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生命,为祖国澎湃——追记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5】

2017年05月17日13:37    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生命,为祖国澎湃——追记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

尾声:不说再见

2017年1月1日,新年元旦,手术后第18天。

病房里,黄大年手臂上插满了管子。在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焦健的帮助下,黄大年认真收听着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2016年,“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悟空”号已在轨运行一年,“墨子号”飞向太空,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遨游星汉……

讲话中,习近平主席提到科技攻关,黄大年显得有些激动,他猛地深吸一口气,用沙哑的声音对焦健说:“国家对科技创新这么重视……有了国家的决心……我们的技术马上就要到了派上用场的时候……你们都要准备好,加油干啦……”

说完,一阵剧烈的咳嗽。

焦健忍着泪,直到出了病房的门他才哭出来。他看见了黄老师眼角含着泪光,他知道这个人没有一时一刻不想着赶超前沿、不想着超越极限!

可他哪里知道,这是黄老师去世前给他的最后一次教诲。

1月2日,黄大年开始发烧。

1月3日,高烧不止,伴随着咳嗽。

1月4日傍晚,坏消息接踵而至。黄大年内脏出现大出血,转氨酶升高、肝功能有衰竭倾向……

此时,万里之遥的英国,黄大年的女儿黄潇也在分娩的疼痛中挣扎。

剧痛之后,伴着哇哇啼哭,黄大年的外孙降临到这个世上。黄潇虚弱地抚摸着儿子,心如刀绞,泪水止不住地流,脑海里满是婚礼上爸爸搂着她翩翩起舞时慈爱的眼神,她怎会想到那是父亲与她的最后一舞。

“拍一张春伦的照片,赶紧发给我姑姑。”黄潇用英语对丈夫说。

春伦,是黄大年为他的外孙起的中文名字:长春的春,伦敦的伦。黄大年曾说过,这是他最难忘、最喜欢的两个城市……

“哥,哥,你快醒醒,潇潇生了,是个男孩……”妹妹黄玲拿着手机冲进重症监护室里,把照片举到黄大年眼前。

照片里,小宝宝黄皮肤、黑头发、圆脸蛋,眉眼之间,像极了黄大年的神韵。

“哥……哥……你看,春伦跟你有多像,你看看啊!”

此时,黄大年已失去了意识……

1月8日13时38分。正午的阳光照进重症监护室的窗棂,黄大年永远地休息了。

不说再见,黄大年没有走,学生们耳边响起他熟悉的声音:

“要树立远大理想和家国情怀,做出得去、回得来的科学家。”

不说再见,黄大年没有走,这片他热爱的故土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他熟悉的身影。

地质宫,507室。

于平、王郁涵,常常静坐在黄大年的办公室里,仿佛在等待着出差回来的老师。

总有办公室电话和手机铃声打扰这宁静。在每一次来电点亮屏幕的时候,她们一次次地接起电话,告诉对方黄老师离去的消息……(新华社长春5月17日电 记者吴晶、陈聪、周立权、张建 参与采写:王海鹰)

上一页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