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昨天上午主持召开市政府第66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我市2016年增加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工作方案》。会议强调,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首先要实现高质量民生。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经济新常态下民生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时刻把改善群众生活摆在突出位置,将民生工作抓得紧而又紧,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常务副市长段春华,副市长尹海林、曹小红、阎庆民、孙文魁、赵海山、李树起和市政府秘书长于秋军、市长助理赵飞出席。
《关于我市2016年增加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工作方案》提出20条增收措施,主要涉及六个方面:全面做好就业工作,增加工资性收入;坚持多措并举,促进企业职工增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待遇水平;做好困难群体帮扶,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完善考核制度,扩大考核范围。
会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是民生之要。扩大劳动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完善社会保障,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要带着深厚感情抓民生,始终把群众关注热点和生活难点放在心中、抓在手中、落实在工作中,在就业、保障、增收等方面下更大力量。要深入了解困难群众、低收入群体的实际情况,倾听期盼需求,采取有力措施,不断缩小差距。要鼓励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扩大群众经营性、财产性收入,优化完善收入结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探索建立更加科学的城乡居民收入统计体系,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准确反映实际收入水平。
会议研究了本市2016年住房保障工作。今年全市计划开工建设保障房5万套,基本建成5万套,新增发放租房补贴0.5万户。
会议强调,加强住房保障工作,是满足低收入群众实际生活需求、安民惠民的重要民心工程,关系百姓安危冷暖,关系社会和谐稳定。要坚持高质量、高标准,搞好配套设施,注重工程品质,让群众安心居住。要进一步完善市政、教育医疗、非经营性公建、社区管理、物业服务、绿化环境、交通出行等设施,提供良好综合服务。要严格执行制度、加强管理、搞好运营,进一步提高租金收缴率,健全完善动态准入退出机制,实行全过程公开、全社会公示、全方位监管。要扩大保障房覆盖面,管好保障房建设资金,实现公共资源良性循环,惠及更多群众。
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建设美丽天津迎办第13届全运会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提出三大类工作任务,包括绿化建设提升、市容市貌提升、环境秩序治理工程,共有566个子项。本月全面启动,明年上半年完成整治。
会议强调,2017年天津将承办第13届全国运动会,是我市的大事、喜事,有助于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也将全面检验美丽天津建设成果。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开展好迎办全运会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各项工作,以清新靓丽的市容面貌迎接各界来宾,更多惠及全市百姓。要按照《方案》要求,深化设计,周密部署,认真实施,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要实现综合整治向各区县、次支道路、街道里巷延伸,特别是对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地区,加大治理力度,确保无死角、无盲区,使全市市容环境实现整体提升、达到更好水平。要精心治理、精心呵护,加强精细化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动员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共建共享美丽家园。
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天津市人民政府2016年度立法计划》,本年度拟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7件、预备提请审议13件、调研18件,拟制定市政府规章10件、调研23件,涉及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加快美丽天津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规范行政行为等方面。(记者 魏彧 米哲)
相关专题 |
· 中共天津市委代理书记黄兴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