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属于纳尔逊·曼德拉级别的人物”——外国政要和媒体眼中的习近平

柯岩

2015年11月30日17:09   来源:学习时报

原标题:“属于纳尔逊 · 曼德拉级别的人物”

《李光耀论世界与中国》一书记述了李光耀对习近平主席的印象:“习近平性格内敛,他的脸上总是洋溢着令人愉悦的微笑。他更有钢铁般的意志”。

“非常友善、亲切、温暖而且大方”

1985年5月,时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率石家庄玉米深加工考察团访问了艾奥瓦(又译“衣阿华”)州,与当地民众深入交往,并短暂借宿于普通居民家中。2012年2月,已担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重访艾奥瓦,亲切会见了当年结识的部分老朋友并同他们座谈。习近平的两次访问给当地人民留下了非常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州长布兰斯塔德接受香港《大公报》专访,回忆了27年前习近平首次访美的情况。他说:“他非常热情,非常开放,充满智慧,我们把他当作一个好朋友。”“过了几乎30年,习副主席对当年访问的情况仍然记忆犹新,这说明他是个念旧且非常重情谊的人,我们对他的到来感到很兴奋。”

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访问时,与各界人士广泛接触,坦诚交流。俄中友协主席、俄科学院远东所所长、著名汉学家季塔连科院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是一个坦诚、务实、睿智而友善的中国领导人,人们都想接近他,都想和他交谈”。“我认为,习近平的精神和性格与我们同样喜欢表达形象生动、积极乐观、喜欢微笑的普京总统的性格相契。他们几乎同龄,普京比习近平大一岁,两人一定会找到共同兴趣。”俄共主席久加诺夫也评价说:“习近平待人亲切、自然、朴实,同时又非常尊重对方。”

2013年6月,哥斯达黎加《民族报》就习近平主席拉美三国之行发表文章,标题称“习近平是一名谨慎的‘中国梦’的缔造者”。文章认为,习近平的形象“亲切近人”,“讲话简短但有力”。

2013年6月10日,《环球时报》刊文《外媒评习近平:在对外关系上愿意展露自己个性》称,2012年访美时,习近平在美国开拖拉机、看NBA球赛、与老友叙旧,尽显“休闲式”外交魅力,被外媒形容为“展现出了一种充满人情味的个人风格”。2013年春访问俄罗斯和非洲三国时,习近平刚柔并济的一言一行,被外交专家评价为稳重、温暖、自信,展现出大国领袖风范。2013年对拉美三国的访问和“习奥会”,让“有定力、有张力、有亲和力”的“习式外交”再次展现。

2013年2月,日本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在接受《日本新华侨报》采访时,谈到与习近平的四次见面,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习总书记给人以温文尔雅的印象,颇具长者之风。我特别注意到,他肯于耐心地听取对方的见解,不会一味地固执己见,在陈述自己的主张时思路清晰,有条不紊,而且能够从多方面考虑对方的感受。有的时候,他的脸上也会浮现出严厉的表情,但这是一个人感情的自然流露。事后,他也会很快地和缓下来。我认为习近平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政治家,是一个可以坦诚相对的政治家。还有,我发现习近平并没有因为地位的不断上升而变得自高自大起来,他从来不端架子,一贯沉着稳重,给我留下良好深刻的印象。”

在习近平主席2015年10月20日访问英国之际,英国广播公司(BBC)在报道中称:“习近平是中国人民的领导人,经常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他用平实的话语告诫大学生,青年时期树立价值观非常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所以,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他曾在小餐馆排队买饭,不仅自己支付饭费,还跟民众一起用餐。他曾经不戴口罩深入棚户区视察,这让外界觉得普通人能够忍受的环境他也能忍受。总之,他不想让民众觉得自己遥不可及。”

荷兰首相吕特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回忆了他2013年11月访华时与习近平会面的情形,说:“我们建立了亲密的个人友谊。习近平主席是一个让人想同他打交道、同他合作的人。”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美前夕,曾任美国华盛顿州州长、联邦政府商务部长和美国驻华大使的骆家辉谈到他对习近平的印象时也说:“他非常友善、亲切、温暖而且大方。我太太和我与他聊得很开心。我常觉得他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

“意志坚定的领导人”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时,会见了俄罗斯的汉学家,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的伯尼·柳教授进行了亲切交谈。习仲勋同志率领中国代表团于1959年访问苏联时,伯尼教授是翻译。她在谈到自己对习近平主席的印象时说:“我马上就注意到了两位国务活动家的相似之处:同样的身材,只是儿子比父亲略高,同样和蔼可亲的面容;对交谈者的同样目光,这种目光只有文化素养很高、有巨大内在力量的人才有。”

韩国总统朴槿惠评价说,习近平主席“相当温和、圆融。他是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非常强烈意志的一个人。我也读过介绍习近平主席的文章,觉得跟我对他的印象有很多都是吻合的。还有,我也在很年轻的时候,在父母被枪杀等天翻地覆的变化中,经历了非常痛苦和艰难的时期。我从介绍习主席的文章中读到,他也经历了父亲受到影响等各种政治变动,也受了不少苦。所以,我觉得我跟习主席之间,也应该有不少相通的地方”。

南非国民议会议长西苏鲁、总统府部长柯林斯·沙巴纳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说:“习近平随和友善,是一位谦虚而又意志坚定的领导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研究生院客座教授吴元华长期关注中国改革进程,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他也得出了与此几乎完全一致的结论:“自2012年底以来,习近平的一举一动都被世界瞩目。他外表温文尔雅,却具备卓越领导人的魄力和坚定的政治决心,是一位能够把握国际局势,也是中国当今必需的高瞻远瞩的政治家。”

2015年1月27日日本《钻石周刊》网站刊文《解开崛起中国之“谜”的关键》指出:“习近平常聆听别人说话,很容易接受对方所说,但并不意味着他会受别人意见影响。他对说话者表现出信任与兴趣,并耐心倾听,并不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习近平不轻易说出自己的意见,在认真听取并综合多人意见后适时做出决定和指示。在反腐败斗争中,习近平不顾各方重压,敢于对高层‘开刀’,在充分准备并掌握确凿证据后,做出最后决定,将腐败分子拉下马。”

李光耀在《李光耀观天下》一书中写道,他不但对习近平主席的大气印象深刻,而且“进一步想到他曾经受的磨难与考验,1969年到陕西插队,一步步往上奋斗,从未有过牢骚或怨言。我想,他应该属于纳尔逊·曼德拉级别的人物”。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程宏毅、杨丽娜)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