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学会运用语言艺术和身体语言

夏树

2016年02月24日15:45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原标题:学会运用语言艺术和身体语言

领导干部和群众说话时,运用恰当的语言艺术,能够达到形象鲜明、幽默风趣、朴实通俗的效果。运用恰当的身体语言能够将自己的指令、意向生动形象地传递出来,以达到影响和引导群众的目的。

领导干部可以运用的语言艺术有以下几方面:

善于比喻。“老虎苍蝇一起打”,倘若换成“无论是大贪官还是小贪官,我们都要打击”,意思虽然一样,但其效果大打折扣,这就是比喻的作用。用一些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去表达、解释一些抽象的道理,能减少理解的障碍,增加讲话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性,让语言更精彩。

引证点睛。古今中外的文明发展史为后人留下了广博的精神财富,许许多多光辉人物、历史典故、经典言辞都富有哲理,耐人寻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列举事例、引经据典、巧用诗词,既能有效地阐述观点,说明问题,又能使讲话内容充实、形式活泼。一些著名的政治家、演说家讲起话来,之所以能够妙语连珠,侃侃而谈,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知识渊博,积累和占有的材料多,善于旁征博引。

表达幽默。幽默风趣是智者风度。在讲话中适当增强语言的幽默性,不但会提高语言的艺术魅力,而且也会为领导者的风度增添光彩。当对话陷入沉闷时,一句幽默的话能迅速打开僵局;当听众疲劳时,来点幽默,能给大家提提精神;当出现尴尬局面时,幽默可以很快扭转局面,转被动为主动。要想成功地运用幽默,关键是要打破常规的思维方法,要有发散性和跳跃性思维,才能形成“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但使用幽默也要看场合。庄重的场合、悲伤的场合、情况很紧急的场合,都不适合使用幽默。

用数据说话。领导干部用数据说话,可以使内容更加充实,避免空洞乏味的简单说教。数据的运用,也使得讲话的观点更加明确,逻辑更加缜密,听众更易于理解,便于落实。同时,善用数据说话是领导干部敢于负责、实事求是的体现。学会使用数据,善于使用数据,是领导干部应当掌握的一门技巧。

领导干部在和群众说话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种姿态语言的运用:

情绪恰当,语气适宜。语言总是在一定的客观环境里进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关系环境、场合环境。讲话、演说、谈心、讨论、表态、贺喜、治丧等众多场合有所差别,所以领导干部和群众说话在语言表达的用词、语气、表情、风度等方面,要协调得体,择机而行,做到情绪恰当,语言适宜。讲出来的话要适合听众的思想感情,适合周围的环境。

注意倾听,及时回应。领导干部和群众说话时,首先要让群众把话说完,要给群众留足时间,让他们说出真话、倒出苦水、宣泄不满。其次要有问题意识,如果找不到问题,听不进意见,就无法改进作风、完善措施。再次不要盲目下结论,倾听时要全面了解,不草率地评价对方的观点,不急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听完整、弄明白,再作结论。最后要积极回应,听到重点时要动笔记录,同意对方意见时要点头赞同,不同意时也要耐心解释说明,让群众有被尊重、被重视之感。

善用肢体,拉近距离。领导干部和群众打交道时,如果善于使用肢体语言,很容易出效果。恰当的态势语言,一是要注意手势,领导干部和群众最常用的手势语是握手、拥抱、挥手,这种方法在调研、慰问时都可以采用,可以传达握手者的热情;二是注意眼神,多运用凝视和环视,凝视是集中目光看对方,使人感觉你很诚恳认真,环视是眼睛向前然后有目的地扫一下,可使所有听你讲话的人都注意到你;三是要注意表情动作,人的表情贵在自然、真挚,其中微笑是最具有通行力的表情;四是服饰,恰当的着装不仅有利于群众对领导者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也有利于领导者展示自身的内在精神气质,体现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观念。

(作者系农民日报副总编辑。本文摘编自其著作《领导干部怎么跟群众说话》)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