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古籍修复师 用手复原文明记忆

2016年02月26日08: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古籍修复师 用手复原文明记忆

2月底,在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里,七八名修复技师正聚精会神地对一页页残破不全的古籍进行精心修复,所经手的每一页纸张至少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这让他们不敢有丝毫的马虎。修复师们熟练细致地完成每一道修复程序,用双手小心翼翼的复原出残卷中的文明记忆,每人每天最多能修复十余页残破古籍。

古籍保护的困难表现于:有些是人为破坏,有些是虫蛀鼠咬,有些是纸张自然的变化,现在逐渐出现老化、脆化、虚化、霉变等“病态”现象特别严重,目前中国有一千多万册古籍亟待抢救性保护。 杨艳敏 摄

经过普查,目前全国的古籍大概有五千多万册,但从事古籍修复的人员不过三四百人,面对大堆满目疮痍的珍贵古籍就如同“蚂蚁搬山”。 杨艳敏 摄

2月底,在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里,七八名修复技师正聚精会神地对一页页残破不全的古籍进行精心修复,所经手的每一页纸张至少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这让他们不敢有丝毫的马虎。修复师们熟练细致地完成每一道修复程序,用双手小心翼翼的复原出残卷中的文明记忆,每人每天最多能修复十余页残破古籍。图为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内景。 杨艳敏 摄

古籍要经过拆线、拆包角、清洗书页、补残、托表或点镶(根据书病情况的处理方法)等方式进行精心修复。 杨艳敏 摄

2月底,在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里,七八名修复技师正聚精会神地对一页页残破不全的古籍进行精心修复,所经手的每一页纸张至少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这让他们不敢有丝毫的马虎。修复师们熟练细致地完成每一道修复程序,用双手小心翼翼的复原出残卷中的文明记忆,每人每天最多能修复十余页残破古籍。图为修复前后的古籍页面对比。 杨艳敏 摄

2月底,在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里,七八名修复技师正聚精会神地对一页页残破不全的古籍进行精心修复,所经手的每一页纸张至少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这让他们不敢有丝毫的马虎。修复师们熟练细致地完成每一道修复程序,用双手小心翼翼的复原出残卷中的文明记忆,每人每天最多能修复十余页残破古籍。图为修复后并装订成册的古籍与修复前对比。 杨艳敏 摄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