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做创新发展“排头兵”

——访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

2016年05月01日13:23   来源:安徽日报

原标题:做创新发展“排头兵”

习近平强调,安徽作为科技大省,中国科技大学作为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的大学,这些年抓科技创新动作快、力度大、成效明显,值得肯定。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要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中国科技大学要勇于创新、敢于超越、力争一流,在人才培养和创新领域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这次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视察安徽、合肥的自主创新成果,提出殷切期望,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坚持创新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4月29日,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出席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后,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

总书记的到来,给矢志打造 “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合肥全市上下,以巨大激励。 4月28日下午和29日上午,合肥市连续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和全市科技创新大会,迅速传达学习、研究贯彻、推动落实总书记视察期间重要讲话精神。

“陪同总书记在肥视察,我深受教育,备受鼓舞,更感受到了莫大的鞭策。特别是现场聆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深深感到,作为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首批创新型城市试点,合肥肩负着沉甸甸的国家责任。 ”吴存荣表示,合肥将把总书记的充分肯定和深情勉励转化为推动创新的不竭动力,自觉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实现国家富强为己任,以开展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为载体,始终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努力做创新发展的“排头兵”,收获更多更好的新成果,不辜负总书记的亲切关怀。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在庐州大地结出累累硕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市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新定位,以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为目标愿景,以“创新、转型、升级”为发展导向,发挥比较优势,突出自主创新,依托开放承接,推进产城一体,走出了一条中西部城市创新驱动的转型发展之路。新型显示、机器人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新型显示、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量子通信、生物医药等产业在国内形成了一定领先优势,集成电路、高端医疗装备、燃气轮机和软件等高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到“十二五”末,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2788.8亿元,年均保持30%的增速。全部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5217.1亿元,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5.7%,占GDP比重22.2%。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56家、境内上市企业34家,均居省会城市第7位。自主创新主要指标进入省会城市第3位至第10位,以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协同创新平台发展到10个,成为全国“双创”示范城市,创新创业蔚然成风。

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更高水平地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合肥市正精心策划强力推进哪些重点工作?

吴存荣表示,首先是进一步加快推进创新平台建设。近年来,合肥开展共建“大城名校(院、所)”,结合点就是支持自主创新的技术研发。总书记这次视察的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就是按照“省院合作、市校共建”的原则建设的。 “这些事当时可能不起眼,但影响一定是深远的。现在来看,这是一个很有效的引爆点,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合作。 ”吴存荣介绍,下一步,合肥将积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全国性产业创新中心,重点加快推进国家量子中心、超导核聚变工程、空地一体化网络、国家级联合微电子中心、中俄超导质子研究中心、分布式智慧新能源集成创新平台等“六大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十大协同创新平台运行机制,启动一批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形成源源不断的创新活水。

科技、产业、企业、产品、市场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合肥将推进五大创新,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吴存荣说,这些年,合肥的创新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仍然要继续通过自主创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包括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既要发挥好高校院所的基础科研优势,又要注重先进技术和工程技术的研发应用;既要进一步做好“无中生有”“小题大做”的文章,又要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注重开发新的业态。同时,要进一步推进开放创新,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完善支持产业发展的“1+3+5”政策体系,构筑创新发展的新优势。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我们要继续搞好人才集聚、人才培养、人才使用。”吴存荣表示,合肥将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坚持党管人才,加快“人才特区”建设。目前,合肥制定了一套政策措施,深入实施“百人计划”“228”产业创新团队等人才工程。对人才的精细化服务很重要,要形成一个有口皆碑的良好环境,这是最好的宣传。合肥将进一步做好引进人才安居、子女就学和家属就业等服务。前不久,合肥还成立了“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协会”,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服务。集聚人才的有效办法是让人才有用武之地,合肥对企业引进和使用人才、对人才创新创业,将进一步给予鼓励和支持。

积极构建创新生态、着力培育创新文化,是合肥创新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吴存荣介绍,合肥将围绕培养、集聚、用好人才,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构建起集技术研发、产业孵化、政策支持、金融参与和知识产权保护等于一体的创新生态。 “创新需要一大批有理想、有情怀的人,许许多多的领军人才和企业家是合肥最宝贵的、最稀缺的资源,要高看他们、支持他们。 ”吴存荣表示,创新不可能一帆风顺,不能急功近利,要有“放长线钓大鱼”的目标、“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理念和“宽容失败”的胸襟。

“创新是一条‘沉默者的长跑路’,是一条‘没有出口的高速公路’,一旦停下就会被赶超。 ”吴存荣最后表示,合肥市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牢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把创新发展的道路走得更宽广,切实做到不辱使命。(记者 顾朝阳 汪国梁)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王金雪、秦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