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分享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巡礼

水木清华美

王昊男

2017年11月24日08:5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九旬院士骑车载八旬老伴,清华荷塘月色前兜风。”不久前,清华大学潘际銮院士和老伴的一张照片火爆网络。

媒体报道时这样说,“科研成果价值千亿,却每天骑车上班。”清华的同学们说,“90岁的潘老师骑车载着85岁的老伴儿,比荷塘的月色还要美。”潘老自己说,“我这一生只干了一件事,只爱了一个人。”

的确,无论从什么角度,这张匆匆抓拍的照片,看上去都很美。它具有触动心灵的力量。而这一瞬间的定格,也恰恰诠释了清华人的底色和气质。

近年来,清华大学围绕思想道德建设好、领导班子建设好、教师队伍建设好、校园文化建设好、优美环境建设好、活动阵地建设好等“六个好”的创建标准,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文明校园建设。水木清华更美了!

始建于1911年的清华大学,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目前共设20个学院、57个系,覆盖11个学科门类,现有学生47201人,教职工1401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4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3人。

“在清华的校园里,人们经常能碰到两院院士和学术大师。”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卫说,“有时他们碰到来参观的同学,还会停下来给他们主动讲解。”院士当讲解员,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95岁的建筑大师吴良镛院士,手握一本城市总体规划若有所思。尽管行动不便,看到前来拜访的记者,仍第一时间微笑着伸出了右手。

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当记者提起广为人知的无锡钱家“一家六院士”时,81岁的钱易院士急忙摆手,“千万别这么说,应该说我家里是‘半门皆教师’”。

“像吴老师和钱老师这样的大师,他们还经常活跃在清华的课堂上。” 邓卫说,“名师上讲台在清华早已司空见惯,他们身体力行地给年轻教师做了示范,他们是清华园中最美的风景。”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人师,既要教知识,更要教做人。

“清华确立了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把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这三要素融为一体。”邓卫说。

“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做大事业。”这句话在清华广为流传。然而,2014年7月,刚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毕业的黄成,却选择了到青海省湟中县第一中学支教。支教那一年,黄成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深入基层、贴近人心,让我更加深刻感觉到,每个人的奋斗故事都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结束支教回到清华大学读博的黄成说,“作为年轻党员,应该更多地将个人理想追求和国家民族命运结合起来。”

“我们说的主流是什么,就是融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进程中去;大舞台是什么,就是为人民服务大舞台;大事业是什么,就是把个人价值和祖国民族的发展方向融合在一起。”邓卫说。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据统计,近5年来,清华毕业生超过万人到重点单位和基层就业,其中1855人到西部地区工作。

几天前,喜讯从大洋彼岸传来。在美国丹佛举行的全球超级计算大会上,由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教授付昊桓等带领的团队所完成的“非线性地震模拟”,获得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与此同时,清华园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各种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开展。通过“学生清华”“清华微党建”“清华时事大讲堂”“清华思客”等新媒体平台,十九大精神也传给了远在他乡的清华人。

“清华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习近平总书记在致清华大学建校105周年贺信中指出。“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清华大学将继续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继续深入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切实发挥文明校园对全社会的辐射作用,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努力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方面走在前列!”邓卫说。

《 人民日报 》( 2017年11月24日 09 版)

(责编:宋美琪、杨丽娜)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