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题报道>>砥砺奋进的五年>>扶贫攻坚
分享

砥砺奋进的五年:合作社里更红火

本报记者 乔 栋

2017年05月21日09:1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这次回来,再也不走了。”老张笃定地说。

  老张全名叫张福锁,今年六十有五,是山西省和顺县石勒沟下石勒村人。太行深处的石勒沟自古就穷,村民世世代代种玉米,年景不好时,就跑出去打工。

  老张跑出去三回了。上世纪80年代,听说搞运输赚钱,老张便出去跟人合伙“养车”,没经验,碰了一鼻子灰后又回了村里;2000年左右,煤炭行情看好,种地挣不到钱的老张跑到矿上打工,后来煤炭业行情不振,他又种回了玉米;最后一次是2012年,年近花甲的他跑到县城周边接小工程、做小买卖,也不顺利。

  “真不走了?”记者问。

  “那当然,在家门口就能挣不少钱,还出去干啥?”老张憨厚地笑。

  2014年时,村集体流转平整了1200亩闲置荒地搞集体经济,先后成立了蔬菜合作社、双孢菇种植合作社、万寿菊合作社等5个合作社。村民们不仅可以拿到流转土地的租金,通过劳动还能享受合作社的分红。

  “一个成年男性工作一天是10个工分,按照80元计酬。女同志体力弱,一天也是10个工分,但按60元计酬。”老张憨憨一笑,“像我这样,一年工分就能挣到两万块钱,加上租金和分红,两口子轻轻松松就能挣五万块。”

  “几十年前,大家也都在村里干活,也挣工分。不一样的是,现在的工分能直接兑换成钱,大伙儿的积极性自然就起来了。”村支书杜继英说,300多在村人口,除特殊情况外都参加了合作社。

  合作社刚开始启动的时候,资金并不充裕,村里的人也有些怀疑。杜继英自己垫付了45万元,第一个蔬菜合作社这才开了张。“刚开始真是挺辛苦的,继英带着我们几个人,半夜三点起来跑去市里进货,中午赶回来还要接着去棚里。”老张回忆道。

  下石勒蔬菜合作社开张后,他们随即又瞄上了销路紧俏的小众中药材万寿菊。和万寿菊加工厂以固定价格签订收购协议后,立马扩大万寿菊拱棚种植规模。下石勒人的精气神都提起来了。去年整村脱贫,人人分红,第一次,集体账上多了50万元的富余资金。

  “我们下一步想让整个石勒沟的7个行政村都参与进来。”杜继英说,要把这种集体参与合作社的做法推广下去。镇里很是支持杜继英的想法,帮助成立了石勒沟沟联党总支,通过“支部带动、项目引领”,带领乡亲致富。这不,隔壁上石勒村已有不少人参与到蔬菜大棚合作社里了,合作社的生意比以前更红火了。

  最让老张高兴的,是在外打工多年的儿子也回来了。“活到这个岁数,能在村里住着,还能挣着钱,子女们又在身边,这事啊,偷着乐吧!”


  《 人民日报 》( 2017年05月21日 01 版)

 

(责编:景玥、姚茜)
相关专题
· 砥砺奋进的五年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