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好专家"王辉

小麦专家40余年痴迷育种 做麦田的"守望者"

2016年04月05日08:56   来源:中国文明网

原标题:小麦专家40余年痴迷育种 做麦田的"守望者"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这样的一位“老者”,皮肤黝黑,身材粗壮,乍看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关中老农。在女儿们的印象里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们是我的娃,小麦也是我的娃”,在爱人的心中,什么“扬花”“授粉”“杂交”“接病”“千粒重”“穗粒数”等小麦育种专业术语如数家珍,却从没享受过和他散一次步的机会。在父母的心中,每次到学校看他,都得到大田里。在学生心目中,“他身上执着、坚守、敬业、奉献的农学精神一直鼓舞我们不断进步”。

作为高校教师,即使是寒暑假他也从不休息,暑假在实验室做实验,寒假则又奔走在关中麦区,大年初二就站在杨凌头道塬的试验田查看墒情。

经过14年的春华秋实,他育出了第一个小麦品种“西农84G6”;28年的秋播夏收,他育出的“西农979”一路过关斩将通过国审。面对辉煌的成就,年逾古稀的他显然还没有停歇的意思:“育种是一条永远没有终点的事业,作为一名育种工作者,没有时间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他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专家王辉,从事小麦育种工作。40多年来,他用执着的精神、忘我的态度精心地呵护着他的小麦。

王辉教授(右一)与研究生在实验室工作。图片来源:陕西文明网

1.“小麦情结”支撑育种人生 “热血青年”变关中老农

在王辉的心中,有个如血浓于水的“小麦情结”,这是他“小麦人生”的原始动力,也从此在他心中种下了小麦育种事业的生命之根。出生在关中平原的他,是个地道的关中汉子。从小亲身经历了关中平原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没有粮食吃、老百姓饿肚皮的景象,他发誓要实现“学农业科技、不再让父老饿肚皮”的美好愿望。

他在高中毕业填报大学志愿时,毫不犹豫地在第一志愿中填上了西北农学院农学系,并如愿以偿地被录取。在参加工作多年后,他接受记者参访时说,“西北农学院给我这个机会,让我与小麦育种事业结缘,让我登上了实现这个梦想的舞台。”

小麦育种实践性很强,不下地根本摸不着,试验地、育种目标、亲本选配、田间选择、生产调查、群众需求等各个环节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否则就会前功尽弃。王辉在他的“密码本”上清晰地记录着“从九月初的整地、施肥、划行、分区及布置试验,十月份的播种,冬春季的田间观察记载、抗病鉴定及大田管理,初夏的授粉杂交、选择材料,盛夏的分类收获、晾晒,七月份的室内考种、室内选择和试验总结,八月份的试验安排,再回到九月份的整地”的“麦田故事”,早出晚归更成了他的工作常态,常常早上天刚亮就出门,晚上11点多才回家。工作的投入,使王辉由最初的顾不上吃早饭养成了现在不吃早饭的习惯。

王辉教授指导学生开展秋播。图片来源:陕西文明网

王辉把小麦育种当成自己的生命来呵护,小麦已经成为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小麦事业的发展,他非常骄傲地说,“小麦也是我的娃,种子就是我的生命。”

由于经年累月在大田劳作和东奔西走,王辉从一个“热血青年”变成了皮肤黝黑、身材粗壮的地地道道的关中老农。原本高血糖的他,经常在田间晕倒,把育种当做乐趣的他,最怕的就是让他闲着,为此他反复叮嘱同事,不能让老伴知道,怕阻扰他继续工作。

“选出品种,造福百姓。”逾半个世纪过去了,年过七旬的他本应该在家颐养天年,享享清福,然而王辉心中还有一个小麦育种的更大梦想,这梦想随着年龄的增大愈发增强,他说:“一天没看见小麦,我就觉得不踏实。虽然说已有的研究品种已经实现了很多突破,但是我总觉得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还会有更优质的品种,这是我一直走下去的动力。”

2.从“光杆司令”到首席专家 40余年扎根农村麦地

被称为“农民学校”的西北农学院坐落在关中平原一个被称为“农业科技城”的小镇上,这里培养了一大批小麦育种的前辈,有开创小麦育种先河、培育出“碧蚂1号”品种、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的赵洪璋院士,有育成“小偃6号”、推广超亿亩、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李振声院士等等,他们促成了新中国成立后黄淮麦区前六次小麦品种更新换代的其中四代。

王辉是土生土长的陕西杨凌娃,从小出生在杨凌区,上学在杨凌区,工作又在杨凌区,杨凌区成了他实现小麦育种事业的梦想地,并且一干就是四十多年。

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四十多年来,王辉从没经费、没设备、没人手,只有两亩学生试验田的“光杆司令”,到作为陕西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拥有千万亩生产田,这都是拼了命干出来的。面对其中的困苦,王辉总是淡淡地说:“育种工作就是这样嘛。”

与助手交谈小麦杂交。图片来源:陕西文明网

按照常规,选育一个品种也得8年,正是王辉脚踏实地的坚守,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1991年,他育出了第一个小麦品种“西农84G6”,2015年育出了第一个小麦国审品种,这为他继续拓展良种事业版图做好了铺垫。

育出一个好品种本来就很难,立足于杨凌这样的一个小地方,如何把一个好品种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是难上加难。对此王辉深有感触地说,“为了介绍自己的麦种,我挤汽车赶火车,西走宝鸡,东北渭南,横贯八百里秦川,找过县政府农业局、种子站、种子公司,回复都是‘不合作,不接受’。”对此,王辉没有放弃。

2004年,大学推广新模式的出台,让王辉看到了小麦育种真正的春天——走出关中,走出陕西,挺进中原,覆盖黄淮,在小麦主产区发挥应有的作用。他的小麦品种也一跃而成为河南省第三大小麦种植品种,实际种植面积累计已超过四千万亩,覆盖陕西关中、河南、皖北、苏北、鲁西南等黄淮麦区,王辉的小麦育种事业新版图一步步成为现实。

在记者采访中,王辉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来自农村,是农民的儿子,从事小麦育种,最终让农民吃到好吃的面粉,让全国农民得实惠。他的坚守让“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的育种梦成为了现实。

3.组建团队培育优秀种子 推广面积近两亿亩

育种工作就是接力赛,要不断推出优良品种,除了年复一年在田间地头和实验室忙乎,还要慧眼识珠,才可能选育出优良品种。

王辉坚持认为要想出良种,常规育种这条路必须一直走下去,而人才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首要条件。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王辉组建了小麦育种团队。如何让小麦育种事业越做越好,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王辉以身作则,什么事儿都走在前面。在团队的努力下,他们先后培育成11个小麦新品种,推广面积近两亿亩,增收小麦40亿公斤,新增效益59.5亿元。其中“西农979”是推广面积最大的一个,该品种已成为我国冬小麦第四大主栽品种,单个品种推广面积超过亿亩。它也实现了王辉的一个梦想:把优质与高产、抗寒与早熟相统一。

长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每天重复着单调而枯燥的事情,满身的泥土,在别人眼里看来,王辉和一个农民没什么两样,但在王辉的心中,每年从小麦入地到收获,都孕育着希望,那就是通过团队的不断努力,培育出比“西农979”适应性更好、产量更好的新品种,亩产能够达到800公斤,实现小麦育种新的突破。

王辉教授在办公室工作。图片来源:陕西文明网

王辉在小麦育种领域获得了杰出成就,他也被授予了“陕西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他选育的“西农84G6”、“西农1376”、“西农2611”、“西农979”等11个小麦新品种先后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其中“西农979”被农业部推荐为黄淮海地区主导小麦品种。

面对荣誉,王辉很淡然,他说:“在现有优质高产的基础上,我想进一步挖掘品种的增产潜力。”王辉说,只要身体允许,试验田照常去,大家一起共同努力,总有一天能解决。

对于小麦育种事业,他除了把自己积累的丰富经验传给年轻人,还时常用百岁专家庄巧生育种的案例勉励自己:“百岁老人、著名的小麦遗传育种学家庄巧生先生坐着轮椅还要去试验田呢,我才70出头,一步步干吧。”

(本网根据《中国好人榜——王辉》《“麦田守望者”王辉:40余载献身农业科研保障粮食安全》等稿件综合,感谢陕西文明网提供素材)

编辑点评

为了大地的丰收,王辉40余载情洒黄土,为老百姓培育优良小麦品种;他的科研在田间地头,他的坚守换来金色收成,他的执着谱写丰收之歌。“一份土地情,一个育种梦。”每个人都有难以割舍的情怀,或远或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或大或小。王辉一直扎根黄土,与土地为家,与小麦为伴,与育种为生,把青春热血洒在了西北的黄土地上。而人们在羡慕他的成功时,可曾想过,他默默奋斗的岁月,为了情怀、为了梦想,日日夜夜坚持做实验,把育种当做一条永远没有终点的事业。怀揣梦想总是让我们有不断走向新高度的动力,只要一直有动力,前进路上就不怕孤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程宏毅、杨丽娜)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