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分享

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揭晓(附书单)

2017年05月02日16:23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人民网北京4月24日电  4月23日是第22个世界读书日,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日前在国家图书馆揭晓。楼宇烈著《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等10种图书获奖。

本届获奖书目,极具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10部获奖图书中,社科类5部,科普类3部,少儿类2部; 难能可贵的是有7部是原创作品,3部翻译作品,原创性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比起往届有所提高。这10种获奖图书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德国天才》《造房子》《古乐之美》《大国大城:当代中国的统一、发展与平衡》《消失的微生物:滥用抗生素引发的健康危机》《星空帝国 中国古代星宿揭秘》《吃货的生物学修养》《去野外:探索大自然之旅》《盘中餐》。

为配合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发布,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二层读者大厅举办了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及推荐图书展览,全国60多家图书馆在各地的巡展同步开幕。同时,文津图书奖组委会举办了文津图书推广活动。活动由安徽省图书馆、河北省图书馆、黑龙江省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吉林长春市图书馆、江苏镇江市图书馆、江西新余市图书馆、山东临沂市图书馆、湖南株洲市图书馆、广东中山市图书馆、广西南宁市图书馆、云南曲靖市图书馆等12家图书馆的120名馆长和馆员担任发起人,开展阅读接力活动。此次推广活动通过在线报名、后台遴选、寄送图书的流程实现面向社会的阅读接力,共投放历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及推荐图书1000册,涉及历届获奖和推荐书目150余种。

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10种及颁奖词

1.《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楼宇烈著,中华书局。

这是一本追问反省之书!在书中,作者追根溯源,对中国传统文化从容道来,对中华民族的原创成果充满崇敬。在书中,作者旁征博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分析比较,辩证评判,努力澄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误读,对人类在文明进程中的失衡、缺失,条分缕析,直言不讳。在书中,作者反思一个世纪中国文化走过的艰难历程,深刻思考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的建构。本书承载的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学者的人文情怀,满纸皆是求是之言说,真真是不可错过。

2.《德国天才》,【英】彼得·沃森著;张弢、孟钟捷、王志华、王琼颖、王莹、范丁梁译,商务印书馆。

自18世纪中叶起,德国由一个落后地区迅速崛起,在精神文化领域迸发了巨大创造力,人才辈出,向世界贡献了近现代最伟大的天才人物中的大部分。在本书中,作者综合了大量相关研究成果,拨云见日,探究德意志精神文化繁荣的渊源和历程、各领域天才的成就和影响,同时也对纳粹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剖析。当此争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本书中所述德意志文化复兴的经验尤其值得中国人认真研究,德国对教育和文化的重视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造房子》,王澍著,湖南美术出版社。

作者说,他不仅是一位建筑师,更是一位中国文人。他从中国古代山水画中获取建筑的灵感,甚至想把一张典型的山水立轴做成一个房子。在中国文化里,自然曾经远比建筑重要,建筑更像是一种人造的自然物。人们不断地向自然学习,使人的生活回复到某种非常接近自然的状态,这就决定了中国建筑在每一处自然地形中总是喜爱选择一种谦卑的姿态,重返自然的道路。而这本书也向读者展示了这一理念,又点燃了人们内心回归自然的希望。

4.《古乐之美》,苏泓月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作者充分发挥了自己文史方面的特长,书中有大量对历史的活用,对著名掌故的独特解读,从乐器角度为读者掀开一页新颖别致的史乐之说。作为一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美学精神的著作,本书的语言体现了“古典美”,如诗如歌,能够营造出诗化的氛围,使得每个历史人物都活现起来。

5.《大国大城:当代中国的统一、发展与平衡》,陆铭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在我国,人流持续在一线城市大进大出究竟意味着什么?什么样的城市体系称得上合理高效?本书把普通读者带进了这类思考,并能够在书中品出一种气息,一种情怀,一种学者的责任担当。作者通过研究分析,以新的站位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大声疾呼尊重城市发展的规律,深入研究中国的城市体系,加强科学规划,提高管理效益,使我们在城市发展中少走弯路,缩短阵痛期,这是本书最可贵的地方。

6.《消失的微生物:滥用抗生素引发的健康危机》,【美】马丁·布莱泽 著;傅贺译;严青校,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这是一部颠覆常识,激动人心,人人都能读懂的科普作品。作者布莱泽博士认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滥用抗生素及剖宫产,我们在不经意间已经伤害了与人类协同演化了数十万年之久的“微生物朋友”,打破了人体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助长了肥胖,哮喘,过敏,糖尿病,以及某些形式的癌症,尤其是危害了我们孩子的代谢、免疫和认知能力。作者所呼吁的在日常生活、临床和农业中慎重使用抗生素,将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体系需要严肃考虑的重要议题。

7.《星空帝国 中国古代星宿揭秘》,徐刚、王燕平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仰望星空,正在慢慢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作者以《步天歌》为线索,带着读者逐一拜访中国古代星宿,除了对于各个星官本身方位、连线形状、命名起源等方面的介绍,还有相关的其他背景资料以及与西方星座或者星名的对比,非常好地为我们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与星空相关的丰富内容。中国古代传统的星官体系反映了中国古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同时也是对于人类社会各方面事务及相互关系的理解,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

8.《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脂肪、糖和代谢病的科学传奇》,王立铭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告诉我们,每个人骨子里都是“吃货”。你会发现我们的身体已经形成了一套精密的机制,能够巧妙地吸收利用吃下去的食物,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书中所介绍的一个个科学研究也是环环相扣,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们连续接力,从观察实验动物,到发现治疗疾病的突破口、找到有效的药物,读来竟有些侦探小说的味道。还有那么多问题仍未找到答案在提醒我们:下一个大发现时代将在你我的见证下发生。

9.《去野外:探索大自然之旅》,【葡】伊内斯·特谢拉·多罗萨里奥、【葡】玛利亚·安娜·佩谢·迪亚斯 著;【葡】贝尔纳多·P·卡瓦略绘;张晓非译,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的初衷,是让孩子在一片安静的环境里,带着望远镜、放大镜,带上手电、笔和本子,甚至带上相关的资料,安静仔细地观察周边的植物、动物、星辰、风云、岩石,记下每一件自己感兴趣或疑惑的事情……无论发现什么,如果有兴趣,就深究下去,一定会有收获。而透过繁杂的内容,要传递给小朋友的,就是鼓励孩子们以自己的方式与自然交流。这种交流不在于你为孩子花了多少钱,跑了多少路,用了多少时间,而在于你让孩子在多大程度上与自然融合在一起,哪怕这种融合就在你家楼下的社区花园里……

10.《盘中餐》,于虹呈著绘,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中国人孩提时期就耳熟能详的古诗,在一代又一代的流传中已经蕴藏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密码。在亚洲人的餐桌上,稻米是普通的主食。这本普及稻文化的科学图画书,以世界文化遗产地云南省元阳梯田为背景,以中国传统节气为记录线索,将农民种植水稻的几个主要阶段,通过日记叙述和画面的方式为孩子们呈现了出来。让孩子通过一粒米的生命之旅,体味中国悠久的农耕文化。 

(责编:程宏毅、常雪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