大考目标。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稳定达标,全省水体质量改善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绿色发展理念和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财政民生支出累计2.6万亿元,年均增长12%。新增城镇就业721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9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3万元提高到2万元。577.7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学前三年毛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社会保险实现法定人群制度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39.4%,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分别提高33.3%和61%,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65%和114%,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85%和140%,全省新增养老床位12.8万张。累计分配保障房90.2万套,改造农村危房85.9万户。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五年来,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抓关键稳运行,经济保持平稳增长。面对“三期叠加”“四降一升”的复杂局面,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科学判断,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我们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有效匹配、消费升级和有效投资良性互动,着力实体经济,抓住重点关键,强化薄弱环节,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扩大有效需求。持续实施年度投资促进计划,突出抓好产业投资、民间投资和重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8.3%。郑万、郑阜、郑济、太焦、商合杭高铁河南段建设进展顺利,郑州南站开工建设,出山店、前坪水库加快建设,洛阳石化年产1800万吨扩能改造项目全面开工。启动养老健康家政等六大消费工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5%。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建设,2017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3万亿元,其中跨境电商1025亿元。二是发展实体经济。把制造业作为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开展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活动,实施技改提升和工业强基工程,深化产销、银企、用工、产学研对接,着力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5%。年均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86.6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24.7万家。三是强化要素保障。深入实施职教攻坚工程和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累计开展技能培训1790万人次,高技能人才达到179.4万人;开展“圆梦中原”人才招聘活动,开工建设青年人才公寓,人力资源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创新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累计供地213.4万亩,重点用地需求得到有效保障。创新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设立新型城镇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基金,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累计融资3.5万亿元。四是防范化解风险。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妥善处置企业到期债券兑付风险,积极推进市场化“债转股”,签约金额超过1300亿元,依法打击处置非法集资活动,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二)调结构促转型,质量效益明显提升。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系全局、关系长远,一定要切实抓好”的要求,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抓好“三去一降一补”,积极探索结构更优、效益更佳、活力更足、后劲更强的发展路子。一是坚决化解过剩产能。2016年以来,以化解煤炭钢铁过剩产能为重点,统筹推进火电、水泥、玻璃、电解铝等行业过剩产能退出,累计退出煤炭产能4400万吨,压减炼钢产能240万吨,关停103万千瓦煤电机组,全面取缔22家“地条钢”制售企业。因城施策去库存,商品住宅去化周期缩短至7个月。二是深入实施转型攻坚。打响转型发展攻坚战,出台实施种养业、制造业、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方案,推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等12个重点产业转型发展,实行“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着力培育高技术、高成长、高税利产业。郑洛新“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获批,装备制造等五大主导产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1个和11.2个百分点。“四优四化”建设成效初显,优质专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林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840万亩、1909万亩、1259万亩,优质草畜新增肉牛26.9万头、奶牛5.4万头,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预计达到2.5万亿元、占全国的11.6%。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社会物流总额突破10万亿元,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4.2%。三是强力推动环境攻坚。持续实施蓝天、碧水、乡村清洁工程和城市河流清洁行动计划。打响环境治理攻坚战,严格环境监管执法,实行绿色环保调度,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重拳治理大气污染,严格控尘、控煤、控车、控油、控排、控烧,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PM10、PM2.5浓度比2014年分别下降22.1%、24.4%。特别是2017年12月依法实施最严细的管控、最严格的监督、最严肃的问责、最严厉的处罚,当月PM10、PM2.5浓度同比分别下降26.1%、34%,有效遏制了冬季采暖期大气污染大幅反弹,为顺利完成大气质量国家大考目标提供了可靠保证。强化水污染防治,推行五级河长制,地表水主要指标达到国家要求。

(三)抓改革扩开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深化改革开放,引领创新驱动,不断增强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的要求,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多轮驱动、共同发力。一是全面深化改革。打响国企改革攻坚战,涉及100多万职工家属的省属企业剥离办社会职能工作,比国家要求提前一年半完成,38.7万户供电、34.1万户供水、15.7万户供热、3.2万户供气、36.4万户物业管理、29.7万名退休人员、52.1万人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全部由企业移交给地方;启动千家“僵尸企业”处置工作,168家省属“僵尸企业”完成处置105家;省管企业六成子公司实施混改;省属功能类、公益类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深化“放管服”改革,省级行政审批项目精简56.3%,省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精简77.4%,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面取消,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编制公布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基本建成覆盖省市县乡四级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在全国率先实行“三十五证合一”,日均新登记企业数量是改革前的3.5倍。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省级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面取消,投融资体制改革纵深推进,县市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工作总体完成,兰考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成效明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国家试点顺利推进。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县域综合医改试点拓展深化,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试点启动实施。同时,省级空间规划试点稳步推进,城市综合执法、文化、价格、电力、供销社、出租车等改革取得进展。二是持续扩大开放。全面启动河南自贸试验区建设,政务、监管、金融、法律、多式联运五大服务体系初步构建,入驻企业和注册资本在同批自贸区中位居前列;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三期、南阳卧龙综合保税区一期封关运行,郑州经开综合保税区通过预验收,建成水果、冰鲜水产品、进境粮食等8个功能性口岸,数量居内陆省份之首。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配合国家成功举办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实现每周18班全货机满负荷运行,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243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3万吨,跃居中部地区“双第一”,均比2012年翻了一番多;中欧班列(郑州)累计开行超过1000班,实现每周“去八回八”高频次运营。成功举办一系列重大招商活动,累计实际吸收外资786.9亿美元。三是大力推进创新。积极实施创新创业激励政策,加快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建设,大力培育创新引领型企业、人才、平台和机构,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5家、达到14家,新建院士工作站163家、达到292家,新增国家高新区2家、达到7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7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6万家。新建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91家,其中国家级23家。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加快建设,龙子湖智慧岛入驻大数据相关企业超过100家。

(四)强功能提品质,城乡建设加力推进。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积极探索生态、融合、适度、集约、高效的城镇化路子,推动城乡、区域融合协调发展。一是深入推进中原城市群建设。科学编制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启动郑州大都市区规划建设,支持洛阳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增强重要区域中心城市和主要节点城市辐射带动能力,重点产业带、城际轨道交通、生态走廊等加快建设。二是启动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和承载能力,突出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坚持硬件与软件、新区与老区、地上与地下、宜业与宜居“四个统一”,做好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持续推进城镇基础设施扩容提质,加强城镇污水垃圾处理、供排水、供热供气以及地下管网、管廊等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全面开展文明城市创建。首批45个市县新一轮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在建和竣工项目4317个,新增9个全国文明城市、8个国家卫生城市、1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三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探索建立有利于农业人口有序转移的户籍、土地、财税、社保等体制机制,出台促进农民进城八项措施,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四是持续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综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2694.8万农村居民和在校生的饮水安全问题有效解决,2.1万个行政村电网改造升级,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4万公里,改造危桥23.6万延米,一批县市建立了农村垃圾收集处理长效机制。

(五)惠民生增福祉,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要求,着力保基本、兜底线、建机制、解难题,持续办好重点民生实事,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一是深入推进脱贫攻坚。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打响农村脱贫攻坚战,完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扎实开展驻村帮扶,聚焦重点片区、重点县村、重点人群,抓好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等关键环节,推广金融扶贫卢氏模式,强化教育、交通、医疗、水利、电力等专项扶贫,全省贫困发生率从9.28%下降到2.57%,兰考、滑县脱贫摘帽,沈丘等4县有望脱贫摘帽,5514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37.3万贫困群众搬出深石山区。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启动实施。二是稳定扩大社会就业。突出重点就业群体,持续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做好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困难人员就业工作,去产能企业分流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3%左右。鼓励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兴办31.4万个实体企业,带动就业463.4万人。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实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覆盖和省级统筹,在全国率先建立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开通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城乡统一、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全面推进。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全面建立。四是加快发展公共事业。城乡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明显增加,“全面改薄”任务超额完成,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推进,郑州大学、河南大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职业教育走在全国前列。实施六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北京儿童医院郑州医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挂牌开诊,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正式运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深入推进,7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文艺创作持续繁荣,10部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完善,丝绸之路河南段、大运河河南段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等开工建设。全面二孩政策平稳实施。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升,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上取得良好成绩。五是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深化平安河南建设,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管理体制加快完善。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深化重点行业领域治理整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连年双下降。启动食品安全省建设。依法做好信访稳定工作。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和暴恐活动,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过去五年,我们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政府自身建设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及人民防空建设,支持军队改革发展,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驻豫解放军、武警部队、预备役人员、民兵为地方发展作出新贡献,双拥工作持续深化。民族宗教工作创新推进。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慈善等事业健康发展。外事、侨务、港澳、对台、统计、参事、史志、文史、地质、气象、测绘、地震、社科研究、援疆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省委领导下,全省人民认真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打好“四张牌”、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嘱托,团结一心、开拓奋进的结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应时代之变迁,领时代之先声,立时代之潮头,举旗定向、把舵领航,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作出科学判断,实施正确决策,调整发展思路,成功驾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统揽“四个伟大”实践基础上产生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我们取得各项成绩的根本所在。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向驻豫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及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河南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诚挚的感谢!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方式落后,投资边际效益递减,能耗水平仍然较高,环境问题依然严重;二是结构矛盾突出,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偏低,传统产业占比偏高,化解过剩产能任务繁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和质量差异较大;三是增长动力不足,企业特别是行业龙头企业数量偏少,创新能力不足,新兴产业增长难以弥补传统产业下拉影响;四是风险隐患增多,企业风险、金融风险和政府债务风险都不容忽视;五是民生欠账较多,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居民收入偏低,就业、教育、卫生、住房等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安全生产、公共安全等领域依然存在短板。同时,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一些政府工作人员能力素质不适应新时代要求,一些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容忽视。对此,我们一定勇于担当,切实解决,不负人民重托。

下一页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