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以民为本 凝聚新风正气——河北省大力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纪实【3】

2017年08月20日14:35    来源:河北日报

原标题:以民为本 凝聚新风正气

提供道德滋养,在全社会形成文明新风尚

今年年初,邯郸磁县陶泉乡高穴村赵树加给儿子办婚宴,在红白事理事会的张罗下,省下好几千元。

高穴村地处太行山区,人均耕地不足一亩,村民主要靠打工维生。虽然人均年收入不足5000元,但近年来婚丧嫁娶费用却节节攀高。“原来红白事摆酒席,甭管家里有钱没钱,都要七凉八热十大碗,最后浪费一多半。”不少村民苦不堪言。

“儿子娶个妻,爹娘扒层皮。”磁县文明办主任程金秀说,村民碍于面子和风俗,红白事大操大办、互相攀比,造成巨大浪费和人情负担。磁县在200多个村庄成立红白事理事会,村民们共同制定村规民约,倡导“婚事新办、丧事俭办、喜事简办”。

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去年以来,全省各地狠刹“婚丧喜庆活动大操大办、人情债、攀比炫富”的不良风气,大树“崇德向善、勤俭节约、文明健康”之风,在推动农民“增收入”“富口袋”的同时,同步推进“强精神”“富脑袋”。

魏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网络格局,成立农村红白事治理办公室,按照小村1个、大村2至3个的原则,在全县成立570多个红白事理事会,管理和引导本村红白事操办。

红白事办理标准,县里不搞“一刀切”,只拿出指导标准,即婚丧嫁娶提倡一事一天办清,菜金标准控制在120元左右。具体实施中,由村红白事理事会以“乡规民约、村规民约”的形式制定标准。

截至目前,全省八成以上的行政村建立了红白事理事会,近八成的行政村制定了村规民约。一些沿袭多年的陈规旧俗被打破,“婚事新办、丧事俭办、喜事简办”成为我省各地许多农村的新风尚。

除陋习,树新风。近年来,我省大力普及工作生活、社会交往、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文明礼仪新规范,在全社会形成“讲文明、有公德、守秩序、树新风”的文明新风尚,为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道德滋养。

文明有礼、井然有序,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各地加大不文明行为整治力度,深化宣传教育,让文明行为成为公众共识。

省文明办及时发布《河北省共享单车文明公约》,向全社会发出文明使用共享单车的邀请,号召居民群众以“小单车”彰显“大文明”。

最严交规20条、最严交规14条……针对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石家庄、邯郸等市交管部门纷纷开展交通秩序大整治,通过法规约束和规范每一位交通参与者,引导广大市民文明出行、自觉遵法。

张家口市开展“迎冬奥、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活动,为文明社会秩序注入精神内涵;衡水发布20条市民日常行为规范,包括公共场合穿衣得体,不赤膊、穿拖鞋上街等;邯郸启动百万市民文明积分行动,通过上传自己或他人的文明行为照片获得相应积分,根据积分情况每周、每月分别评选出百名“文明先锋”和千名“文明使者”及若干文明市民。

“‘光盘行动’从自我做起”“厉行节约,拒绝‘舌尖上的浪费’”……自2013年我省开展“光盘行动”以来,各地各部门和餐饮企业积极行动,用餐新风尚流行开来。

石家庄市启动了“文明餐桌、光盘行动”,在全市餐饮服务单位和广大消费者中普及文明餐饮知识,倡导节约用餐行为。如今,全市已涌现出200个餐饮服务示范店、20条示范街、100个示范学校食堂。

志愿服务彰显文明底色。截至目前,全省登记志愿者500多万人,注册党员志愿者达到240余万人。他们活跃在全省各地,围绕扶贫济困、应急救援等开展了大量工作。

伴随着《河北省志愿服务条例》的实施,今年3月以来,全省各地开展了“善行河北·爱心奉献”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和“寻访身边的雷锋”活动,组建了“志愿服务全媒体供需对接平台”,每月常态发布志愿服务项目和爱心求助信息,遍布全省城乡的18000多个志愿服务站点,使更多想献爱心的人能够奉献、更多需要爱心的人得到救助,汇聚起学雷锋、做好人、当志愿者的正能量。

文明新风吹遍燕赵大地,精神文明创建成果惠及7400万城乡人民,绘就了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生动画面。(记者 薛惠娟)

上一页
(责编:姜萍萍、程宏毅)
相关专题
· 砥砺奋进的五年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